1,古代银质铜钱在音色等各个方面有何特点

你好,古代方孔银钱一般有浅黑色或淡黑绿色浆,外郭内径特规整,铸工精美,世间少见.

古代银质铜钱在音色等各个方面有何特点

2,人百银钱什么意思

人百银钱的意思是说,平均每人一百块银钱的数量。
每人分得一百块钱,银只是钱币的意思,不是白银

人百银钱什么意思

3,中国的银钱排第几

1 中国工商银行 2 中国建设银行 3 中国银行 4 中国农业银行5 交通银行 6 招商银行 7 光大银行 8中信实业银行 9 上海银行 10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11 兴业银行 12 民生银行 13 北京市商业银行 14 广东发展银行 15 深圳发展银行 16 华夏银行 17 天津市商业银行 18 深圳市商业银行 19 南京市商业银行 20 恒丰银行中国银行排第3

中国的银钱排第几

4,银钱是什么呢QQ号

1. 银质钱币。 《后汉书·西域传·大秦》:“ 大秦国 ……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 打箭炉 以西则行 西藏 银钱,重一钱五分者每六元易一两。” 2. 泛指钱财。 沈从文 《阿金》:“他预备的是用值得六只牯牛的银钱,换一个身体肥胖胖白蒙蒙的,年纪二十二岁的妇人。” 洪深 《赵阎王》第一节第一幕:“提出一个衣包,一顿撕扯开了,可是衣服之外,别无银钱。”

5,银币的知识 问下

不能那样看问题。里面的铜色,有的也是正常的。不同年代、不同版别的官铸机制币的成色是不一样的。有些成色低的含银差的确实里面是铜色。小的东三省银耗子还有里面是铜芯的当年的呢。还是好好的保留吧。
真币呈柔和的银白色,可用手或软布擦拭包浆,待露出本色后仔细观察,其银色冷白细腻.伪品多为白铜,铅锡等合金,呈色发青或干白.真币多为机器冲轧,图案精美,即使磨损,神韵犹存.以食指轻托银元中心部,以另一银元轻敲边缘,真币发音低沉悠长,假币发音尖细短促.真币因含银都在百分之九十左右,一般7钱2分或1元币重量都在26.80克左右.假币普遍较轻,若轻至1克以上既为伪品.最好用20倍放大镜观察.一是看币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砂眼;二是看图象细微处是否缺失,珠圈粒是否完整,是否有粘连现象;三是看文字笔画边壁是否整齐.因银元为机制币,由机床钢模冲轧,字口挺峻如刀斩斧剁,假币多为翻铸,字如堆沙,笔画根部有流银,笔画凸部及地张放大观察可见细小坑洼
现代仿品。里面是铜铁类的。
赝品,外面镀银,里面是铜。
哦 那可能就是假币 假币 久了就会退颜色 光绪银币 现在好多假的 你发个图片来 更好鉴定

6,光绪年代的银钱价值多少钱

清代吉林造戊申光绪元宝三钱六分银币(中满文) RMB: 12,000 ¥13,200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一钱四分四厘四枚 RMB: 100 ¥880 二十四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三钱六分银币 RMB: 2,800 ¥4,400 二十五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三分六厘银币 RMB: 700 ¥2,750 安徽省造光绪元宝一钱四分四厘银币大、小龙各一枚 RMB: 1,000 ¥1,540 江南省造戊戌光绪元宝一钱四分四厘银币 RMB: 1,000 ¥1,100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三分六厘银币 RMB: 3,500 ¥3,850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 RMB: 1,500 ¥3,080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 RMB: 1,500 ¥3,080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 RMB: 2,000 ¥3,300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 RMB: 2,000 ¥4,180 甲辰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 RMB: 100 ¥660 江南省造庚子光绪元宝三钱六分银币 RMB: 15,000 ¥77,000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五枚(庚子 RMB: 100 ¥770 湖南省造光绪元宝七分二厘银币 RMB: 1,500 ¥1,650 湖南省造光绪元宝七分二厘银币 RMB: 1,500 ¥1,650 湖南省造光绪元宝七分二厘银币 RMB: 1,500 ¥1,650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三分六厘银币 RMB: 300 ¥1,210 四川省造宣统元宝七钱二分银币 RMB: 600 ¥660 清代四川省造光绪元宝三分六厘银币 RMB: 100 ¥880 二十四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 RMB: 1,500 ¥1,870 云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 RMB: 1,000 ¥1,100 光绪三十年湖北省造大清银币库平一两(小字版) RMB: 4,000 ¥6,820 光绪三十年湖北省造大清银币一两 RMB: 4,500 ¥8,800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一角 RMB: 1,500 ¥1,650 光绪二十五年奉天机器局一圆银币 RMB: 10,000 ¥19,800 光绪二十四年奉天机器局一圆银币 RMB: 3,000 ¥3,300 光绪二十四年北洋机器局壹圆银币 RMB: 1,900 ¥2,090 清代至民国贰角银币一组十一枚 RMB: 100 ¥330 清代银币一组六枚 RMB: 600 ¥660 若是真货,可参考
品种很多 ,价值不一。

7,古代银币有多少种

古币是指古代金属的铸币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古钱包括先秦时期的各类铸币和秦汉以后的各类方孔圆钱,方孔圆钱的铸期一直延伸到清末民国初年。共分为以下共13种。  1、贝币又叫齿贝,由在热带海水中的咸水贝壳打磨穿孔而成。一般为乳白 色,大小轻重基本相同。贝币始于殷代,当时贝是一种贵重物品,贝币的使用经 夏商周三代,在我国货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币贝大致有六大种类:即货币、 拟枣贝、伶鼬榧螺、阿文绶贝、大小孔式贝化、背磨式贝化。  2、秦半两又叫两锱钱,秦始皇所铸,为当时全国惟一通行的钱币。秦半两 外圆内方,钱文高突,朴拙浑厚。  3、圜钱又叫圜金、圜法、环钱,为战国中期出现的铜质圆形货币。此币制 造简单,携带方便,比布币更为优越,圆形货币最终取代布币。圜钱币中部有圆 孔和方孔两种,圆形圆孔者,无郭;圆形方孔者,周缘有郭。其重量大致在 12 克左右。  4、六泉隶属西汉王莽货币中的极品,为收藏家们所重视。六泉为:小泉直 一、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今日壮泉和中泉存 世稀少,成套的价值连城。  5、五铢有西汉、东汉五铢之分,其中东汉五铢比较有名。此钱始铸于汉武 帝元狩五年,体圆孔方,外廓较窄,直径 2.5 厘米,重 3.4—3.5 克。五铢钱较 秦半两轻便精美。但在流通时间长,数量极多,因此不值钱。  6、布币流行战国时期,上面文较复杂,自一个字到四个字,有 100 多种。 早期的布币有用于装柄的銎,即空首、釿布、圆足布、平足布、尖足布、三孔布 等币种,但面文无雷同,所以无版别之分。其中三孔形制极为独特,圆首,圆肩、 圆足,布首与两足又各有一孔,故称三孔布。而且面有文字多记赵国地名。稍后, 布币扩大到秦、周、晋、宋、鲁、燕等国。  7、金错刀亦称“错刀”。王莽于居摄二年所铸高面值仿古刀币。身形如刀, 环扣大钱,青铜所铸,刀身铸“平五千”三篆字,环郭用黄金镶错“一刀”二篆字, 表示一个金错刀可当五千钱用。  8、制钱,明清两代制造的铜钱。因其形式、文字、重量、成色皆有定制, 所以叫制钱。  9、元宝,最早使用“元宝”一词为唐肃中宗乾元元年。到了元代,元宝便以 银锭的形式开始流通,一般上面铸时间、地点银匠的姓名。  10、刀币是春秋时期由渔猎工具刀削演变而来。它通常由狭长弧形的刀身、 带裂沟的刀柄及柄端圆环三部分组成。可分为针首刀、尖首刀、截首刀、圆首刀 和平首刀。齐国是使用刀币的主要国家,齐国的刀币,厚大精美,面文书体隽秀; 燕国的刀币,形制单薄,刀体较宽,背文复 杂,面文有一个“明”字,故称明刀;赵国的刀币,刀身直,刀首圆,今日多称其 为直刀和圆首刀,赝品极多。  11、开元通宝,唐高祖李渊废五铢后所铸宫廷赏赐钱,重一两,我国币制 中的一两十钱制由此时起源。其面文隶书“开元通宝”四字,由唐初书法家欧阳洵 书写,字体端正有力。制作轮廓深峻,精美绝仑,十分珍贵。开元钱的出现宣告 了自秦开始流通了 800 多年的半两和五铢两种货币的终结,“通宝”一词从此被历 代王朝所沿用。  12、对钱,亦称“对品”、“对子钱”,是指同一种钱的钱文、大小、内外轮廓、 厚薄和铜质完全相同,惟采用不同的书体,但字形笔势仍互相吻合,可以成为双 配对的钱币,又叫“和合钱”。对钱始于南唐,盛于北宋。南唐所铸“开元通宝”, 篆、隶成对,开创对钱之先。此外,北宋天圣、明道、元丰、熙宁、政和、重和、 宣和等币均可作对。  13、招纳信定,有铜、银、金三币,南宋初年刘光世为招降纳叛所铸的凭 信钱。钱文旋读,背文有“使”字和押文。因其不属流通货币,所以传世稀少。为世界珍币之一。
中国古代银币中主要有棒(铤)、圆饼形、扁平(铤)、马蹄形、船形、秤锤形等形状。宋以前多称为铤,宋改称为锭,元以后总称为元宝。
中国古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了具有一定形状的银铸货币。20世纪60年代中期,湖北江陵楚墓出土了外包金银箔铅饼的殉葬冥币,说明楚国已经使用了圆饼形式的银铸币。1974年在河北战国时中山国遗址发掘出银质贝币 4枚。同年在河南省扶沟县古城村出土了18块银布币,其中空首布 1块,平首布17块,均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银铸货币。中国的银质货币分银两和银圆 2种。银圆系近代仿外国银圆的产物。银两是中国古代的秤量货币,要检验其成色,秤定其重量,确定其价值后,才能充当货币使用。它的形制与规格,随时代不同而异。中主要有棒(铤)、圆饼形、扁平(铤)、马蹄形、船形、秤锤形等形状。宋以前多称为铤,宋改称为锭,元以后总称为元宝。汉代的银币,多在赏赐、租税、赎罪、珍藏,或与外国通商时使用最早见于官方文献的法定银币是汉武帝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铸造的白金三品,以银锡合金为币材,质色纯白。第一种为圆形龙币,上有龙纹,叫做“白选”,重八两,每枚价值四铢半两铜钱三千文。另一种为方形马币,上有马纹,重六两,值五百。还有一种为椭圆形龟币,以龟甲为币纹,重四两,值三百,但它是“虚币”,不久即废。西汉末期,王莽于居摄二年(公元7)开始实行币制改革,发行了“银货”二品,“普通银”每流八两,值钱一千文,“朱提银”每流值钱一千五百八十文。银币已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如在南北朝晚期的内地贸易中,用银币作大额支付的已越来越多。这一时期银币的主要形式有银铤、银饼等。1955年在南京光华门外黄家营5号六朝墓出土有银五铢2枚,是仿照铜钱而制,可能并非用于流通。白银已出现正式进入流通的趋向。有些大额支付都用白银,其他如租税、赏赐、进奉、布施斋僧、军费岁计官俸赎罪、馈赠、赈恤救灾、债务等等,也有时用白银,尤其在岭南交广地区,“买卖皆以银”。唐、五代银币有铤、饼、钣、笏、笋、船形和银钱等。1970年在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了银质“开元通宝” 421枚,当时大概还不是通货。此外还出土了安庸调银饼等,系上贡的租税性质银两。1956年陕西西安大明宫又出土了苗奉倩、杨国忠进奉的五十两大银铤。1962年陕西蓝田县关村庙还发现一块“壹铤重贰拾两”的小银铤。这些银铤多在面背刻凿有阴文,内容是进贡人的姓名官衔、年份及事由等。银币已成为国家法定货币的一种,民间与官方普遍使用,不受区域的限制,通行全国,也是当时纸币的兑现基金。但白银在宋代尚未充分获得价值尺度及流通手段这两种基本职能。宋代白银的形式有多种,最普通的是锭,有大小几种。大锭重五十两,小锭则重量不等,有二十五两、十二两许、七两许、三两许等。大锭两端多呈弧状,束腰形,上錾文字,记有地名、用途、重两、官吏、匠人姓名等。宋代银锭已屡有出土。1955年湖北黄石市石寨山出土了 293件,大小不等,总计约重达3400两。1958年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左旗也曾出土了5件。此外,宋代宫廷还铸造过许多金银钱,作为冥钱殉葬、赏赐馈赠及娶亲时的撒帐钱或洗儿钱等,湖南长沙出土的“庆元通宝”银钱及传世的“太平通宝”银钱均属此类。章宗承安二年(1197)曾铸造“承安宝货”银币,自一至十两分为 5等,每两折钱二贯。这是中国有法定计数银币的开始。金朝民间多以银论价,交易完全用银1981和1985年在黑龙江省先后发现了5枚金代“承安宝货”银锭,面值均为一两半,重59.3克,字迹、库部押记及形制几乎完全相同。此外,还发现过正隆、大定、奉和年间的银锭。白银的货币作用日趋发展,不仅借贷、俸饷、爵赏、赐功、劳务报酬、大宗交易及税收用银,物价也以银来表示,甚至发行纸钞的准备金也用白银,以银为本位。这时期白银已经确立了它的货币地位,成为元代民间的通货之一。其形式仍以锭为主,呈扁平砝码状,大的五十两,上面多阴刻地名、监纳、库使、库副、提举司、秤子、银匠等名称。至元三年(1266)开始将银锭称为“元宝”。另外,元代还曾铸造过“大朝通宝”“至元通宝”、“元贞通宝”银钱及一种寺庙所造的供养钱等。英宗即位(1436)后,白银已体现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这两种基本的货币职能。嘉靖时,用银就更为普遍,当时的田税、徭役、商税、盐税、关税和其他税收,都一律折银征收官俸和国库开支也用银支付。明代后期不但大宗交易用银,而且连小生意也都用碎银交易。这时白银最终排挤了纸币,并取代铜钱,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铜钱为辅的银、钱并行的货币制度。明代银币的形式仍以银锭为主,最大的锭重五百两,一般元宝仍重五十两,还有各种小银锭和碎银两。大锭上都铸印有铸造地名、重量及工匠姓名,小锭上有时还铸印有年号及地名。另外,明代还铸有大小不同的银钱,如“永乐通宝”、“万历通宝”、“天启通宝”及万历年间的各种“矿银”等。明代的各种大小银锭,传世和出土的很多。银两已成为法定的本位币,银两与制钱具有主辅关系。银两作为本位币的地位,到1933年废两改元时才被取消。清朝银币的名称和形式,种类繁多,各地银币也有自己的名称。大体可分为 4种:第 1种是元宝,俗称宝银,呈马蹄形,重五十两;第 2种是中锭,多为锤形,重约十两,又称小元宝;第 3种是小锞或锞子,形似馒头,重一、二两到三、五两,也叫小锭;第 4种是散碎银子,有滴珠、福珠等名称,重量在一两以下。清朝晚期,由于外国银圆大量流入,充斥市场,为了抵制洋圆,挽回利权,兼以补银两与制钱之不足,始自行仿铸银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各朝,在福建、台湾、浙江、上海、湖南等省,先后仿铸了各种式样的“银饼”和“银钱”。光绪八年(1882),吉林省首先用新式机器试铸过银圆,称为“厂平”,不久即废,未正式通用。光绪十四、五年间(1888~1889)两广总督张之洞奉命在广东创办钱局,购置机器,铸造“龙洋”,各省见有利可图,纷纷效仿,均先后设厂,自铸本省的“龙洋”。宣统二年(1910),颁布“币制则例”,规定银圆为本位币,单位为圆。清代银圆面有“光绪元宝”、“宣统元宝”或“大清银币”字样,背刻铸蟠龙纹图案。每枚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 9成。在流通中按个计数使用。据统计,清末铸银圆总计达 2.8亿枚。

文章TAG:银钱  古代  银质  铜钱  银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