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印度的艺术包括哪些方面

印度先民在远古时期即已开始艺术创作。印度艺术包括绘画、雕刻、建筑以及音乐、舞蹈和戏剧等艺术形式,门类齐全,品种繁多,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其中绘画、雕刻和建筑在世界艺术之林独领风骚,具有极高地位,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印度的艺术包括哪些方面

2,印度人结婚手为什么画印花

henna tattoo也称为mehndi,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纹身。它起源于印度,是一种古老的身体装饰艺术,在东南亚,中东,北非等地区比较盛行。早期是妇女们用来社会和宗教仪式用的,后来男子也有进行此种装饰的。henna tattoo的纹理错综复杂,其实主要是在结婚仪式前给新娘作装饰用。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苏丹等地也有给新郎用这种装饰的。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地区,这种纹身可以用于各种特殊场合,比如怀孕7个月、分娩后、婚礼、订婚等。henna tattoo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盛行。这种纹身多用于手足部位,因为这些部位皮肤上的角质蛋白比较多,染色剂能够留存的比较久(但在几周内会消失,最多不过数月)。一般用染色剂给皮肤着色,所以henna tattoo被叫做tattoo(纹身)并不十分准确,因为纹身一般是永久性的。 印度彩绘与传统针刺tattoo的永久性纹身不同,印度称为魔汗第(Mehndi)传到西方后被称为指甲花纹身彩绘(Henna tattoo),所谓的魔汗第(Mehndi),是指将指甲花Henna(原为阿拉伯话,亦称散沫花)的树叶制成原料后,以肌肤当成画布在手与脚画画,象徵好运的印度传统装饰艺术。

印度人结婚手为什么画印花

3,印度文化艺术是什么印度宗教有些什么教

印度艺术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内容深奥、形式丰富、独具特色、自成体系,对亚洲诸国的艺术曾产生过巨大影响。印度艺术不仅具备印度文化的一般特点,而且与印度的宗教、哲学关系极为密切。就其原初意义而言,印度艺术往往是宗教信仰的象征或哲学观念的隐喻,而非审美观照的对象。19~20世纪,西方各国和印度的学者才逐渐发现了印度艺术的审美价值,并参照欧洲艺术史的风格分类法,把印度艺术风格的演变划分为古风、古典主义、巴洛克、罗可可等发展阶段。当然,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这种风格分类在年代上与欧洲并不对应,在内涵上也不尽相同。印度主要教派有:印度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 锡克教 佛教 耆那教 祆教</SPAN>
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家,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国家,这自然孕育了一批宗教家与思想家。印度是世界上好儿种影响深远的宗教的发源地,也是好几位闻名世界的宗教思想家的故乡。其中,有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佛陀)、耆那教先驱大雄、锡克教开山大师那纳克。印度人的思想和文化影响到全球,印度人善于唔禅,善于净空心灵。 更多的资料可以看 http://www.indiacn.com/culture/religion/253.html

印度文化艺术是什么印度宗教有些什么教

4,印度派作品的艺术特点

印度美术南亚次大陆从史前到1858年沦为英国殖民地以前的美术。印度是东方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化是多民族、多宗教的混合文化,与希腊文化、中国文化并列为世界三大文化体系。印度本土的主要民族达罗毗荼人基于生殖崇拜的农耕文化与外来的雅利安人基于自然崇拜的游牧文化互渗交融,形成了印度文化的主体。印度本土的主要宗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文化与外来的伊斯兰教等异质文化互相影响,使印度文化呈现多样统一的特征。尽管印度历史上外族入侵频繁,小国林立,长期分裂,但印度文化仍具有印度本土传统精神上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印度美术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内容深奥,形式丰富,独具特色,自成体系,对亚洲诸国的美术曾产生过巨大影响。印度美术不仅具备印度文化的一般特点,而且与印度的宗教、哲学关系极为密切。就其原初意义而言,印度美术往往是宗教信仰的象征或哲学观念的隐喻,而非审美观照的对象。19~20世纪,西方各国和印度的学者才逐渐发现了印度美术的审美价值,并参照欧洲美术史的风格分类法,把印度美术风格的演变划分为古风、古典主义、巴洛克、罗可可等发展阶段。当然,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这种风格分类在年代上与欧洲并不对应,在内涵上也不尽相同。印度美术风格的演变不仅受形式美自律性法则的支配,而且更受印度宗教、哲学嬗变的制约。以印度美术的两大系统──和为例:佛教伦理学注重沉思内省,佛教美术便强调宁静平衡,以古典主义的静穆和谐为最高境界;印度教宇宙论崇尚生命活力,印度教美术便追求动态、变化,以巴洛克风格的激动、夸张为终极目标。而晚期大乘佛教被印度教同化蜕变为密教,密教美术也倾向于巴洛克的繁缛绚烂。同时,印度的古典主义并不完全摒弃华丽的装饰(酷爱装饰是印度美术的传统特色之一);印度的巴洛克风格也并不完全排斥静态的表现(“寂静”是印度教吠檀多哲学的宇宙精神“梵”的本义之一)。因此,只有深入了解印度宗教、哲学的奥义,才能准确把握印度美术乃至印度文化的特质和精髓。史前时代美术印度史前时代主要包括旧石器时代(约公元前50万~前1万年)、新石器时代(约前6000~前3500)、印度河文明时代 (约前2300~前1700)、吠陀时代 (约前1700~前600)。史前时代的美术基本上属于前美术或准美术的范畴。

5,古印度文明从工艺美术方面来说有哪些体现

印度艺术风格的演变不仅受形式美自律性法则的支配,而且更受印度宗教、哲学嬗变的制约。以印度艺术的两大系统——佛教艺术和印度教艺术为例:佛教伦理学注重沉思内省,佛教艺术便强调宁静平衡,以古典主义的静穆和谐为最高境界;印度教宇宙论崇尚生命活力,印度教艺术便追求动态、变化,以巴洛克风格的激动、夸张为终极目标。而晚期大乘佛教被印度教同化蜕变为密教,密教艺术也倾向于巴洛克的繁缛绚烂。同时,印度的古典主义并不完全摒弃华丽的装饰(酷爱装饰是印度艺术的传统特色之一);印度的巴洛克风格也并不完全排斥静态的表现(“寂静”是印度教吠檀多哲学的宇宙精神“梵”的本义之一)。因此,只有深入了解印度宗教、哲学的奥义,才能准确把握印度艺术乃至印度文化的特质和精髓。史前时代艺术印度史前时代主要包括旧石器时代(约公元前50万~前1万年)、新石器时代(约前6000~前3500)、印度河文明时代 (约前2300~前1700)、吠陀时代 (约前1700~前600)。史前时代的艺术基本上属于前艺术或准艺术的范畴。旧石器时代艺术印度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多系粗糙的石英石器物。早期索安文化的砍斫器和马德拉斯文化的手斧,中期石片文化的刮削器,晚期印度中、西部的细石器(亦称中石器时代文化)和南部的石片,从简陋到精致,从单调到丰富,逐渐显示出次大陆原始居民审美意识萌芽的最初迹象。新石器时代艺术印度新石器时代的工具,材料已不限于石英石,器物也不仅是切削打制而成,而且刻槽、磨光,形制多样。70年代以来在印度中央邦皮姆贝德卡等地发现的岩画,多描绘狩猎、舞蹈、战争场面。有些学者认为最古的印度岩画年代约在前5500年。约前4500年印度次大陆出现陶器,并彩绘花纹。在德干南部和安得拉邦发现的巨石古墓,具有世界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普遍特征,可能是历史时代印度宗教建筑□堵波的起源。印度河文明时代艺术印度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发祥地。以印度河流域发掘出土的哈拉帕和莫亨朱达罗等古城遗址为代表的印度河文明,亦称哈拉帕文化,据推测是印度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创造的农耕文化。达罗毗荼人盛行母神、公牛、阳物等生殖崇拜。印度河文明城市遗址出土的母神、祭司、舞女、公牛等小雕像,瘤牛、独角兽、兽主、菩提树女神等印章,红底黑纹陶器上描绘的各种动植物花纹和几何形图案,多属于祈愿土地丰产、生命繁衍的生殖崇拜的形象化或抽象化的符号。构成印度本土传统艺术最显著特征的强烈的生命感,似可从达罗毗荼人的生殖崇拜文化中追溯渊源。作为印度本土传统艺术特色的奇特的想像力和浓厚的装饰性,亦可在印度河文明时代的艺术中窥见端倪。莫亨朱达罗著名的大浴池可能曾用于某种原始宗教沐浴仪式,表明印度艺术自古便与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约前1700年印度河文明突然中断了(中断的原因至今不明),但历史时代的印度艺术在精神上仍然与印度河文明时代的艺术传统遥相呼应。
重点、难点部分的教学是一节课的关键,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主要体现在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一般说来,一节课中学生要把握的主要知识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上存在困难的地方就是教学难点。

6,飞鸟集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印度伟大作家泰戈尔的散文诗,可以说影响了中国一代文学先驱。我们知道,泰戈尔一生同情中国。他曾两次访问过中国。他访问之后,他的作品大量地译成汉文。当时翻译的绝大多数是散文诗,因此,泰戈尔对中国的影响首先是散文诗。从20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起,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不少体裁像《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一类的作品,这其中有沈尹默、刘半农、冰心、鲁迅、郭沫若、瞿秋白、徐志摩等人的作品。在他们中间,冰心可以说是受惠于泰戈尔最深的“私淑弟子”了。泰戈尔的散文诗如心有灵犀一点通一般地打动并启发着中国的新一代的女诗人、女散文诗作家——冰心。她写了颇有影响的《寄小读者》,便是最好的例证。 受泰戈尔泛神论的影响,冰心的创作走向温柔的爱的吟颂。徐志摩的艺术风格与冰心较为接近,同样地追求清新明快和温柔亲切,又带着一点淡淡的忧愁。但仔细品味,徐志摩过于空灵,他缺乏冰心那种求索人生的不懈和爱国主义的绵绵深情。 泰戈尔对中国散文诗的影响是广泛的。而惟独冰心最得泰戈尔思想和艺术的精髓,成了“最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徐志摩《泰戈尔来华》)。 冰心的诗歌受之于泰戈尔的影响,是现代文学史上不争的事实,也是研究者们的老生常谈。闻一多称冰心是“中国最善学泰戈尔”1的女作家,徐志摩认为,冰心是“最有名的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2而冰心自己则说:“我写《繁星》和《春水》的时候,并不是在写诗,只是受了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把自己平时写在笔记本上的三言两语——这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3。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是无须回避的事实,但是这种影响不仅仅是停留在诗歌外表结构的单向模仿上,更为重要的是,冰心的诗歌创作在宗教精神和宗教理想方面更多地接受了泰戈尔的影响并有所发展,我们既可以在两位诗人的作品的语言结构里享受到阅读的诗美的愉悦,更能够在他们诗歌中感受到两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诗人在努力为多灾多难的人类寻找一块灵魂息憩的宗教绿洲。 宗教是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心灵的寄托,诗歌则是诗人情感意识最有效的表现手段。当诗人用诗歌表达自己的世界观与人生理想时,宗教的精神内核必然渗透进诗人的情感流程,并通过诗歌的意象内涵诉诸读者。印度是一个宗教呈多元化特征的国度,而且,历史上的印度,宗教与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成为印度文化的核心。泰戈尔从小就生活在宗教的氛围中,他的父亲戴温德拉纳特对“吠陀”和“奥义书”都很有研究,在当时的社会上被称为“大仙”。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使泰戈尔的诗歌体现了印度宗教文化的大宇宙和小宇宙统一的“梵我合一”的观念,以及追求至爱的精神理想。特别是青年时代的泰戈尔,由于受西方基督教的影响,因而他诗歌中的“上帝”是东西方宗教文化混合的象征符号。一方面他认为“上帝死了的时候,宗教便将合二为一”(《飞鸟集》第84节)另一方面,他又主张不要去乱礼拜,“向谁礼拜呢?睁开眼看,上帝不在你的面前。”(《吉檀迦利》第11节)很显然,泰戈尔对“上帝”的理解糅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宗教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化解为完全彻底的泛爱哲学。冰心出生于中国20世纪初一个温馨的家庭,她的祖父谢子修是一位私塾先生,其手书的“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的对联,足以道出这个家庭的宗教文化氛围。冰心的母亲一心向佛,与世无争,这对早年冰心的宗教情结有一定的影响,及至进了贝满女中,“因受着基督教义的影响,潜隐的形成了我自己的爱的哲学”4。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并用诗歌来表达宗教精神,这是泰戈尔与冰心诗歌创作的共同点,而全方位的宗教式的爱,则是两位诗人诗歌情感的共同主题。

7,冰心 观舞记

问主你好、 你的卡拉马哦、、是玛啦、、嘻嘻   观舞记(冰心)--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我应当怎样地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的彩色,渲点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惊人的舞蹈艺术。  如同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但是除了咿哑之外,他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但是,朋友,难道我就能忍住满心的欢喜和激动,不向你吐出我心中的“咿哑”?  我不敢冒充研究印度舞蹈的学者,来阐述印度舞蹈的历史和派别,来说明他们所表演的婆罗多舞是印度舞蹈的正宗。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色当行”。  我只是一个欣赏者,但是我愿意努力说出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  朋友,在一个难忘的夜晚——  帘幕慢慢地拉开,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卡拉玛·拉克希曼出来了。真是光艳的一闪!她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抬起头来,她亮出了她的秀丽的面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  她端凝地站立着。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悉,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音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宛转的骄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贴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一段一段的舞蹈表演过(小妹妹拉达,有时单独舞蹈,有时和姐姐配合,她是一只雏凤!形容尚小而工夫已深,将来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最精采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  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的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这众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他的食粮的供养,而这大地就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印度的广大人民群众。  卡拉玛和拉达还只是这棵大榕树上的两条柔枝。虽然卡拉玛以她的二十二年华,已过了十七年的舞台生活;十二岁的拉达也已经有了四年的演出经验,但是我们知道印度的伟大的大地母亲,还会不断地给他们以滋润培养的。  最使人惆怅的是她们刚显示给中国人民以她们“游龙”般的舞姿,因着她们祖国广大人民的需求,她们又将在两三天内“惊鸿”般地飞了回去!  北京的早春,找不到像她们的南印度故乡那样的丰满芬芳的花朵,我们只能学她们的伟大诗人泰戈尔的充满诗意的说法:让我们将我们一颗颗的赞叹感谢的心,像一朵朵的红花似的穿成花串,献给她们挂在胸前,带回到印度人民那里去,感谢他们的友谊和热情,感谢他们把拉克希曼姐妹送来的盛意!
观舞记(冰心)--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我应当怎样地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的彩色,渲点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惊人的舞蹈艺术。  如同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但是除了咿哑之外,他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但是,朋友,难道我就能忍住满心的欢喜和激动,不向你吐出我心中的“咿哑”?  我不敢冒充研究印度舞蹈的学者,来阐述印度舞蹈的历史和派别,来说明他们所表演的婆罗多舞是印度舞蹈的正宗。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色当行”。  我只是一个欣赏者,但是我愿意努力说出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  朋友,在一个难忘的夜晚——  帘幕慢慢地拉开,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卡拉玛·拉克希曼出来了。真是光艳的一闪!她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抬起头来,她亮出了她的秀丽的面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  她端凝地站立着。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悉,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音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宛转的骄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贴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一段一段的舞蹈表演过(小妹妹拉达,有时单独舞蹈,有时和姐姐配合,她是一只雏凤!形容尚小而工夫已深,将来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最精采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  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的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这众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他的食粮的供养,而这大地就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印度的广大人民群众。  卡拉玛和拉达还只是这棵大榕树上的两条柔枝。虽然卡拉玛以她的二十二年华,已过了十七年的舞台生活;十二岁的拉达也已经有了四年的演出经验,但是我们知道印度的伟大的大地母亲,还会不断地给他们以滋润培养的。  最使人惆怅的是她们刚显示给中国人民以她们“游龙”般的舞姿,因着她们祖国广大人民的需求,她们又将在两三天内“惊鸿”般地飞了回去!  北京的早春,找不到像她们的南印度故乡那样的丰满芬芳的花朵,我们只能学她们的伟大诗人泰戈尔的充满诗意的说法:让我们将我们一颗颗的赞叹感谢的心,像一朵朵的红花似的穿成花串,献给她们挂在胸前,带回到印度人民那里去,感谢他们的友谊和热情,感谢他们把拉克希曼姐妹送来的盛意!

文章TAG:印度  印度艺术  艺术  包括  印度艺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