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佛遗教经

佛陀将烦恼比作卧室里面的毒蛇,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没有将烦恼驱出出去就安睡的话,是没有惭愧心的人。这段话是鼓励努力精进,解除烦恼的。

关于佛遗教经

2,孙过庭佛遗教经是真迹吗

参考 大藏经 ················
不要再拜金银铜铁泥巴做的偶像假神了, 圣经是神的真道,佛经是印度人的人本思想宗教。耶稣爱你

孙过庭佛遗教经是真迹吗

3,佛遗教经共多少字谢谢

认真去学习经典里讲述的道理,悟经之意怔经之意。别再没有用地方浪费精力。那我告诉你,一共21页,每页7行,每行19字,2650字左右。
你好!深入经藏为上,少行无谓法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佛遗教经共多少字谢谢

4,故事说一个小沙门夜诵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

修行佛法是一个长期行为,要有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修行要张弛有度,过度的修持会使身心具疲,进产生退心,过度的懈怠,会产生倦意,退失修行心。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修行要掌握好节奏。有计划有调理的修行才能持久不怠
没看懂什么意思?
就是小和尚读佛书读不下去,老和尚问,你以前在家喜欢干嘛?小和尚说喜欢弹琴,问:如果琴弹的慢会怎么样?回答说:慢了没声音(声音不大)那弹快了呢?声音太大会断弦。那中等呢?回答说:那就最好,是和谐。老和尚说,那就是了,佛学也是这样的,心态调整的好,道理就会明白,如果很暴躁,自己就会感觉疲惫,疲惫了就会苦恼,苦恼了就自然会退缩(看不下佛书)手机党纯手打 ,望采纳

5,佛遗教经的注释

“祈嗣庆基,顾惭凉德”:期望后代人丁兴旺、繁荣昌盛,具有坚固的社稷、幸福的根基;然而环视自己,道德平庸、功德浅薄,感到非常惭愧。“贻厥庶邦”:yíjuéshùbāng,遗留给国家的百姓们。即将《佛遗教经》刻板流通,使当时及后代的人民都能够读到,接受佛法的甚深教益。“亲厚媟xiè慢,皆不应作”:媟慢也就是一些唱歌、跳舞、饮酒的酒吧,或者是做种种不合法的人,或者男的、女的,乱七八糟的,这不必详细说出来。亲厚就是对他们不知有多好,和他们做朋友,和这些或者做妓女、娼妓这一类的人来往很密切,很有感情的,去亲厚这些狎昵傲慢的人。这些事情,真正修道的人都不应该去做。(宣化上人)踔踯 chuō zhí,踢打戏弄,来回攀援。
佛涅槃前,阿难尊者请问佛,在您灭度以后,我们众弟子在结集整理您老人家四十九年所讲一切经法每一部经时,开头如何设立?佛说嘱咐用“如是我闻”。但是后世有一些情况,可以不用,比如,从大篇幅的经典中摘录一部分流通,就不需要再加“如是我闻”,这样的经典有《心经》、《普门品》、《行愿品》等等。遗教三经都没有“如是我闻”——《佛遗教经》、《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都是如此。也可能是上述情况。个人浅见, 仅供参考。

6,佛言常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

凡人均需睡眠,佛不是提倡不睡眠而是提倡精进修行,不可贪睡,浪费时间。修行不是以不睡眠为目的,功夫到一定程度自然会睡眠少。就好像修行不是以获神通为目的一样,到一定道行自然会有神通。不要纠结执著
道法自然
没错,经文出自《佛遗教经》。《大宝积经》第九十二卷 发胜志乐会第二十五之二,【弥勒。云何名为乐于睡眠二十种过。一者懈怠懒惰。二者身体沉重。三者颜色憔悴。四者增诸疾病。五者火界羸弱。六者食不消化。七者体生疮疱。八者不勤修习。九者增长愚痴。十者智慧羸劣。十一者皮肤闇浊。十二者非人不敬。十三者为行愚钝。十四者烦恼缠缚。十五者随眠覆心。十六者不乐善法。十七者白法减损。十八者行下劣行。十九者憎嫌精进。二十者为人轻贱。】印光大师云【从日至夜,睡著则任他去,醒来即接著念。以念佛为自己本命元辰,便可消除恶业,增长善根,可望病愈身安。】我觉得不是一开始就不睡眠。不睡是工夫得力的佛子才能做到,凡夫如果常常熬夜,也会让身体出现不适,影响禅定的质量。我觉得忍住不睡是错误的。不睡眠是工夫得力之后,自然地表现。就好像道家修行一样,道家的修炼有了火候,自然地不需要太多饮食、不需要太多睡眠,精气神也保持高水平。 仅供参考。
道家讲打坐,练气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7,佛遗教经中既然有此是应舍之身罪恶之物为什么又会有出

阿弥陀佛,您好。《佛遗教经》里说:“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暗。世实危脆,无坚牢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此是应舍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 这是佛告知佛弟子们事实的真相,要认识到一切万法都是无常的,都是缘聚则称、缘灭则散的,要抓住有限的光阴,借用这个假身来修我们的真身!【出佛身血】是“五逆十恶”里五逆最后一条,故意造作五逆十恶这些恶业,是众生不知道恭敬人事物的表现,是严重迷失真心本性的作为,这些恶业的力量是牵引众生往生三途地狱的动力!所以佛菩萨慈悲我们众生的愚痴,诸佛化现不同善恶人身份来赞助释迦牟尼佛同弘正法,释迦牟尼佛随弟子们的过失而随缘制定了种种戒律,以逐渐培养我们的敬畏心、羞耻心、慈悲心、恭敬心!人如果不知道恭敬尊重人,人都做不好,都不算好人、善人,他/她想出离六道轮回、做佛,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当知一切万法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是这些众生迷失心性造作善恶业的显现,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是这些逐渐回归本性造作净业的显现!“示现”,就是表演的意思,就像舞台上演员都喜怒哀乐的语言、表情,但你不要认为演员真的就是这样子。
出佛身血并不是真正去给佛陀身上弄出血,佛陀已经成佛了,我们凡夫怎么可能伤害的到,真正出佛身血的意思是,你用自己的习气、贪嗔痴和种种不好的想法给自己的法身慧命伤害了,出了自己这尊未来佛的佛身血
这是按对象来说的,对于佛自己来讲,身是应舍罪恶之物,多具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诸多过患,但对于众生来讲,佛是世出世间极其恩重之师,世间人恩将仇报尚为人所不耻,故出佛身血,其罪至大,世间所不容。故曰:灭要自然灭,因缘尽则灭,非是夺其命,夺命途增恼,恩将仇报人,没在地狱中,千万劫苦恼,求出无尽期!
对佛法缺乏全面认识,学得越多越容易感觉佛经里到处都是矛盾。佛有法身色身。依有部观点,佛的色身仍然是有漏蕴身,涅槃正是舍此蕴身之时,所以佛在遗教经中如此说。《俱舍论》说:“由二因缘,建立无间。一、背恩养。二、坏德田。背恩养者:谓害母、害父。坏德田者:谓余三种。由二因缘,得无间罪。”尽管佛身有漏,但仍然是人天福田,所以出佛身血是重罪。以上是有部观点,但是其他部派以及大乘未必这么看。至于杀生,与身应舍不应舍毫无关系,只要是施加他人痛苦以及增长自己烦恼的都会产生恶报。以杀生为解脱更是荒谬。
这个说法本身没错,是有前提条件的。我今得灭是灭因,不是灭果(用二十因缘来先解释一下),首先,我们自己要认识到自己的身是假合贪爱所生之身,有爱取,就有生,有生就有死,我今得灭爱欲取,得证最后身,灭后不受后有,离生死大海。这当中智者以智慧力断爱为本,不是自杀,更不是认得其他众生身为罪恶之物,由某人来替杀,杀生是重罪,不能得离生死苦。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智者断欲,灭出生死之因,如杀怨敌,得真欢喜!这样理解就会好一些了。
应舍之身,指的是对身的执着,所谓身为苦本,不是说身体本身有问题,而是我们会执着这个身体,因为身体感受苦乐的需求,而去造作种种善恶业行,导致了轮回的结果。比如罪犯用刀杀人,那么刀是凶器,然而刀本身谈不上有罪无罪,因依其而杀人,故而名之为凶器,人身也是如此,因此身而犯下种种罪障,所以说此身为罪恶之物。这个身体,是你自己可以控制的,你可以用它修道,则是道器,则非罪恶,若用其造业,则如恶病,则是病体。这其实是在告诉你,驱使这个身体的贪嗔痴,或者戒定慧,才是重点。这段经文是从涅槃解脱的角度来阐述,身是苦本的道理,需要理解经文所表达的本意。

文章TAG:佛遗教经  关于  佛遗教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