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新疆虎是怎样的一种虎

在克孜尔石窟17和77号洞窟的壁画中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0}

2,莫高窟的壁画有什么样的

克孜尔千佛洞(维吾尔语:Qizil Ming ?y),又称克孜尔石窟或赫色尔石窟,中国佛教石窟,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

{1}

3,壁画为什么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

以绘制、雕塑或其他造型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上制作的画。壁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现存史前绘画多为洞窟和摩崖壁画,最早的距今已约2万年。唐代是壁画兴盛期,如敦煌壁画、克孜尔石窟等,为当时壁画艺术的高峰。宋代以后,壁画逐渐衰落。
壁画

{2}

4,民间喇叭另一种名字是什么

唢呐
喇叭,又名唢呐。小唢呐称海笛。唢呐,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虽有八孔,但第七孔音与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与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 唢呐,英文名称为suona,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由波斯传入 唢呐 (Surna音译),在西晋时期的新疆克孜尔石窟寺的壁画中就已经出现了唢呐演奏的绘画,最晚在16世纪就在中国的民间流传了。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成圆椎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也称喇叭,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广东地区亦将之称为“八音”。在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5,从印度和西域传来的人物画技法在新疆的什么石窟敦

新疆现已发现的石窟群有17处,洞窟多达960多个。其中最著名的有拜城县的克孜尔石窟群,库车县的库木吐拉石窟群和鄯善县的吐峪沟石窟群等。 克孜尔石窟群不仅是新疆、而且是全国最早最大的石窟群之一。现存石窟 236个,上起东汉,下至元朝,其中三分之一保存尚称完好。石窟的建筑样式一般分为两种:一是供奉佛像和供人拜佛的支提窟,一是供僧侣们起居修行的毗诃罗窟。克孜尔石窟保持了两种不同功能洞窟早期结构的典型模式。克孜尔石窟中的塑像早已荡然无存,精美的壁画尽管遭到外国考古队和探险家的劫掠,还仍然留存1万平方米左右。这些壁画采用的红、绿、蓝三色晕染画法,代表了新疆石窟壁画的独特风采。  库木吐拉石窟群横列在绵延5公里的山崖上,现存112窟,仅次于克孜尔的规模。这里的石窟艺术与中原的风格最为接近,其中的十几个窟还是由汉人开凿、汉僧作住持的,许多洞窟内保存有汉文的题名与题记。  鄯善吐峪沟石窟沿河沟两岸崖壁开凿,分为上下两层,现存41窟。它们都开凿于从晋(265—420年)到唐(618—907年)的漫长的历史时期。吐峪沟石窟的壁画很富地方特色,佛像的下座并非传统的莲花座,而是当地少数民族日常使用的胡床。另外,洞窟内早期的一些题记,完全采用汉文。这些说明了吐峪沟石窟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

6,什么是唢呐

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由波斯传入(Surna音译),在西晋时期的新疆克孜尔石窟寺的壁画中就已经出现了唢呐演奏的绘画,最晚在16世纪就在中国的民间流传了。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成圆椎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也称喇叭,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广东地区亦将之称为“八音”。在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唢呐,俗称“喇叭”,因其发音高亢、嘹亮,而成为一种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后来唢呐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不仅丰富了演奏技巧,而且还提高了表现力,到现在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唢呐是一件外来乐器,由波斯传入(surna音译),或译为“苏尔奈”﹑"琐?"﹑"唢拿"﹑"唆呐"﹑"锁呐"。簧管乐器。金元时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我国。常用者有八孔。 最初的唢呐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语的音译。唢呐大约于公元三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我国中原地区。到了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到了清代,唢呐则被编进宫廷的《回部乐》中。今天唢呐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广泛使用的乐器之一。

7,库车有什么好玩的

库车大峡谷和千佛洞算比较有特色。  被誉为“艺术宝库”的克孜尔千佛洞,素以优美的壁画著称。克孜尔千佛洞位于位于库车和拜城县之间的克孜尔乡东南7公里的木扎提河北岸的山麓或峭壁断崖上。克孜尔千佛洞背倚明屋塔格山,南临木扎尔特河和却勒塔格山,山抱水绕,林木葱郁,彼此辉映,浑然一体,构成一幅壮美的画卷。  克孜尔石窟约开凿于公元三四世纪,即东汉末期。公元六、七世纪为盛,持续建设五百年左右。伊斯兰教传入后逐渐废弃。目前,已编号的有236个窟,现有135 个窟形比较完整,壁画保存较完好的有75个洞窟,克孜尔千佛洞的塑像和壁画均在于支提窟内。壁画总面积约一万平方米。  克孜尔千佛洞杰出的艺术成就,集中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窟内瑰丽多彩的壁画,洞窟壁画的内容,主要是以佛经题材的释迦牟尼诸菩萨;比丘阿难众弟子;本生、佛传众故事;经变图画,天宫伎乐、飞天、供养人等。其中,描绘在大量菱形画面中的本生故事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古龟兹艺人在绘制的大量佛神故事中,巧妙地把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爱与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画面上。  克孜尔石窟的特殊窟形,壁画题材和艺术风格,多方面反映了古龟兹的社会图象,虽然艺术的主体——塑像多已毁坏,但残留的壁画对于研究龟兹社会历史、佛教、文化艺术以及中西关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二是洞窟的建筑,有供僧徒礼佛观像和讲经说法用的支提窟,也有供僧徒居住和坐禅用的毗河罗窟。支提窟中有窟室高大,窟门洞开,正壁塑立佛;主室为长方形,内设塔柱的中心柱窟。毗河罗窟又称僧房,多为居室加甬道式结构小室内有灶炕等简单生活设施。这些不同类型和用途的窟,多呈规律地修建在一起,组合成一个个单元。从配列的情况看,每个单元可能就是一座佛寺。其布局可以看出,当时克孜尔千佛洞是龟兹一处规模宏大佛寺。这种窟室结构和布局,在我国石窟建筑中较为罕见。

文章TAG:克孜尔  克孜尔石窟  石窟壁画  新疆  克孜尔石窟壁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