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风眠到底是叫林风眠还是林凤眠

是 林风眠望采纳,谢谢。记得给问豆啊!
叫林风眠。风眠出自“贫富难渡荣辱关,亲疏莫误伴风眠,轻松放下无负担,雪落花开喜新年。”

林风眠到底是叫林风眠还是林凤眠

2,林风眠创造了风眠体什么是风眠体

"风眠体"是林风眠"中西调和"艺术理论的结晶。拥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借鉴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以及20世纪西方现代绘画的表现方法,在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题材进行形式上的中西调和,在线条,造型,构图,色彩的安排与运用方面进行突破改造并加以运用,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林风眠创造了风眠体什么是风眠体

3,谈谈对林风眠的看法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徐悲鸿试图用西方的观念改造中国画,现在证明效果不佳,单以画质论,林风眠比徐更为优秀,起码他的彩墨,不因过份拘泥于客象而失却抒写的表现力,当然他将书法用线这一特质屏蔽而倾向西方表现主义手法,值得思考。林风眠代表了中国国画现代化的一条新路,而且非常大胆的放下笔墨这个包袱的新路,能不能走得通呢?我觉得好像路很窄,放下了水墨留下了形式美与东方审美内涵,说起来倒是挺说得过去但是真正在世界上找到立足之地只能说比较窄,因为绘画本身已经要依赖质料而继续存在,而这个时候放弃传统的质料(笔墨),前途未卜呀。。。

谈谈对林风眠的看法

4,林风眠哪年去世的

逝世日期: 1991年8月18日 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等。著有《中国绘画新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中文名: 林风眠 别名: 林凤鸣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广东梅县 出生日期: 1900年 逝世日期: 1991年8月18日 毕业院校: 巴黎高等美术学院 代表作品: 《春晴》、《江畔》、《仕女
出生日期: 1900年 逝世日期: 1991年8月18日 毕业院校: 巴黎高等美术学院 代表作品: 《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5,林风眠的作品风格是什么样的

林风眠的作品风格属于“中西融合”的艺术作品风格。通过对西方绘画中的后印象派、野兽派、表现主义的学习,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和陶瓷的元素,对中国传统文人画加以改良。历史背景下,林风眠和一批留洋归来的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中西融合的改良和革新之路。林风眠并没有走徐悲鸿倡导的以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的道路,而是紧紧把握住中国传统画重神韵的文化精髓,把西方艺术的现代主义形式和中国水墨画相结合,为传统中国画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形式语言系统。他的作品既有时代面貌,又创艺术新格,总是洋溢着宁静的诗意。他从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作出了努力改革,使他的作品中总是洋溢着宁静的诗意。色调优雅、构图单纯、造型隽美、想象丰富、内蕴含蓄、格调清新,富于装饰性和感染力。在画面内容上,林风眠有意无意地运用了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几何体的构成原则,在有机的组合中,造成一种音乐性的形式感。他用方形的画面,巧妙地安排矛盾而达到正中出奇,平里造险的出人意料之效。外方内圆,千变万化的圆形和多重的方形,求最大的扩展与最严谨的紧缩,在胀与缩的矛盾搏斗中构成力的平衡,成为他静物画构图的基本阵式。由此可见,林风眠构图的最高原则是多样的统一,复杂而和谐。他不是对景写生,往往以默写为主,运用自由想象,在其中投入了主观意蕴,强化了创造型因素。这是林风眠作品最突出的特质,呈现了林风眠绘画的现代意境。

6,林风眠作品价值

林风眠作品价值: 林风眠绘画拍卖中采取高定价的估价策略而获得成功的例子很多。比如2005年北京翰海秋拍中,林风眠作于20世纪40、50年代的作品《爱丽斯》估价为200万~280万元,成交价275万元;2005年北京荣宝迎新拍卖会上,林风眠1987年的作品《蓝衣仕女》估价250万~350万元,成交价330万元;2005年上海崇源秋拍中,林风眠的水彩《白蛇传》(如图)估价150万元~200万元,成交价209万元;2006年北京嘉宝秋拍中,林风眠的油画《三美人图》估价220万~380万元,成交价528万元;2006年北京荣宝春拍中,林风眠的《荷花》估价200万~300万元,成交价396万元;2007年北京翰海夏拍中,林风眠的《荷花》估价250万~400万元,成交价313.6万元。上述作品的预估价较之当时林风眠的其他拍卖作品,同比高出4至10倍,撇开其他价格成因,这种高估价策略就极大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当然也获得了较好的拍卖效果。 低订价即低预估价。采取低预估价的策略,可以吸引更多金字塔底层的买家,大量买家参与竞争,尽可能地提高拍品的成交价格。拍卖公司在操作林风眠绘画市场时也往往会采取低定价的估价策略。比如2004年香港佳士得拍卖林风眠的《南天门》,估价为37.1万~至42.2万港元,成交价161万余港元;2004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林风眠的《吐艳》估价为28万港元至35万港元,成交价143万余元;2004年上海保利拍卖林风眠的《松涛》,估价40万~50万元,成交价192.5万元;2007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林风眠1977年所作《京剧—芦花荡》(木板镜心)估价40万~至60万港元,成交价228万港元;2007年西泠拍卖林风眠1985年所作《风景》,估价50万~70万元,成交价201.6万元。林风眠的这些作品的估价与当时其他作品的估价特别是与作品本身的价值相比显然低了,但是成交价却是其估价的4至5倍,是其他作品成交价的2至3倍,很好地体现了其价值所在。 资料来源中奢网: http://collection.chinaluxus.com/Itm/20111224/106619.html

7,林风眠樱花小鸟的个案分析

这幅《樱花小鸟》是最近刚刚去世的我国绘画大师林风眠(1900年生)的代表作之一。它体现了林风眠“中西杂交式“绘画的主要特点。《樱花小鸟》方形构图。林风眠从30年代起就一直采用这种方形构图,它一反传统的横卷与立轴式,但也不同于西方所重视的黄金分割。它具有现代感,带来了中国画图形式和和欣赏习惯的双重变化。林风眠是第一个将克莱夫·贝尔提出的绘画是一种“有意味形式”的观点紧记在心的中国画家。在这幅画中,他纵横交错地画出樱花的枝条,枝条上呈三角形布阵,栖有五只黑色的小鸟。小鸟浑圆的形体处理得有趣而可爱,其中两只小鸟相对而语,而其他的三只则扭头旁听。这些小鸟恰如五线谱上几个欢快的音符,而小鸟的对话则幻变成了一支和谐动听的乐曲。樱花的叶和花,并不像传统的中国画有几处巧枝,而用粉和色造成一种整体气氛,他不象传统的中国画那样在画面留出大片空白,而将形与色布满整个画面。在这幅画中,林风眠抛弃了传统的中国画的笔墨程式,避免了在笔墨上对古人的摹仿。他不讲究用笔的画法和金石味,而追求线条的绘画性。这幅画中樱花的枝条便是用这种轻快的线条一挥而就的,毫无凝滞枯涩之感。林风眠的画不是“标准”的中国画,却有中国的意境;这又不象是“地道”的西洋画,却又有西洋画的整体色调及冷暖关系;它没有题诗,却分明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它的诗意不同于传统文人画的淡泊冷逸,却是伴随着浪漫、力量和美。林风眠认为,“艺术的第一利器,是它的美”,“美”是可以使急躁者清醒凉爽的一杯清水;使疲惫者更恬静的一杯美酒;是可以给予悲哀者以安慰的最深沉之淑女。同时,他认为“艺术的第二利器,是它的力”,这种“力”不能为壮士或利刃所取代,它“善于强迫人的行动,而不为所苦;善于把握人的生命,而不为所觉。”比喻十分精辟地道出了艺术影响人的情感和行动的特殊规律。他的画便具有这种美的魔力,使你的情感不期然而然地发生转换。林风眠出生在广东梅县山区一个石匠之家。18岁赴法留学,在著名的巴黎高等美术学校攻习油画。25岁学成归国,即担任国立艺术专门学校(北平艺专前身)的校长。三年后又出任国立西湖艺术院(杭州艺专前身)院长。解放后他从事艺术创作。作为一位卓越的美术教育家,他培养了李可染、王朝闻、赵无极、胡一川、吴冠中等著名绘画人才。他毕生致力于融合中西艺术的实验,创造了一种新的中国画风格和一大批杰出的绘画作品,林风眠早年在法国接受过野兽派和立体派的影响。因而,注重形与色的美的表现,注重艺术语言的探索,便成为他绘画创作的基本原则。对于中国画,他反对“抱着历史上的死骷髅”,“为旧的桎梏所限制”,极力主张“输入西方的所长,而期形式上之发达,调合吾人内部情绪上的需求,而实现中国艺术之复兴”。他对中国绘画不抱成见,希图沟通二者,“从两种方法中间找出一个合适的新方法来”。为了探索中西融合的新语言、新形式和新趣味,林风眠多年孤身一隅,闭门谢客,创作出一幅幅清新动人的绘画佳作,并成为在中西艺术融合的道路上获得最大成功的画家之一。
这幅作品的技法兼收并蓄,融和中西艺术绘画风格。传统的国画语言加上西画的构图给人以安静,温馨的感觉。体现了画家孩童般纯真的思想。
林风眠《樱花小鸟》,由于作品的写实性、形象的完美性,美感的外在性,学生表露出钦佩、赞美的情感,认识过程也趋向积极、主动,所以让学生多看优秀的作品。主动捕捉强烈的第一印象,激发其心灵深处美的感受,把握作品的意境。由于古今中外留下来的美术作品浩如烟海,要在这艺术的海洋中受到美的熏陶,首先要学会美术分类,如:美术可分为观赏性艺术和实用性艺术两 大类。又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四大块,绘画又分为东方绘画、西方绘画两大类,还可分为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素描等等,在学会这些分类的基础上,掌握各类作品的艺术特征,社会作用及人类文明的关系,其次要学会对作品的比较与评价,把欣赏引向深入。

文章TAG:林风眠  到底  还是  林凤  林风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