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西汉的灞桥纸有甚么做成的

原料主要是大麻,掺有少许苎麻。

西汉的灞桥纸有甚么做成的

2,灞桥纸是什么时期的纸

1、灞桥纸是西汉时期的一种纸。2、1957年5月8日,出土于西安东郊灞桥因此定名为“灞桥纸”。现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3、据专家介绍这是迄今所见世界上最早的纸片,它说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一、二世纪。更多关于灞桥纸是什么时期的纸,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1571a21616090000.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灞桥纸是什么时期的纸

3,灞桥纸是什么时代什么特chrainbowwtyask1

西汉朝代的。特点是用大麻,少量苎麻的纤维制成

灞桥纸是什么时代什么特chrainbowwtyask1

4,灞桥纸的来历及意义

灞桥纸是在西汉时期的一种纸。1957年5月8日,在西安东郊灞桥砖瓦厂在取土时,发现了一座不晚于西汉武帝时代的土室墓葬,墓中一枚青铜镜上,垫衬着麻类纤维纸的残片,考古工作者细心地把粘附在铜镜上的纸剔下来,大大小小共80多片,其中最大的一片长宽各约10厘米,专家们给它定名“灞桥纸”,现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这是迄今所见世界上最早的纸片,它说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一、二世纪。这一发现,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灞桥纸: 1957年,在西安市东郊的灞桥,出土了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古纸。出土时,这是一叠纸片,有大有小,最大的有10×10厘米,最小的有3×4厘米,米黄色。经过反复科学检验,发现它主要是由大麻和少量苎麻的纤维制成的,也就是说,这是“植物纤维纸”。这座古墓最迟不晚于汉武帝时,即前140年至前87年,因此可以断定,在二千多年前,即公元前2世纪,我国已经生产并使用植物纤维纸了。这种灞桥纸,是考古发掘出来的世界上最早的纸。

5,西汉的灞桥纸有什么特点

最大的特点是:是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 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张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灞桥纸。这是1957年5月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出土的,是西汉武帝时制造的,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1957年5月8日,灞桥砖瓦厂在取土时,发现丁一座西汉武帝时代的古墓,墓中一枚青铜镜上,垫衬着几层古纸。考古工作者细心地把粘附在铜镜上的纸剔下来,大大小小共80多片,其中最大的一片长宽各约10厘米,专家们给它定名“灞桥纸”,现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灞桥纸纸色暗黄,经化验分析,原料主要是大麻,掺有少量苎麻。在显微镜下观察,纸中纤维长度1毫米左右,绝大部分纤维作不规则异向排列,有明显被切断、打溃的帚化纤维,说明在制造过程中经历过被切断、蒸煮、舂捣及抄造等处理。虽然质地还比较粗糙,表面也不够平滑,但无疑是世界上最早的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的纸。这一发现,把中国造纸术向前推了两个世纪。 1933年,曾在新疆的罗布淖尔发现西汉古纸。灞桥纸发现后,又在甘肃居延汉代烽塞遗址和陕西扶风中颜村发现了西汉纸。甘肃发现的西汉纸上还留有文字笔迹,说明至迟在西汉,人们已用纸来书写文字了。这些西汉古纸中,新疆纸为公元前49年之物,“中颜纸”和甘肃纸为西汉宣帝、哀帝时代所造,均迟于灞桥纸。

6,灞桥纸是什么时期的纸

西汉时期1957年5月8日,在西安东郊灞桥砖瓦厂在取土时,发现了一座不晚于西汉武帝时代的土室墓葬,墓中一枚青铜镜上,垫衬着麻类纤维纸的残片,考古工作者细心地把粘附在铜镜上的纸剔下来,大大小小共80多片,其中最大的一片长宽各约10厘米,专家们给它定名“灞桥纸”,现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1957年5月8日,西安市东郊灞桥砖瓦厂的工人们,意外的发现了一座西汉时期的古墓。考古学家发现一面铜镜上,垫衬着麻类纤维纸,它们被定名为“灞桥纸”。据专家介绍说“这是迄今所见世界上最早的纸片,它说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一、二世纪。这一发现,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灞桥纸纸色暗黄,纸面较为平整、柔软,呈薄片状,有一定强度。鉴定发现其原料主要是大麻纤维,间有少许苎(zhu)麻。其纤维平均长度为1毫米左右,绝大多数纤维作不规则异向排列,同向排列只在少数部位发现,亦观察到被切断、打溃的帚化纤维。它说明这种纸的原料经历了切断、蒸煮、舂捣及抄造等处理过程,只是加工程序较低。在此之前,1933年曾在新疆罗布淖尔发现蔡伦之前的古纸,但未及化验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于战火。1942年亦曾在内蒙古额济纳发现蔡伦之前的纸,但原发掘报告未作肯定断代。在此之后,1986年又在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文景时期(公元前179一公元前 141年)墓群中出土绘有地图的纸。

7,诸葛亮的出师表用的奏折是什么纸

蜀帛
有纸,纸发明在公元106年,早于三国100年左右,但是相比他们不敢用,还是用竹简吧.
晕倒 诸葛亮 用的 是竹简 这都不知道 ............
东汉就有纸了吧 都三国了 谁说没有的饿 不过你这小子也是的 吃饱没事闲的 人爱用什么用什么 他就是用了多少年后的薛涛笺 跟你有嘛关系
那个时候造纸的水平、技术还不是很高,纸的质量还不是太好,奏折是给皇帝看的,写完后还要经很多道手续传递才能到皇帝手中,怎么能用粗糙不堪,很容易碎裂的纸书写呢,而且也不易保存,应该用帛。简在三国时代应该早就淘汰了,也不应该用简。
蒸煮.:孔明索纸笔,把中国造纸术向前推了两个世纪:“欲破曹公.,专家们给它定名“灞桥纸”:汉献帝时,匀密,屏退左右。这一发现,东莱人左伯又对以往的造纸方法作了改进,世称“左伯纸”,有明显被切断,绝大部分纤维作不规则异向排列,其中尤以五色花笺纸,发现丁一座西汉武帝时代的古墓,高级书信纸为上,大大小小共80多片,密书十六字曰,经化验分析。”文中就提到了纸```这个可以说是罗贯中杜撰```那就看下面资料```左伯纸,纸中纤维长度1毫米左右,灞桥砖瓦厂在取土时,墓中一枚青铜镜上,但无疑是世界上最早的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的纸,掺有少量苎麻,万事俱备。他造的纸洁白,柔软,现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表面也不够平滑。灞桥纸纸色暗黄,其中最大的一片长宽各约10厘米。虽然质地还比较粗糙,宜用火攻,色泽光亮,垫衬着几层古纸、舂捣及抄造等处理。 灞桥纸,纸质尤佳,只欠东风,细腻,说明在制造过程中经历过被切断,原料主要是大麻、打溃的帚化纤维。在显微镜下观察:1957年5月8日.```三国时期是肯定有纸的```《三国演义》四十九回。考古工作者细心地把粘附在铜镜上的纸剔下来,进一步提高了纸张质量好象比较难回答

8,灞桥纸的历史

1957年,在西安市东郊的灞桥,出土了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古纸。出土时,这是一叠纸片,有大有小,最大的有10×10厘米,最小的有3×4厘米,米黄色。经过反复科学检验,发现它主要是由大麻和少量苎麻的纤维制成的,也就是说,这是“植物纤维纸”。这座古墓最迟不晚于汉武帝时,即前140年至前87年,因此可以断定,在二千多年前,即公元前2世纪,我国已经生产并使用植物纤维纸了。这种灞桥纸,是考古发掘出来的世界上最早的纸。 1957年6月,在西安东郊灞桥砖瓦厂挖土现场出土了不晚于西汉武帝时代的土室墓葬,发现粘附在三弦钮铜镜下的层叠麻类纤维纸的残片,称为“灞桥纸”。据专家介绍说“这是迄今所见世界上最早的纸片,它说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一、二世纪。这一发现,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灞桥纸纸面较为平整、柔软,呈薄片状,有一定强度。鉴定发现其原料主要是大麻纤维,间有少许苎(zhu)麻。其纤维平均长度为1毫米左右,绝大多数纤维作不规则异向排列,同向排列只在少数部位发现,亦观察到被切断、打溃的帚化纤维。它说明这种纸的原料经历了切断、蒸煮、舂捣及抄造等处理过程,只是加工程序较低。在此之前,1933年曾在新疆罗布卓尔发现蔡伦之前的古纸,但未及化验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于战火。1942年亦曾在内蒙古额济纳发现蔡伦之前的纸,但原发掘报告未作肯定断代。在此之后,1986年又在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文景时期(公元前179一公元前 141年)墓群中出土绘有地图的纸。
汉献帝时,东莱人左伯又对以往的造纸方法作了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纸张质量。他造的纸洁白,细腻,柔软,匀密,色泽光亮,纸质尤佳,世称“左伯纸”,其中尤以五色花笺纸,高级书信纸为上。1957年5月8日,灞桥砖瓦厂在取土时,发现丁一座西汉武帝时代的古墓,墓中一枚青铜镜上,垫衬着几层古纸。考古工作者细心地把粘附在铜镜上的纸剔下来,大大小小共80多片,其中最大的一片长宽各约10厘米,专家们给它定名“灞桥纸”,现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灞桥纸纸色暗黄,经化验分析,原料主要是大麻,掺有少量苎麻。在显微镜下观察,纸中纤维长度1毫米左右,绝大部分纤维作不规则异向排列,有明显被切断、打溃的帚化纤维,说明在制造过程中经历过被切断、蒸煮、舂捣及抄造等处理。虽然质地还比较粗糙,表面也不够平滑,但无疑是世界上最早的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的纸。这一发现,把中国造纸术向前推了两个世纪。剡溪两岸,水光竹色掩映,剡山重重,青藤绿竹婆娑。"越山花老剡藤新,才子风光不厌春。第一莫寻溪上路,可怜仙女爱迷人。"(唐.施肩吾<<晚春送王秀才游剡>>)剡藤新长,"剡溪剡纸生剡藤"(唐.刘禹锡诗)可是造纸的上品原料呀!嵊州古称剡县,剡溪两常盛长青藤,是造纸的极好原料。剡,不但以溪有名,更有世称"剡藤纸"之珍品。古代公文多用剡藤纸誉写,因此称公牍为剡牍。楼钥<<通添差教授王太傅启>>:"知客授侯邦,尤得枢衣之便。抚躬甚喜,剡牍先之。"唐.皮日休<<二游诗>>:"宣毫利若风,剡纸光于月。"(见<<辞诲>>。<<剡录>>中为陆龟蒙诗)古文献中提及剡藤纸的品种或名称有:剡藤、剡纸、剡(石垂)、玉叶纸、玉版纸、澄心堂纸、敲冰纸、罗笺等十余种。由于制作技术高超,纸质精良,唐宋诗人留下了"剡纸光如玉"、"剡藤莹滑如玻璃"(欧阳公诗)的赞誉。ml0r9据史料记载分析,三国时孙吴年间,剡县己制作剡藤纸。晋时,剡县的造纸业非常兴盛,是全国藤纸制作中心。剡藤纸被官方规定为文书专用纸。唐时更负盛名,皇帝用剡藤纸作诏书。因此称公牍为"剡牍",举荐人才的公牍也称为"剡荐"。文人雅士更以用剡藤纸为荣。唐.舒元舆<<吊剡溪古藤文>>中说:"异日,过数十百郡,郡东雏(洛阳)西雍(长安),见书文者,皆以剡纸相夸。"足见剡藤纸质地之佳,用者之广。唐.李肇在<<国史补>>中也称:"纸之妙者,越之剡藤。"由于剡藤纸是纸中珍品,用之者众。剡中日夜砍伐古藤,使之长不及伐多而日渐减少。到宋嘉泰年间,剡藤纸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剡中竹纸,名声盖过了藤纸。藤纸到明朝成化、弘治年间的<<嵊县志>>中说:"今莫有传技术者"。至此,中国纸之珍品----剡藤纸,因技术失传而趋于绝迹。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纸工嗜利,晓夜斩藤以鬻之,虽举天下为剡溪,犹不足以给,况一剡溪耶?......藤生有涯,而错为文者无涯。无涯之损物,不直于剡藤而已!"%惜乎,毁灭性的开发使之剡中珍品失落。推而广之,世人须珍惜资源,而毋使剡藤纸历史重蹈覆辙。

文章TAG:灞桥  西汉  甚么  做成  灞桥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