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和五铢如何

品相—流,真品无疑,市场价一千元以上—枚,要好好保存!

太和五铢如何

2,北魏孝文帝时期太和五铢钱文是什么书体

“太和五铢”四字呈方折篆体,直读,光背。因许民间自铸,故铜质混杂,大小不一。
太和五铢为北魏建国百年后的“第一钱”,可惜的是孝文帝的这次铸行并不成功。其原因一是“太和五铢”铸行后,只流通于京师(洛阳)一带,而不入徐州、扬州之市,未能成为北朝的统一通用货币;二是私铸盛行,劣质钱充斥,造成物价不断剧烈波动。

北魏孝文帝时期太和五铢钱文是什么书体

3,北魏孝文帝时期铸造的太和五铢钱文用的是什么书体

太和五铢为北魏建国百年后的“第一钱”,可惜的是孝文帝的这次铸行并不成功。其原因一是“太和五铢”铸行后,只流通于京师(洛阳)一带,而不入徐州、扬州之市,未能成为北朝的统一通用货币;二是私铸盛行,劣质钱充斥,造成物价不断剧烈波动。
“太和五铢”四字呈方折篆体,直读,光背。因许民间自铸,故铜质混杂,大小不一。

北魏孝文帝时期铸造的太和五铢钱文用的是什么书体

4,五铢钱有多少种及每种的朝代价格

中国历史上,先后有10多个王朝和政权,20多个帝王铸行过五铢钱,其铸行情况大致如下:  汉武帝时,先后铸行“元狩五铢”“赤仄五铢”和“上林三官”五铢钱。  汉宣帝时铸“小五铢”钱。  汉孺子婴居摄二年,王莽铸五铢钱。  东汉刘玄铸“更始五铢”钱。  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孙述铸铁五铢钱。  东汉灵帝时铸“四出五铢”钱。  东汉献帝时,刘备铸“直百五铢”钱。  三国时,魏明帝铸五铢钱。  东晋元帝时,沈充铸“沈郎五铢”钱。  南朝宋文帝时铸“当两五铢”钱。  北魏孝文帝时铸“太和五铢”钱。  梁武帝时铸铁五铢钱。还铸有“大通五铢”“大吉五铢”“大富五铢”“五铢稚钱”“五铢对文”等铜钱。  北魏孝庄帝铸“永安五铢”钱。  北齐文宣帝时铸“常平五铢”钱。  西魏文帝时铸“大统五铢”钱。  东魏孝静帝时铸“悬称五铢”钱。  梁元帝时铸“十当五铢”钱。  北齐文帝时铸“两柱五铢”“四柱五铢”钱。  南朝陈文帝时铸“五铢一”钱,有的称为“天嘉五铢”。  隋文帝时铸“隋五铢”,其中有“置样五铢”“五铢白钱”等。  除上述外,还有西域古龟兹国铸的“龟兹五铢”;东汉晚期的“环五铢”“凿边五铢”;六朝时的“平当五铢”,等等。  具体价格还是随行就市的好!!多翻看一些古代钱币的图书有益于您
从公元前118年<西汉五铢>到公元581年<隋五铢>共21种不同时期和版式五铢钱!如:东汉<建武五铢>; 三国<直百五铢>; <沈充五铢>; <太和五铢>;<永安五铢>;<大统五铢>, 不同版式:<四出五铢>; <凿边五铢>; <铁五铢>; 等等!

5,古币 五铢钱分为哪些五铢

武帝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铸,含郡国五铢、赤仄五铢、上林三官五铢。面文有穿上半星、穿上横廓,四决文等不同形式。轮廓深峻、文字精美。武帝五铢开创了七百三十九年铸行“五铢”钱的历史,成为中国古代“铢两制”铸币的主流。东汉前期五铢:成色年代:公元40年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采纳马援建议开始大铸行。面文特征是“金”字头较大,“五”字交笔更弯曲,“朱”字头圆折,竖画两头较细。铸造较为规整。 五铢钱 剪边五铢:成色年代:东汉晚期又称“錾边”五铢或“剪轮”五铢,指边廓连同部分钱肉均被剪去或錾切的五铢钱。无外廓,“五铢”二字残留偏旁。董卓五铢:成色年代:公元190年。东汉末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所铸。无内外廓,“五铢”二字夷漫不全,很难辩认,世讥称之为“无文”。该钱堪称我国货币史上最劣质轻贱之小钱。直百五铢:成色年代:公元214年汉献帝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入蜀后铸于成都。初铸钱大而厚重,后铸逐渐减重,最轻薄者,不足0.8克。面文篆书“直百五铢”,即价值“一百枚五铢钱”。常背铸或背刻阴文和文饰,也有背铸阳文,如“为”字或四出文。蜀五铢:成色年代:公元214-263年。刘备入蜀后铸,时约公元214-263年。形体小于两汉五铢,较厚,面背均有外廓,笔画较肥,铜质晦暗。魏五铢:成色年代:三国时期。魏文帝,明帝皆铸有五铢,新钱形仿汉制五铢,故称“魏五铢”。魏五铢轮廓清晰,钱形厚重,边廓压金。沈充五铢:成色年代:公元318-321年。东晋孝元帝太兴年间(公元318-321年),吴兴沈充所铸大孔小钱。钱文作“五朱”、“五金”,外廓隐约,钱体轻小,似为东汉“剪轮”钱式的仿铸品。太和五铢: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在洛阳铸行年号钱“太和五铢”。其形制与汉五铢类似。钱文直读,光背,字呈方折,在隶书和篆书之间,又有增笔。钱体大小轻重不一,大者直径2.5厘米,重3.4克;小者直径2厘米,重2.5克左右。 五铢钱 永平五铢:宣武帝永平三年(公元510年),改铸“永平五铢”。永平钱版式复杂,大小轻重不一,大型者多为政府铸造,小型者多为民间私铸。钱直径一般为2.2~2.5厘米,重2.2~3.2克;面文“五铢”,横读,制作比较工整,旧谱有的认为是“鸡目五铢”。永安五铢:永安五铢也是年号钱,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铸。钱文直读,“安”字界边减笔,匠心独具。“永安五铢”对于北魏的经济发展没有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它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是具有收藏价值的。据史书记载,“永安五铢”钱共有三种:一种是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孝庄帝铸行的光背钱;第二种是永熙年间(公元532~534年)孝武帝铸行背“土”字钱;第三种是北魏分裂后由东魏孝敬帝于兴和三年(公元541年)所铸行的背四出文钱。这三种“永安五铢钱”中,以北魏孝武帝铸行的背土字钱最具特色。该钱背部穿孔上方铸有一个“土”字,“土”字与背穿孔相连,正好组成一个“吉”字,所以当时又称吉钱,人人佩戴,以为吉祥。永安五铢钱大小轻重不一,一般直径为2.2厘米,重3克左右;轻小者直径1.8厘米,重约2克。此钱不光轻小滥铸多,而且严重贬值。梁铁五铢:南朝梁武帝萧衍普通四年(公元523年)铸行。铁“五铢”形体略小,背纹四出,是我国首次大批量铸造的铁钱。常平五铢: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四年(公元550年)铸行。制作精好,钱文优美,“常平五铢”四字玉筋篆直读,构架匀称,笔画圆润,“平”字上横与面穿下廓合一。属设计和铸造都极为考究的泉品。隋五铢: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始铸,又叫“开皇五铢”,或称“置样五铢”。钱文“五铢”二字篆书,笔画精整,边缘较宽,面无好廓,“五”字上下左端有竖纹,钱背肉好均有廓。隋五铢是我国“铢两钱制”的终结。
普通汉代五铢钱存世量巨大。市价1元。隋朝白钱五铢。六朝时期的各类五铢钱价格高一点。例如太货六铢 常平五铢 等等。具体还要看品相决定。

6,五铢钱到现在多少年历史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 ),开始发行五铢钱,开启了五铢钱的先河,距今已有1899年。
钱重五铢,上有“五铢”二篆字,所以称五铢钱。铢,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
武帝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铸,含郡国五铢、赤仄五铢、上林三官五铢。面文有穿上半星、穿上横廓,四决文等不同形式。轮廓深峻、文字精美。武帝五铢开创了七百三十九年铸行“五铢”钱的历史,成为中国古代“铢两制”铸币的主流。 东汉前期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40年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采纳马援建议开始大铸行。面文特征是“金”字头较大,“五”字交笔更弯曲,“朱”字头圆折,竖画两头较细。铸造较为规整。 五铢钱 剪边五铢: 成色年代:东汉晚期又称“錾边”五铢或“剪轮”五铢,指边廓连同部分钱肉均被剪去或錾切的五铢钱。无外廓,“五铢”二字残留偏旁。 董卓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190年。东汉末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所铸。无内外廓,“五铢”二字夷漫不全,很难辩认,世讥称之为“无文”。该钱堪称我国货币史上最劣质轻贱之小钱。 直百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214年汉献帝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入蜀后铸于成都。初铸钱大而厚重,后铸逐渐减重,最轻薄者,不足0.8克。面文篆书“直百五铢”,即价值“一百枚五铢钱”。常背铸或背刻阴文和文饰,也有背铸阳文,如“为”字或四出文。 蜀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214-263年。刘备入蜀后铸,时约公元214-263年。形体小于两汉五铢,较厚,面背均有外廓,笔画较肥,铜质晦暗。 魏五铢: 成色年代:三国时期。魏文帝,明帝皆铸有五铢,新钱形仿汉制五铢,故称“魏五铢”。魏五铢轮廓清晰,钱形厚重,边廓压金。 沈充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318-321年。东晋孝元帝太兴年间(公元318-321年),吴兴沈充所铸大孔小钱。钱文作“五朱”、“五金”,外廓隐约,钱体轻小,似为东汉“剪轮”钱式的仿铸品。 太和五铢: 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在洛阳铸行年号钱“太和五铢”。其形制与汉五铢类似。钱文直读,光背,字呈方折,在隶书和篆书之间,又有增笔。钱体大小轻重不一,大者直径2.5厘米,重3.4克;小者直径2厘米,重2.5克左右。 五铢钱 永平五铢: 宣武帝永平三年(公元510年),改铸“永平五铢”。永平钱版式复杂,大小轻重不一,大型者多为政府铸造,小型者多为民间私铸。钱直径一般为2.2~2.5厘米,重2.2~3.2克;面文“五铢”,横读,制作比较工整,旧谱有的认为是“鸡目五铢”。 永安五铢: 永安五铢也是年号钱,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铸。钱文直读,“安”字界边减笔,匠心独具。“永安五铢”对于北魏的经济发展没有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它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是具有收藏价值的。据史书记载,“永安五铢”钱共有三种:一种是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孝庄帝铸行的光背钱;第二种是永熙年间(公元532~534年)孝武帝铸行背“土”字钱;第三种是北魏分裂后由东魏孝敬帝于兴和三年(公元541年)所铸行的背四出文钱。这三种“永安五铢钱”中,以北魏孝武帝铸行的背土字钱最具特色。该钱背部穿孔上方铸有一个“土”字,“土”字与背穿孔相连,正好组成一个“吉”字,所以当时又称吉钱,人人佩戴,以为吉祥。永安五铢钱大小轻重不一,一般直径为2.2厘米,重3克左右;轻小者直径1.8厘米,重约2克。此钱不光轻小滥铸多,而且严重贬值。 梁铁五铢: 南朝梁武帝萧衍普通四年(公元523年)铸行。铁“五铢”形体略小,背纹四出,是我国首次大批量铸造的铁钱。 常平五铢: 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四年(公元550年)铸行。制作精好,钱文优美,“常平五铢”四字玉筋篆直读,构架匀称,笔画圆润,“平”字上横与面穿下廓合一。属设计和铸造都极为考究的泉品。 隋五铢: 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始铸,又叫“开皇五铢”,或称“置样五铢”。钱文“五铢”二字篆书,笔画精整,边缘较宽,面无好廓,“五”字上下左端有竖纹,钱背肉好均有廓。隋五铢是我国“铢两钱制”的终结。

7,太和五铢有什么鉴别方法 由钱币铜质判断真假

1、看铜色 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分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用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青色。 2、认锈 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传世品也因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层包浆,呈黑色或暗铜色。 出土的钱币表面锈色深深渍入钱币里面,因为其分子结构稳定、紧密,所以真锈很不容易擦掉。而伪造锈色则在钱币表面,称做“浮锈”或“粉状锈”,比较轻浮,容易脱落,往往经碱水一煮,做上的假锈便迅速消失。 3、看铭文 中国金属铸币的一大特点就是有铭文书写每一种钱币文字的字体各有特征,不同时代的铸币铭文,有不同的书写风格。根据这些特征可检验是否为同时代的钱币。 鉴定一枚钱币书体对不对,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当时的特点;第二步才看它是否符合本品种的特点。如:“益化”圜钱虽为先秦大篆,但它又同时有齐文字的特征,不同于同时期其他各国之圜钱文字;发现有东周、西周的圜钱,若其钱文是小篆书写,显然是伪品无疑。 4、听声 许多钱币学家和收藏家喜欢用听声音的办法鉴定古钱。古钱币由于质地的原因,年代越久远,火气尽脱,氧化越严重,掷于水泥地面其声音也越喑哑。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均基本是哑音。而明代以后的钱币,距今时间较近,还未受到深层的氧化,声音则清脆、响亮。 5、辨铸造方法 中国古代铸币的铸造,大概经过了子范(土、石、铜)、母范(砖、铜)、翻砂等几个发展阶段。无论是真钱还是伪品的各种铸造方法,都会在钱币上留下相应的痕迹。这些痕迹就是鉴定钱币真伪的有力依据。 6、闻味 伪品钱币多是用化学物质来伪造装饰,往往会散发出一种难闻的、刺鼻的化学怪味,而真品钱币则没有这种怪味。 7、观版别 从版别上辨别古钱最主要的办法是除了多看钱谱之外,必须要多接触实物,以熟悉各个朝代的钱币真品。不但要注意珍稀品,更要注意大量的普通品种。因为这些普通品很少伪品。如战国时期刀币形制特殊,造伪者只好用真品翻砂制造赝品,其破绽在于翻砂铸造后的钱币偏小,较为厚重,文字肤浅,铜质粗糙,锈色不对且易脱落。 中国古代钱币,中国古代钱币多为金属铸币,有一定的形状、大小、重量、成色,其上还多有文字标记,与作为等价物的牲口、布帛、海贝有所不同。在考古学上,钱币对遗迹和遗物的年代断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古代经济发展史的重要资料。中国的金属铸币出现于春秋末期,此前以麻布、海贝等为等价物,表明当时的商品生产尚不发达,钱币还停留在实物阶段。从春秋到清的二千多年,钱币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先秦时期以青铜制的刀、布为主,也有铜的圆钱和铜贝,还有金饼和金版。从秦到清,主要通行方孔的铜质圆钱,但从宋到金、元、明、清,和铜钱并行的还有纸币和银锭。 铜币 在中国古代,铜币沿用时间长,其发展过程中品类繁多,形制多样,富有特征。 先秦 春秋末年,晋和周开始用带銎的铜铲形钱币,此即所谓空首布。战国时除布外,还有刀和圆钱。三晋和周、燕广泛使用的是尖足、方足或圆足的平首布。三晋和燕的布币上多有城邑名称,常见者有晋阳、 安邑、离石、蔺、皮氏、蒲坂、襄平等100多个县邑名称。 有的布又分大小几种,如安邑布有二釿、一釿、半釿之分。齐国通行的货币是刀币,上面常有齐、安阳、即墨等地名。燕、赵也用刀,但比齐刀为小。燕刀上有一明字,俗称为明刀。赵刀上则有邯郸、白人等地名。楚用铜的贝形币,钱上也有一两个字,俗名“蚁鼻钱”。战国时在三晋和周还出现了圆孔的圆钱,后来齐、燕、秦也铸造圆钱,但改圆孔为方孔。根据传世品和地下发掘可知,战国时发行的钱币数量是相当多的(见东周货币)。 秦汉至隋 秦统一后,废刀布,以圆形方孔的半两为法定货币,重十二铢,有钱文曰半两。西汉初仍用半两,惠帝吕后时半两钱大小屡变,出现过薄小的榆荚半两。文帝时铸四铢半两,币制趋于稳定。武帝初铸三铢钱。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始行五铢钱。 从此到西汉末,币制不复改变。王莽代汉,为了复古而造刀、布及大泉五十、货泉等圆钱。半两、五铢及大泉五十、货泉等钱的钱范传世品颇多,近年又多有发现。东汉初恢复五铢钱,沿用到东汉末。西汉末和东汉末,都出现过没有边郭的所谓剪轮钱。东汉末还有被凿去钱心的“59060;环钱”,反映当时社会上普遍凿钱取铜。三国时蜀铸直百五铢等,吴铸大泉五百、大泉当千等钱。魏晋到十六国时,蜀中有太平百钱、汉兴等钱,石勒曾铸丰货。南北朝时,南朝宋铸孝建四铢,梁铸五铢,陈铸太货六铢。北朝北魏孝文帝铸太和五铢,孝庄帝铸永安五铢,北齐文宣帝铸常平五铢,北周铸布泉、永通万国、五行大布。魏晋南北朝时期,市场上多以谷帛交易,或用金银,故钱币需求量减少。不少政权虽也铸造钱币,但发行量并不多,而汉以来的各种旧钱,长期以来一直流通。隋统一后仍铸五铢钱,但其边郭较宽。从汉武帝到隋的700多年之中,各王朝或地方政权所铸的钱币,基本上不出五铢的范围。 唐至明、清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铸开元通宝。这是中国古代币制上的重要转折点。此后,铜钱上不再标明两、铢等重量,而代之以通宝或元宝之类的名称。唐高宗时铸乾封泉宝,肃宗时铸乾元重宝,这两种钱都较少。从玄宗到武宗时,仍铸开元通宝。武宗铸会昌开元,背面有京、洛等字以纪铸地。开元通宝是唐代主要的通行货币,铜质优良,铸工精整,流传下来的实物数量很多,表明唐代货币经济较为发达。五代十国各地方政权所铸造的钱币多达30余种,常见者有后周的周元通宝和南唐的唐国通宝等。但当时不少货币质量极劣。宋统一后,随经济的日益繁荣,货币需求量也不断增长。神宗时每年铸钱达500多万贯,创历代铸钱的最高纪录。南宋铸钱也很多,因而两宋铜钱传世者甚多。宋钱有以下的一些特点:一是年号钱极多,从太宗铸淳化元宝之后,各帝几乎每改元一次便要铸造有新年号的钱币,对元、明铸钱有很大影响;二是铸大小不同的钱。小钱为小平钱,和开元钱相当。较大者为折二、折三,即合小平钱2枚或3枚,还有折五或当十者;三是钱文书体的多样化,从篆到隶、楷、行、草,应有尽有,有时还用皇帝的亲笔,即所谓御书体,如出现于崇宁、大观钱上的瘦金体,就出自徽宗手笔。铸造货币和书法艺术相结合,也是宋代文明发达的例证之一。辽代铸有统和元宝、重熙通宝等十多种钱,但数量较少。金代仅铸正隆通宝、大定通宝等几种,但铸造量较大。元代纸币较多,故铸钱较少,民间多用旧钱交易。传世元钱有至大通宝、至正通宝等。明建国前,铸大中通宝。洪武时铸洪武通宝。明和元一样发行纸币,故明中期铸钱甚少。从嘉靖、万历到天启、崇祯,铸钱数量较以前增多。清沿明制,在各地设局铸钱。康熙、乾隆时国家富强,钱币制作较好,到清代晚期渐趋于滥恶。 中国历史上除各王朝外,有些农民起义军所建立的政权,以及古代各少数民族所建立的王朝或地方政权,也发行过铜钱。如元末韩林儿作龙凤通宝,张士诚作天佑通宝,明末李自成作永昌通宝,张献忠作大顺通宝,后两种钱铸造较多,传世品中常见。少数民族发行的钱币,钱文多用汉字,但也有用少数民族文字者,如西夏有西夏文钱,元有八思巴蒙文钱。清代的铜钱,正面用汉文,背面用满文。也有专用满文者,或者一面为汉文一面为维吾尔文或藏文者。 铸造工艺 从先秦到清,铜钱制作基本为手工铸造。从先秦到隋唐,采用范铸法。在春秋末和战国时,范为陶质、石质或铜质,战国时又用铜质范母来复制铸范,以提高制作效率。西汉从昭、宣到王莽时,用陶范母代替铜范母。王莽时多用叠铸法,将若干片陶范叠在一起,只须灌铜一次便可铸出上百枚铜钱。从唐开始,渐用翻砂法以取代过去的范铸法。其作法是以木为框,框中放沙土;用木或陶等物刻成的母钱在沙土上扣出型范即可灌铜铸钱。宋、元、明都用此法,故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是母钱而不是钱范。河南渑池和广西梧州都曾经发现过宋代铸钱作坊的遗址,出土的遗物中有坩埚和废钱。从光绪九年(1883)起,采用外国的机器铸钱法铸造方孔圆钱和铜元。两千多年以来,不仅铸造技术有发展,钱的合金成分也因时而异。现根据文献记载或对实物化验结果得知,从先秦到唐、宋币材为铅锡青铜,铅含量为五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左右。明代则开始掺入锌而成为黄铜。 其他钱币 除铜币外,中国古代还流行过铁钱、铅钱、金银、金银钱、纸币,南北朝以后且有外国钱。除实用的钱币外,还有专供随葬之用的冥钱和为辟邪及祈求吉祥而作的压胜钱。 铁钱、铅钱 现所知,中国铸造铁钱约始于西汉,汉墓中曾发现铁半两钱。此后铁钱不断出现,王莽时有铁制的大布黄千,东汉晚期有的墓中还曾出土过铁五铢。南朝的萧梁曾大量使用铁钱。五代十国时南方各地用铁钱尤为普遍。如闽王审知铸铁质开元通宝,楚马殷铸铁天策府宝、乾封泉宝。到两宋时期,使用铁钱则成为一种制度。北宋时铜铁钱并行,而规定四川专用铁钱,陕西、晋南一带铜铁兼用。南宋时铁钱铸造量超过北宋。铅钱汉代已有,但并非通货。五代王审知铸铅开元通宝钱,南汉刘59491;铸乾亨重宝铅钱,这种钱在广州常有出土。 金银和金银钱 中国以黄金为币可能始于战国。金币分金版、 金饼两种。 金版为方形或中间带束腰形者,上面打印着几十个郢爰、陈爰等字样的方形戳印,使用时可切割成小块。 仅通行于楚。金饼为圆形或马蹄形,通行于楚和其他国家。金版和金饼的含金量高达99%。西汉时金币有饼状的麟趾金和马蹄金。白银为币也始于战国,但远不如金币普遍。从唐代开始白银使用日益重要,出土品中有长条形银铤,每铤重五十两。另外也有圆形银饼。宋代白银开采量大增,官府支付都用白银。银币形式由过去的长条形变为粗短并带束腰的锭形物,也即后来所说的元宝。金、元、明沿用此制。宋至清的银锭多有出土,锭上大多有刻款。金银制圆钱可以追溯到西汉前后,西汉时有仿铜币的金五铢,六朝时有银五铢,唐有金银的开元钱,契丹有契丹文银钱,金有承安宝货银钱,宋、元、明也有不少仿铜币的金银钱。但从汉到元、明,金银钱数量都较少,和流通于市场的通货有所不同,主要用于赏赐、供养,或作为珍玩。银币广泛用于交换当始于明末,不过当时的银币多是从欧洲输入的。中国自制的银币是清乾嘉时才出现的,用机器制作银元则更晚,到光绪时各省方制成所谓“龙洋”的“光绪元宝”。 纸币 中国使用纸币始于北宋。当时因铜钱携带不便而实行信用券制度,初行于商人之间,后为官府所采用,称为交子或钱引。南宋时称为关子或会子,发行量较北宋为多,金效法宋而发行钞币,1154年曾发行贞元交钞,嗣后又出贞佑宝券、兴定宝泉等。近年在陕西、山西相继发现贞佑宝券的铜版。元代继金而发行钞币,并禁民间用铜钱交易。忽必烈于中统元年(1260)造中统宝钞,面额分成10等。至元二十四年(1287),又发行至元宝钞,面额分为11等。元代初行钞法时,以银为本,钞价较稳定,元末滥发钞币,钞币几乎等于废纸。近几十年来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江苏曾发现有元的中统钞、至元钞。另外,在河北、广东还发现了印刷至元钞的铜版。明代也用纸币,明初发行大明通行宝钞,也有大小不同的面额。明的钞币仅此一种,约流通百年之久,以后为铜钱所替代,明钞实物有传世品。 中国流通的外国钱 根据现有资料,在南北朝时就有外国钱流传到中国南部,如广东英德的南齐墓中曾出土450年的波斯银币。隋唐时期,在今陕西、河南、山西、河北等地的隋唐墓中常发现外国钱币,其中有东罗马皇帝利奥一世、查士丁尼等的金币,波斯王沙普尔、卑路斯、库思老一世和二世等的银币(见中国境内发现的中亚与西亚遗物)。地处中西交通前沿的新疆,这类钱币出土的数量要更多一些。这些外国的金银钱,当时多被当作珍玩,但有的地区仍可在市场上流通,有的还被切割成小块。《隋书8226;食货志》说:“河西诸郡,或用西域之金银钱,而官不禁”。说明以外国金银币为货币,在河西一带是合法的。古代东亚诸国的钱币流入中国者也不少,在西安的唐代窖藏中曾发现有银质的日本和同开珎钱。 冥钱、压胜钱 冥钱出现于战国,楚墓中发现有仿郢爰的泥版和包金银箔的铅饼。湖南等处西汉墓中常有陶制的郢称。另外在湖南、广西、上海等地西汉墓中还有陶制的半两或五铢。汉以后墓中放置冥钱的现象少见。压胜钱质地有铜或其他金属。汉代的辟兵莫当,日入千金,即属年代最早的一些压胜钱。从唐宋到明清,此类钱颇多。常见者有天下太平、千秋万岁等。有的仿古钱形制而铸成大泉五十、五行大布、大观通宝等,但其背面则铸出星象、宝剑、龟蛇之类的图像。压胜钱的用途是多种多样的,建屋造塔、镇辟水害、殡葬死者等场合均有使用。元、明时还有一种供养钱,一般都是寺庙所造,有的背面还有寺名或护圣等字样。压胜钱、供养钱在考古发掘中均常有发现

文章TAG:太和  五铢  如何  太和五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