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国外收藏中国古籍善本吗

有很多人收藏。大家有安思远。
不是 这是民国初期民间仿得

国外收藏中国古籍善本吗

2,安思远为什么不结婚

你好!他有断袖之癖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他不想结婚呗,或者他就得没有遇到值得他结婚的人

安思远为什么不结婚

3,英文名Ellsworth 有什么含义

Ellsworth Land 埃尔斯沃思(高)地[南极洲](临别林斯高晋海) 个性: 感情丰富,生活上很少与人发生争执,拥有艺术才能,有很强的物欲。适合从事律师、咨询顾问、教育家或医疗工作,亦可做艺术家及厨师。
想理解和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但有时管得太多,太过操心.乐观,有责任感.能自如的表达自己的感情.总把事情拖到不能不做时才做.干需要进取心和动力的工作很难成功. 中文译名:埃尔斯华

英文名Ellsworth 有什么含义

4,唐代鎏金铜佛像怎么辨别真假哪里可以免费鉴定

铜鎏金药师佛像成交价:RMB33,600,000 明宣德铜鎏金无量寿佛像成交价:RMB27,500,000 铜鎏金喜金刚成交价:RMB11,500,000 明宣德铜鎏金双修佛像成交价:RMB11,440,000 铜鎏金文殊菩萨成交价:RMB11,040,000 明永乐铜鎏金财源天母像成交价:RMB10,304,000 清康熙铜鎏金无量寿佛像成交价:RMB9,775,000 即便是在普遍认为市场不好的今春,海内外几大市场杂项工艺品还是拍得热火朝天,不少专拍具有典型的样本价值。尤其名家旧藏专拍、专题拍卖起得较好成绩,少数专拍成交额、成交率甚至超越往年,可见对于杂项工艺品 ,真、精、稀的常规要求外,行家、收藏者、投资者更注重其出身及收藏传承,是否经过名家旧藏,成为考量其价格的重要标尺。普通杂项工艺品如果不是材质稀少、特殊,或者工艺水平精湛、文化内涵丰富,行情依然走势 平平甚至乏人问津。 内地缺少了犀角、象牙雕刻的竹木牙角器拍卖,仿佛瘸了腿。今春一些行家原本指望漆器、铜器以及竹木雕刻能有一轮好行情,然而行情整体下调并非格外施恩,只有文房艺术品、佛像、家具数项表现尚可。 由此,今春杂项工艺品板块看点也就主要在名家私人旧藏专拍上。尤其是纽约佳士得(微博)的安思远藏铜镜、普孟菲藏文房珍玩,香港苏富比(微博)的水松石山房藏珍玩、私人雅藏珍玩御器,香港佳士得的文德尔伉俪珍 藏掐丝珐琅器,香港邦瀚斯的玛丽及庄智博鼻烟壶珍藏专场,中国嘉德(微博)的翦淞阁文房宝玩、埃斯肯那茨藏明清家具,北京翰海的北京工美集团藏工艺品、天珠、瑰宝堂藏珍,北京匡时(微博)的茶道具,西泠印社(微博) 的明清御窑金砖、任伯年遗珍、田黄石、香具专场等等,各自都代表着一类文物艺术品私人收藏的重要成就。 综合看,占市场主体的还是文房珍玩类,专场上拍的数量最多,纽约、香港、北京市场都是主流;其次是铜器,包括铜镜、珐琅器、佛像等,而紫砂、茶具、家具、鼻烟壶等私人旧藏专场的规模小。

5,唐代鎏金铜佛像怎么辨别真假哪里可以免费鉴定

铜鎏金药师佛像成交价:RMB33,600,000明宣德铜鎏金无量寿佛像成交价:RMB27,500,000铜鎏金喜金刚成交价:RMB11,500,000明宣德铜鎏金双修佛像成交价:RMB11,440,000铜鎏金文殊菩萨成交价:RMB11,040,000明永乐铜鎏金财源天母像成交价:RMB10,304,000清康熙铜鎏金无量寿佛像成交价:RMB9,775,000即便是在普遍认为市场不好的今春,海内外几大市场杂项工艺品还是拍得热火朝天,不少专拍具有典型的样本价值。尤其名家旧藏专拍、专题拍卖起得较好成绩,少数专拍成交额、成交率甚至超越往年,可见对于杂项工艺品,真、精、稀的常规要求外,行家、收藏者、投资者更注重其出身及收藏传承,是否经过名家旧藏,成为考量其价格的重要标尺。普通杂项工艺品如果不是材质稀少、特殊,或者工艺水平精湛、文化内涵丰富,行情依然走势平平甚至乏人问津。内地缺少了犀角、象牙雕刻的竹木牙角器拍卖,仿佛瘸了腿。今春一些行家原本指望漆器、铜器以及竹木雕刻能有一轮好行情,然而行情整体下调并非格外施恩,只有文房艺术品、佛像、家具数项表现尚可。由此,今春杂项工艺品板块看点也就主要在名家私人旧藏专拍上。尤其是纽约佳士得(微博)的安思远藏铜镜、普孟菲藏文房珍玩,香港苏富比(微博)的水松石山房藏珍玩、私人雅藏珍玩御器,香港佳士得的文德尔伉俪珍藏掐丝珐琅器,香港邦瀚斯的玛丽及庄智博鼻烟壶珍藏专场,中国嘉德(微博)的翦淞阁文房宝玩、埃斯肯那茨藏明清家具,北京翰海的北京工美集团藏工艺品、天珠、瑰宝堂藏珍,北京匡时(微博)的茶道具,西泠印社(微博)的明清御窑金砖、任伯年遗珍、田黄石、香具专场等等,各自都代表着一类文物艺术品私人收藏的重要成就。综合看,占市场主体的还是文房珍玩类,专场上拍的数量最多,纽约、香港、北京市场都是主流;其次是铜器,包括铜镜、珐琅器、佛像等,而紫砂、茶具、家具、鼻烟壶等私人旧藏专场的规模小。
搜一下:唐代鎏金铜佛像怎么辨别真假_哪里可以免费鉴定

6,谁知道黄山西溪南

西溪南村具有1200年文明史。该村位于黄山南麓,新安江上游,丰乐河之畔。原为歙西一大重镇,1988年起隶属黄山市徽州区,为西溪南镇政府所在地。因傍丰乐河南岸,故又称丰溪、丰南、溪南。    西溪南虽地处皖南山区,因系盆地地貌,方圆数十里一马平川,堪称歙州之上第一平原。由北始,黄山、金竺、天马、黄罗、石耳、飞布、灵金诸山四周密布,远峙数十里外,稍一举目,群峰毕现。由于近倚黄山,千峰万壑,溪泉众多,水源十分充沛,有水则养万物,有土则生万物,故此地多良田美池,茂林修竹。早在唐懿宗咸通元年(公元860年),吴氏光公选此定居,堪称哲人远见。从兹子孙日蕃,田地日广,房屋渐稠,遂成村落。    该村由后唐开始,经五代、两宋、元明,先后近六百年的孕育发展,终趋鼎盛。其过程是:务农为本,农外经商,商富兴儒,因儒致仕。经商者遍布扬州、南京、杭州及沿淮一带,以盐商为主,兼营茶、木材、典当等行业;致仕者从省试到殿试,科举连登,高官司接踵,诚可谓“满朝朱紫贵,江淮金银山”。    西溪南的村落结构,总体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势如棋盘格局,呈不规则长方形。以街为经,以巷为纬,既东西贯通,又南北畅达。村以三条大动脉为主线,即水系的条、陇、雷三?。街依?行,屋缘街建,鳞次栉比,两岸夹峙,宽2华里,长5华里,昔有“千灶万丁”之称。 第一条街称“前街”(现改称后街),清一色的石板路,宽3至4尺。房屋南侧,杨柳成行,俗称“杨柳干”,依依袅袅,万缕千丝,可供观赏,亦供纳阴。沿街一条小溪(条?)逶迤而过。溪虽不宽,但长流不断,清澈见底。街道的巷口及拐弯处,设有“天灯”——在约一立方米的石墩上竖一近丈高的木柱,柱端支一“人”字形盖顶(用防雨雪),盖顶下挂一盏玻璃灯(当时用青油、灯芯点燃),夜间由专人点亮。光线虽略带昏黄,但在黑夜还是能起到照明作用,也是夜街的一种特殊风光。至于沿街各院的绿柳红花,飞鸟鸣禽,更是春秋变幻,有色有声。 第二条街称“中街”(现改称正街),街道宽5尺至丈余,一色青石路面,平正如磨。一道水渠(陇?)穿街而过,石板铺底,流水甚畅。为建房所需,水渠有隐有现,凡现处均护有石栏,或直或曲,或左或右,宛如一条条立体的带状花边。为便于村民浣洗,在露水面处设有埠头;为安全计,涵洞口还置有石闸。该渠还可消防,调节空气,增强街道美感。街中杂有各种店铺,保证物资供应。一些宽绰巷口,设有“街楼”。楼架在两侧屋墙上,悬跨巷道。空间虽小,却很别致,南北两面装有花样窗棂,专供“更夫”住宿。更夫夜里按更次下楼,手持梆、锣,沿街敲喊:“家家防火,夜夜防盗!”    第三条街称“后街(现改称溪边街)。随着溪流(雷?)的走势,格外曲折多姿。雷?宽约二、三丈,水深可放竹木?,也可行小船。溪水澄澈,长年不竭,天光云影,鱼逐虾戏,清晰可见。街道从头至尾,一路小桥流水,多为半月形单孔石桥。房屋隔水相峙,杂以台榭亭廊,竹木花卉。春季花阴鸟语,夏季廊榭清风,秋季水明月朗,冬季玉树琼楼,田园风光,如诗如画。 在全村三条街的建筑中,有三幢房屋,一个亭,历史悠久,文化品位特高。    一、老屋祠,又称老屋下。位于中街北侧。建于唐朝,系始祖光公住宅,距今已千年。坐北朝南,五楹两栋楼房,四合式,以柏、梓、桐、椐四木为柱,历唐、宋、元、明至解放后,依然无恙,前厅有井二口,大门外东西侧各有一巷。光公懂堪舆,视屋为“龙头”,井为“龙眼”,巷为“龙须”(巷名“龙须巷”),图个吉利。惜该屋未引起重视和保护,在1954、1958年先后两次遭毁。    二、老屋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务院1996年11月公布)。位于前街偏西。据《丰南志》载:(屋)“在渔翁塘西岸,此为元代所建”。其中揉合了宋代的一些建筑艺术。解放后一直受到政府的重视和保护。屋为天井式合院,二层楼。前为门屋;中进为正屋,夹有天井、水池;心间为堂,两侧为房;天井东西两侧为廊及小天井,楼梯置于西。楼上高敞,房间木板间隔;楼下低暗,编苇夹泥墙间隔。月式梁,垂莲柱,罗汉枋,云拱,雕镂精巧,细部各异,生动秀丽。大门上建有水磨砖门罩,简洁古朴。解放后该屋只剩前、中两进(中进缺去三分之一)。1999年8月至2001年8月,美国友人安思远先生主动资助,将残缺的中进、荡然无存的后进,依原制进行了整体恢复,使这颗古建明珠重放光彩。    三、绿绕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务院1996年11月公布)。紧靠老屋阁(左前方),北傍渔翁塘。亭名取宋王安石“一水护田将绿绕”诗意。始建于南宋,重建于明景泰间,重修于清咸丰元年、嘉庆八年、光绪十一年。造型独特,剖面如琴,月式梁,罗汉枋。南北两面置“飞来椅”。南有清溪环绕,北有荷池(渔翁塘)相映,休憩观赏两相宜。公元2000年,云南“世博园”特按此亭模样仿制了一座,置于园内。    四、十二楼,俗称“葫芦门”,位于前街南侧。这是一幢十分阔气的园林式住宅。《歙县志》载:“丰南明中书吴养春别业”。该别业占地5000平方米,重楼迭阁,水榭风廊,台亭馆舍,假山水池,一应俱全。园林仿元末倪云林的迭狮子林式;又取唐人“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之意命名。明大书画家董其昌给壁上绘画题字。园林中有巨大曲池。池南假山??,可望不可即。由风廊渡石桥,桥畔怪石如人:坐者、卧者,欹立而映水者,蹲伏而傍岸者……俗称“八仙渡海”。过桥登石山,远近诸楼,参差互映。山上有亭,亭侧石笋环列。前人有诗云:“仙人十二楼,缥缈望云头。丹梯浑可上,直达莲花洲”。 此外还有十大名园、八大景点,值得一提。一、果园,座落于前街北侧。二、钓雪园。座落于后街北侧.三、高士园,座落于后街。

7,淳化阁帖的现存阁帖

令人兴奋的是,浙江图书馆所藏《淳化阁帖》民国时期拓本上还保留了现存帖石佚失的三则清人题跋,梁同书乾隆四十六年(一七八一)题跋,孔继涑、孙仰鲁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题跋。现摘要如下:梁同书乾隆四十六年(一七八一)题云:“往余于先叔祖深父先生斋头见旧拓阁帖石本也而上有银锭文,相传宋时贾相门客从赐本摹出,故仍棠梨之旧,至今卅余年来所见无逾此者。今春景高孙君偶于西吴旧家购得帖石若干枚,洗剔苔藓,用好手棰拓一本示余,精采焕发绝类宿觏,因访觅前帖检勘一过,凡字迹波磔石片剥蚀之处无毫发差,殆宋刻原石无疑,可宝也。惟失去钟繇及谢万书数百字,或谓宜补完之,余曰:旧刻缺亦何病,况延津合浦来自有期,宁不可俟之异日耶?并附识之如右,乾隆辛丑腊月山舟梁同书。”孙仰鲁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题跋:“友人张君芑堂为余购得阁帖旧石若干于禾中故家,剔抉苔藓联缀断裂锥拓一通,取别本十余种参校无有同者。汪君天潜出示梁氏所贻深父先生鉴定藏本,校之纤毫无不吻合,盖即此石原拓也。委弃有年摹拓绝少,故丰神完美。就中与诸本尤异者若卷三环之顿首下有秋字,卷七《朱处仁帖》后增《服食帖》三行皆可补诸家释文所未备,初购得时缺魏钟繇《宣示帖》及谢万书三行,阅数月芑堂复于原所藏处搜访得之,遂成完璧欣赏之余,因述其缘起如此。时乾隆壬寅九月既望寿松主人孙仰鲁。”以上跋文可知,此帖刻石系张燕昌(芑堂)为寿松主人孙仰鲁购得,梁同书认为此帖系宋刻《阁帖》贾似道本。浙江图书馆藏《淳化阁帖》刻石断定宋石的依据。我们此次鉴定刻石年代的利器是潘祖纯藏本(现藏上海博物馆)、懋勤殿本(现藏故宫博物院)。因潘祖纯藏本、懋勤殿本为已知宋刻宋拓,只要将浙江图书馆新近发现《淳化阁帖》刻石的细部特征与以上二本进行对照,拓本就像指纹印,刻石好比手指,若完全一致的话,即可证明杭州文澜阁新近发现《淳化阁帖》刻石就是宋代刻石。 传世《淳化阁帖》宋拓本著名者有:安思远藏本(现藏上海博物馆)、潘允谅藏本(现藏上海图书馆)、潘祖纯藏本(现藏上海博物馆)、懋勤殿本(现藏故宫博物院)、《宋拓王右军帖》(现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以上诸本除懋勤殿本、潘祖纯藏本同出一石,其余均出自宋代不同的刻石(木)。民国廿三年(一九三四)故宫博物院曾于乾隆清宫东庑(此帖原在养心殿)陈列《淳化阁帖》一部。第一册卷首与第十册卷尾钤有“懋勤殿鉴定章”、“乾隆御览之宝”印章,内夹黄纸签条有“宋拓淳化阁帖一匣十册,上等”字样,帖中未见其他印章与题跋。此本即马子云先生提及的“懋勤殿本”。此十卷本为刻石,为宋纸、宋墨、宋拓无疑,与传世另一宋拓“潘祖纯本”出一石。 此帖宋代流传未详,明代秘藏于潘家,历经天泉翁(潘祖纯伯祖)、潘凤洲(潘祖纯伯父)、潘祖纯三代收藏,明万历庚申(一六二○)季夏,经吴兴方仁宇重新装裱于观生堂。清代经卓蔗老、梁国治、李宗瀚、李联琇、李翊煌递藏。帖中有潘祖纯、查升、李翊煌、许福昺题跋,以明万历丙午(一三○六)潘祖纯题跋最早,故称之为“潘祖纯本”。清宣统元年(一九○九)经李翊煌手石印行世,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许福昺又用珂版印行,印刷极为精美,但流传极稀,唯罗原觉、曾克专、张彦生诸先生稍有论及。现藏上海博物馆。上述两种宋拓本亦非同一时间所拓,“懋勤殿本”要早于“潘祖纯藏本”。因相传《淳化阁帖》祖本刻于枣木,年代久远,枣木本开裂,后用银锭加固,故有无银锭纹是祖本的凭证。南宋人对此亦深信不疑,往往在宋刻原石上加刻银锭纹,以充祖本,故在宋代拓制“潘祖纯藏本”时,就已经有银锭纹出现,而“懋勤殿本”拓制时还未刻银锭纹。浙江图书馆现存残石上还能找到银锭纹两处。 现存《淳化阁帖》刻石与潘祖纯藏本、懋勤殿本的校勘区别拓本与刻石的异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对比石花痕、字口特征。因两者完全吻合,没有必要一一罗举,笔者随机地抽取了浙图新近发现《淳化阁帖》几块刻石与懋勤殿本进行校对,结果如下:卷六谯周帖,首行“谯”字右侧、二行“令”字均有相同石花卷六谯周帖,二行“严君”之“严”字右侧均有相同石花。卷六谯周帖,三行“司马相如”之“相”字均有相同石花。卷九授衣帖,六行“忧驰无复”之“复”字左侧有相同圆形石花。卷九奉别帖,一行“奉别”之“奉”字左侧有相同石花。卷九奉别帖,六行 “当可耳然”之“然”字左侧有相同石花。卷九奉别帖,九行“体气顿至”之“顿”字下有相同石花。卷一齐高祖萧道成帖,三行“见卿”,四行“知卿”间有相同石花。此外,(西十石)卷一唐太宗《所疾帖》首行“所疾者”上尚多一“卿”字,(西二石)卷三刘环之《感闰帖》第一行“环之顿首”下尚多一“秋”字,(西九石)卷七《朱处仁帖》后尚多存《吾服食帖》二行,以上特征《淳化阁帖》其它版本均无,唯在“懋勤殿本”、“潘祖纯本”上出现。通过以上简便的校对已经能够明确浙江图书馆新近发现《淳化阁帖》刻石就是宋代刻石。现在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浙图现存《淳化阁帖》刻石会不会是明清时期从“懋勤殿本”、“潘祖纯藏本”或相类的底本再翻刻?其实是不可能的,因为翻刻碑刻大多会将石花照样摹刻,翻刻法帖未见有将石花一并摹入的。其次,刻石的质材不可能完全一致,每块石头有其自身独特的石质纹理(石筋、石裂纹),这些纹理是无法用刻刀模仿的。浙江图书馆现存《淳化阁帖》刻石上能见到的石质纹理痕与“懋勤殿本”、“潘祖纯藏本”完全一致。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这批石刻皆为太湖石所刻,最早共有八十一块,但后来由于历史原因有些被人为破坏了。石刻中绝大多数是南宋所刻,还有部分是清代乾隆年间的复刻。两者区别在于南宋刻石皆系双面,而清朝所刻为单面。两者所用太湖石料也有区别,南宋石质更为细腻,颜色更为白皙,而清代所用刻材较粗糙,颜色也相对要深一些”。是否如此呢?其实,上文统计帖目已经可知,现存二十五块刻石(四十六面)已经包括《淳化阁帖》的五分之三强,故此套刻石全套完整数目应该在四十块左右,而不应是相传的八十一块。八十一块的说法可能还包括浙江图书馆收藏的其他明清墓志、刻帖。所谓“南宋刻石皆系双面,清朝所刻为单面”完全是臆测,经鉴定坐南四块单面的刻石亦为原刻无疑。即便偶有补刻,亦是在宋代椎拓“懋勤殿本”、“潘祖纯藏本”之前,现存《阁帖》残石绝无明、清补刻现象。 据文献记载,宋代刊刻《淳化阁帖》有数十套之多,要确定它究竟是其中哪一套,还有一定难度。但可以推断的是,此帖刻于浙江杭州,如此众多、笨重的帖石从它处移到杭州的可能性不大。其次,此套帖石可能私刻而非官刻,理由是:首先,此帖存在同一面颠倒刊刻的情况(一卷内容刊刻结束,其后尚有余石,就颠倒刊刻他卷内容),比较节约石材。其次,双面刻石文字有的正反颠倒(为传拓方便,颠倒的帖石翻一面正好是正面),但也有的是不颠倒,不够统一严谨。基于刊刻在杭州又属私刻,笔者推断为“世堂本”,刻于宋度宗咸淳间(一二六五—一二七四),系贾似道门客刻帖高手廖莹中摹刻,因置于世堂而得名。据传贾似道门客廖莹中精于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61303031摹勒,王用和工于镌刻,曾令翻刻,故“世堂本”亦属“贾刻本”体系。笔者认为此帖是传世《淳化阁帖》较佳的修缮本,刊刻精细无比,又将《阁帖》原本的刊刻失误一一更正,且笔法墨趣突现,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二○○七年四月写于上海图书馆碑帖研究室
本人现保存有两本淳化阁帖拓本,属精装版!为王献之书法作品!

文章TAG:安思远  国外  收藏  中国  安思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