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统1度量衡是李斯的独创吗

不是,统一度量衡是在商鞅变法时期,作为一种稳定税收手段。在秦统一,南北朝、隋朝等时代都有。
也许是的。

统1度量衡是李斯的独创吗

2,统一度量衡的措施和意义

措施:货币(半两钱和圆形方孔钱)意义:巩固统治
度量衡不是商鞅统一的。商鞅的主要作用是立法。国家制度是建立在法的基础上的。

统一度量衡的措施和意义

3,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是什么单位

A
C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GbG22dAX4xxGYXY5V0cQ35H5x582LSKg1DW3eEj0N5y0-nLz-0NX01rjmxNLU_B9urq8u45i0_ahLxp8ZUusRq
C.长度
D、面积单位
统一度量衡改变了战国以来度量衡的混乱局面,便利了经济交往和发展。统一货币为后来历代王朝所沿用,只是重量、大小不一。货币的统一,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资交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是什么单位

4,秦朝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的资料

统一度量衡 所属年代: 战国 所属国家:秦国 事件介绍: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如今传世之“商鞅量”,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监造,“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从“商鞅量”中得知,商鞅规定的1标准尺约合今0.23公尺,1标准升约合今0.2公升。由量器及其铭文可知,当时统一度量衡一事是十分严肃认真的。商鞅还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统一文字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书同文字”的建议,命令全国禁用各诸侯国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秦篆小篆为统一书体。在此之前,中国的文字从新石器时代彩陶刻画文字的萌芽,经过商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金文,成长到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战国时代由于群雄割据,“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因而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使这一时期的汉字形体产生了地域性的差异。原本只有一种写法的字,到了这时,往往齐秦有异,燕赵不同。因此,统一后的中国急需一种统一的官方文字。李斯便奉秦始皇之命制作这种标准字样,这便是小篆。

5,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指的是

秦始皇统一的度量衡 统一度量衡 古代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全国统一施行。1标准尺约合今0.23公尺,1标准升约合今0.2公升。统一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度量衡的统一的意义:第一、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第二、对赋税制和俸禄制的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第三、有利于消除割据势力的影响;第四、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础。 利用《商鞅铜方升》插图,加深对商鞅统一度量衡的认识。 现代情况说明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 19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并统一中国度量衡制度,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度量衡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 ,促进经济发展,进行了度量衡改革。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习惯需要,将“库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为与国际接轨,将“市制”与国际标准制方便换算。特将“一营造尺”改为“一市尺”,等于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于二市里。“一库平斤”改为“一市斤”等于500克=0.5公斤。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1950年之时,一米等于3市尺。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改革度量衡制度并不是很彻底,在很多地方,由于政令不一,各种度量衡的计算单位仍在混用。这种情况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1959年国务院下达《关于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命令》后才得到彻底的改观。

6,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具体包括哪三个方面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包括了:1标准尺约合今0.23公尺、1标准升约合今0.2公升和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标准。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全国统一施行。1标准尺约合今0.23公尺,1标准升约合今0.2公升。统一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扩展资料:秦始皇用商鞅时制定的度量衡标准器,来统一全国的度量衡。以原秦国的度、量、衡为单位标准,淘汰与此不合的制度。秦廷在原商鞅颁布的标准器上再加刻诏书铭文,或另行制作相同的标准器刻上铭文,发到全国。与标准器不同的度、量、衡一律禁止使用。今见秦朝权量,都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颁布的统一度量衡的诏书。这种权量出土多,分布广,长城以外也有发现,可见统一度量衡是认真有效的。秦始皇还用法律规定了度量衡器误差的允许限度。他规定六尺为步,二百四十步为亩。不过二百四十步为亩的制度实际上只行于旧秦,还有旧赵境内,东方许多地区仍以百步为亩,直到汉武帝时期为止。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统一度量衡
分别是: 度——计量长短的器具称为度;量——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的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扩展资料统一的意义:第一、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第二、对赋税制和俸禄制的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第三、有利于消除割据势力的影响;第四、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础。利用《商鞅铜方升》插图,加深对商鞅统一度量衡的认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统一度量衡
秦统一的度 1引 = 10丈, 1丈 = 10尺,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厘米, 1丈 = 231厘米 1尺 = 23.1厘米, 1寸 = 2.31厘米 1分 = 0.231厘米 秦统一的量 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斛 = 20000毫升 1斗 = 2000毫升 1升 = 200毫升 秦统一的衡 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石 = 30360, 1钧 = 7590克 1斤 = 253克 1两 = 15.8克 1铢 = 0.69克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的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秦统一的度 1引 = 10丈, 1丈 = 10尺,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厘米, 1丈 = 231厘米 1尺 = 23.1厘米, 1寸 = 2.31厘米 1分 = 0.231厘米 秦统一的量 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斛 = 20000毫升 1斗 = 2000毫升 1升 = 200毫升 秦统一的衡 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石 = 30360, 1钧 = 7590克 1斤 = 253克 1两 = 15.8克 1铢 = 0.69克
统一度量衡目录基本信息事件介绍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统一度量衡  所属年代: 战国  所属国家:秦国编辑本段事件介绍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如今传世之“商鞅量”,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监造,“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从“商鞅量”中得知,商鞅规定的1标准尺约合今0.23公尺,1标准升约合今0.2公升。由量器及其铭文可知,当时统一度量衡一事是十分严肃认真的。商鞅还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统一度量衡  南北朝时,各国度量衡的标准不一,如北朝魏、齐一斗等于古二斗(古斗指王莽时所定的标准),一斤等于古二斤;北周则一斗比古斗仅大百分之六,一斤比古斤仅多二两;南齐则一斗等于古一斗五升,一斤等于古一斤八两。长度方面,北朝一尺比古尺增二至三寸,南朝则增不到一寸。全国度量衡的不一致,给工商业发展带来很大不便,于是隋文帝作了统一的规定:隋一尺等于古尺一尺二寸八分,等于南朝的一尺二寸;隋一斗等于古斗三斗;隋一斤等于古三斤,并下令在全国推行。度量衡的统一对全国经济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曾说:“三代以来,权量之制,自隋文帝一变。”唐承隋制,基本以此为准,唐以后虽稍有变动,但基本仍保持隋制。

7,秦推行了哪些统一度量衡的措施

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秦统一的度:1引 = 10丈, 1丈 = 10尺,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厘米, 1丈 = 231厘米 1尺 = 23.1厘米, 1寸 = 2.31厘米 1分 = 0.231厘米 秦统一的量: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斛 = 20000毫升 1斗 = 2000毫升 1升 = 200毫升 秦统一的衡: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石 = 30360, 1钧 = 7590克 1斤 = 253克 1两 = 15.8克 1铢 = 0.69克
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秦统一的度:1引 = 10丈, 1丈 = 10尺,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厘米, 1丈 = 231厘米 1尺 = 23.1厘米, 1寸 = 2.31厘米 1分 = 0.231厘米 秦统一的量: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斛 = 20000毫升 1斗 = 2000毫升 1升 = 200毫升 秦统一的衡: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石 = 30360, 1钧 = 7590克 1斤 = 253克 1两 = 15.8克 1铢 = 0.69克 意义 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发展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其统治 有利于各地方之间的交流,方便了各地的物品相互流通
颁布法令,统一度量衡:秦统一的度 1引 = 10丈, 1丈 = 10尺,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厘米, 1丈 = 231厘米 1尺 = 23.1厘米, 1寸 = 2.31厘米 1分 = 0.231厘米 秦统一的量 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斛 = 20000毫升 1斗 = 2000毫升 1升 = 200毫升 秦统一的衡 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石 = 30360, 1钧 = 7590克 1斤 = 253克 1两 = 15.8克 1铢 = 0.69克不从者轻则鞭笞,重则刖刑附秦朝的法律制度 秦朝建立后,继续推行商鞅变法以来的法家思想和政策。其中韩非的以法治为中心 ,法、术 、势相结合的思想,对秦始皇政权和法制活动影响极大,成为其指导思想。秦朝的法制指导 思想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法令由一统 这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全国都要实行统一的法律令;其二是最高立法 权属于皇帝。 (二)事皆决于法 秦始皇规定以吏为师,事皆决于法。这本来是战国时新兴地主阶级 “ 以法治国 ” 的主张。秦朝建立后,仍以此做指导,加强立法,做到凡事 “ 皆有法式 ” 。 (三)以刑杀为威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法网严密,以致人们动辄触犯刑律;二是严刑 重罚。这是商鞅轻罪重刑思想的继续和发展。 二、秦朝立法概况 (一)立法活动与云梦秦简的发现 秦国在简公七年(公元前408年),颁布 “ 初租禾 ” 的法令,确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随后, 在献公(公元前384年~前362年在位)时又颁布 “ 止从死 ” 的法令,禁止用奴隶殉葬。孝公时 , 商鞅变法,开始大规模制定法律令。昭襄王时,法令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秦王赢政 即位后, 继承了秦国原有的法律令,随着封建经济、政治的发展,又制定了许多新的法律令。所以, 在统一六国前夕,秦国法律令名目繁多,而且体例和内容已经相当完备。 秦朝建立后,又陆续制定颁布了许多新的法律令。 1975年底发现的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竹简,其中的《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法 律 答问》、《封诊式》是有关秦朝法律的主要内容。 云梦秦简共1155枚,内容极其丰富。法律令文书有《秦律十八种》:《田律》、 《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 、《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司空》、《军爵律》、《置吏律》、《 效》、《传食律》、《行书》、《内史杂》、《尉杂》、《属邦》;此外还有《效律》,是 对核验县和都官物资帐目有关制度的规定,其中有的已收录在《秦律十八种》中。 《秦律杂抄》包括《除吏律》、《游士律》、《除弟子律》、《中劳律》、《藏律》、《公 车司马猎律》、《牛羊课》、《傅律》、《屯表律》、《捕盗律》、《戍律》共11种律文 的摘录。 《法律答问》是以问答形式对秦律某些条文、术语以及律文的意图所作的解释。 《封诊式》是关于审判原则以及对案件进行调查、勘验、审讯、查封等方面的规定和文书程 式。 (二)法律形式 秦朝的法律形式,从史书记载和出土的秦简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秦朝的度制以寸、尺、丈、引为单位,以十为进位制度;量制方面以龠、合、升、斗、桶(斛)为单位,也是十进制;衡制方面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进位是二十四铢为一两,一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秦统一的度 1引 = 10丈, 1丈 = 10尺,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厘米, 1丈 = 231厘米 1尺 = 23.1厘米, 1寸 = 2.31厘米 1分 = 0.231厘米 秦统一的量 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斛 = 20000毫升 1斗 = 2000毫升 1升 = 200毫升 秦统一的衡 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石 = 30360, 1钧 = 7590克 1斤 = 253克 1两 = 15.8克 1铢 = 0.69克

文章TAG:统一  统一度量衡  一度  度量衡  统一度量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