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碳14测年是怎么测的

半衰期是5730意思是减少一半,不是没了,再过5730年也是减少一半,不是没了。因此N个5730年也还有。
检测碳14的含量,根据碳14的衰变周期就可以计算出某物质的年代了

碳14测年是怎么测的

2,求碳14测年具体介绍越具体越好

C14在大气中一直的含量都是保持稳定含量,由于光合作用,地表的植物及生物链引起的所有动物的体内的C14含量都是一致的。 当地表的植被、动物被埋入地下后,C14得不到补充,又由于衰变,含量会不断减少成为C12。 根据C14的半衰期(也就是单位量C14衰变后为当初一半所用的时间,这个时间是稳定的。比如单位1的过N年含量剩下1/2,再过N年变成1/4,再1/8 1/16等),通过测定发掘物的C14含量,就可以在(1/2)的指数函数上找到大致埋入地下的时间。

求碳14测年具体介绍越具体越好

3,我国考古第一次用碳14测年法是什么时候

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碳十四测年仍然是考古学上使用最广泛、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测年方法。目前,我国已经公布了上千个考古标本测定数据,测定的准确度越来越高,其水平已经居于世界的前列。正是鉴于碳十四测年技术在考古学研究中所发挥的独特而巨大的作用,所以,夏商周断代工程对碳十四测年技术寄托着厚望。从1998年开始,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北京大学考古系,分别在两个实验室中开始了碳十四测年工作,这标志着构建夏商周文明整体框架的关键性工作由此正式开始。为了确保测试结果的精确度,仇士华、陈铁梅、原思训等碳十四测年专家们亲赴考古工地,与考古学家一起进行小规模试掘。经测年专家对二里头遗址进行碳十四年代测定、拟合,并与考古分期成果相互整合后,所推定的二里头遗址的年范围是公元前1880年至前1521年,其时间跨度为359年。

我国考古第一次用碳14测年法是什么时候

4,碳十四测年求助哪位大神给解释一下这是什么意思

宇宙射线2113在大气中能够产生放射性碳—14,并能与氧结合成二氧化碳形后进入5261所有活组织,先为植物吸收,后为动物纳入。只要植物或动物生存着,它们就会持续不断地吸收碳—14,在机体4102内保持一定的水平。而当有机1653体死亡后,即会停止呼吸碳—14,其组织内的碳—14便以5730年的半衰期开始衰变并逐渐消失回。对于任何含碳物质,只要测答定剩下的放射性碳—14的含量,就可推断其年代。
生物体在活着的时候会因呼吸、进食等不断的从外界来摄入碳十四,最终体内碳十四与碳十二的比值会达到与环境一致 (该比值基本不变自),当生物体死亡时,碳2113十四的摄入停止,之后因遗体中碳十四的衰变而使遗体中的碳十四与碳十二的比值5261发生变化,通过测定碳十四与碳十二的比值就可以测定该生物的死亡年代。目前在人体中,碳占整个身体质量的410218%。生物体的每克碳内含有大约500亿个碳165314原子,其中每分钟大约有10个碳14原子衰变。

5,碳14测年是什么

碳14是由宇宙射线轰击大气圈外层得氮原子而形成的, 碳14形成了以后被氧化形成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等圈层。 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也就是说经过5730年后原来碳14的含量只剩下一半了,再过5730年后就只剩一半的一半,虽然碳14不断地在衰减,但是新的碳14也在大气圈外层源源不断地产生,基本上可以“收支平衡”,使得大气圈内地碳14总体含量保持不变13.56dpm/g carbon。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植物通过光和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动物吃植物,还要呼吸。所以每个活着地生命体内的碳元素总在与外界进行交换,从而也保持了空气中基本的水平。一旦生命体死去了以后,它再也无法吸收新的碳14,而体内的碳14又在衰减。前面我们讲过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是时间的函数,碳14也不例外。不论刮风还是下雨,经过5730年后一半的碳14就会衰变为氮并释放出β粒子(一个电子)。所以我们就可以根据死亡生命体内碳14的含量得出其死亡的年龄。 经过5个半衰期之后,也就是不到三万年,碳14就会衰减到一半的一半的一半的一半的一半,呵呵,大概只有原来的1%了,再往后碳就变成死碳了,也就是说很难找到碳14的踪迹。因此碳十四测年的范围就很窄了只有大概五万年而已。

6,什么叫碳14测验它是根据什么测定年代的

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家利比研究分析后发现,在自然界,由化学元素组成的物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机化合物;第二大类是有机化合物,它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动物和植物等有生命的物质的体内存在着大量的有机化合物。 那么,应该选择有机化合物组成中的哪一个元素呢?首选当然是碳,因为在古代的遗物和遗址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机化合物中的氢和氧是要变成水分而丢失的,只有碳这个元素是能够永存下去的。选择碳的另一个原因是碳这个元素存在着碳14这个放射性同位素。 那么,天然有机化合物和动植物体内为何会存在碳14呢?研究发现,宇宙射线从太空不断轰击大气层,这种轰击会使大气层中部分普通的碳原子形成放射性碳原子。利比认为,当植物活着的时候,由于不断地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包括碳12和碳14)不断地进入植物体内,植物被动物吃掉,碳14又进入动物体内。因此动植物体内的碳14的含量是不断变化的。但是,一旦植物或动物死亡了,植物不再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动物也不再吃植物了。于是,动植物在死亡以后的年代里,因碳14是放射性同位素,仍在继续不断地进行衰变,因此死亡动植物体内的碳14的含量在一天天地减少。碳14的量是可以通过测量其放射性确定下来的。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即经过5730年以后,碳14的量只剩下一半。放射性碳测定年代法是最常用的考古方法,它所能断定的年份最久的达50000年。碳14是碳的一种具放射性的同位素,于1940年首被发现。它是透过宇宙射线撞击空气中的氮原子所产生,其半衰期约为5,730年,衰变方式为β衰变,碳14原子转变为氮原子。 由于其半衰期达5,730年,且碳是有机物的元素之一,生物在生存的时候,由于需要呼吸,其体内的碳14含量大致不变,生物死去后会停止呼吸,此时体内的碳14开始减少。人们可透过倾测一件古物的碳14含量,来估计它的大概年龄,这种方法称之为碳定年法。http://203.68.192.9/SCIENCE/content/1987/00090213/images/W0683.gif 这个地方给除了计算公式。 (2)式中Q能量为0.156 MeV;β-粒子的能量低,Emax=154 keV;(3)式中A=每1克碳标本现在所测的放射性强度;A0=标本生成时,每1克碳原有的放射性强度;λ=14C的衰变常数【浏览原件】年);(4)式中之t即为所测定之标本的14C年代。 14C在自然碳中只占1.2×10-12,几万年的标本中含量还要减少千倍。14C放射的β射线能量范围在0~154 keV之间,平均能量为50keV,峰值在80keV,在空气中的平均射程只有几厘米。因此要测量如此少又微弱的放射性,技术比较复杂,必须提高探测效率、降低背景的干扰,以进行精确测量。 为了提高测定效率,首先要将标本制备成适当的化合物,并充分纯化充作探测器内的计数液体。由於一般出土标本物质往往数量有限,制备纯度必须适用於探测计数的要求,并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14C的分析方法常用的有液体闪烁计数法及气体正比计数法两种。另外有固态碳计数法及串列静电加速质谱仪法,前者为最早使用的方法,但因有许多缺点,早已被气体正比计数法所取代而不用了;而串列静电加速质谱仪法(TAMS)系利用高能量质谱仪将离子依不同质量、电价以及能量加速,在短时间内精确地测定极为微量的标本年代,是1977年以后发展出来的最新方法。加速质谱仪法量测0.2~2mg的碳时,可达1%现代碳放射性强度的精度。它在一小时以下的计数时间,即可测定年代5500年左右之标本(参阅科月十二卷七期「加速器放射性碳定年」一文)。 生物内部都有一种碳的同位素--名叫碳-14,生物一死,该同位素马上以可以测定的速度开始衰变。碳-14大约有5 600年的半衰期--即任何样品消失一半所需的时间--因此,通过确定某种特定的碳样的衰变程度,利比就可以有效地锁定一个物体的年代--虽然是在一定限度以内。 利比的方法是以如下假设为基础的,即大气里碳-14的含量以及生物吸收这种物质的速度,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是始终不变的。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现在知道,大气里碳-14的数量变化不定,取决于地球的磁场能否有效地改变宇宙射线的方向;在漫长的时间里,变化的幅度可能很大。这意味着,有些以碳-14年代测定法测定的年代要比别的这类年代更无把握。 利比公式里有个名叫衰变常数的基本成分存在3%的误差。而到了这个时候,全世界已经进行了数千次计算。科学家们没有修正每个计算结果,而是决定保留这个不准确的常数。"这样,"提姆·弗兰纳里说,"你只要把今天见到的每一个以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法测定的年代减去大约3%。"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人们又很快发现,碳-14的样品很容易被别处的碳污染--比如,一小点儿连同样品一起被采集来的而又没有被注意到的植物。对于年代不大久远的样品来说--年代小于大约2万年的样品--稍有污染并不总是关系很大,而对于年代比较久远的样品来说,这有可能是个严重的问题,因为统计中的剩余原子数实在太少了。借用弗兰纲纳里的话来说,在第一种情况下,就像是1000美元里少数1美元;而在第二种情况下,就像是仅有的2美元里少数了1美元。 最后,也许有点儿出人意料的是,计算结果可能由于表面看来毫不相干的外因--比如动物的饮食结构--而完全失去意义

7,如何用碳14鉴定年代

自然界存在3种碳的同位素,它们的重量比例是12:13:14,分别用碳-12、碳-13、碳-14来表示。前二者是稳定同位素。碳-14则有放射性。它在大气中存在,在大气高空层中,因宇宙射线中子和大气氮核作用而生成。它在大气中与氧结合成C4O2分子,与二氧化碳(CO2)的化学性能是相同的。因此,它与二氧化碳混合一起,参予自然界的碳交换运动。它因光合作用而被植物吸收、并贮存在植物之中。人和动物需要食用植物,于是也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存留。生物在存活期间,他们不断地从大气中获取这种放射性碳。但是任何一种动物或植物一旦死亡,它就停止吸收,而且会使存留体内的这种放射性碳不断减少。大约在5730年间,它的含量可以衰减一半。因此,物理学家将5730年称为半衰期。由此可知,只要用仪器测出树木、谷物、人骨、兽骨等生物遗骸中现有的碳-14含量,与它原始的碳-14水平相比,就可以推算出它们在多少年前死亡,进而可以推断与它们共存的遗存(诸如建筑遗址、墓葬或其它遗物)距今已有多少年了。 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也就是说经过5730年后原来碳14的含量只剩下一半了,再过5730年后就只剩一半的一半,虽然碳14不断地在衰减,但是新的碳14也在大气圈外层源源不断地产生,基本上可以“收支平衡”,使得大气圈内地碳14总体含量保持不变13.56dpm/g carbon。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植物通过光和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动物吃植物,还要呼吸。所以每个活着地生命体内的碳元素总在与外界进行交换,从而也保持了空气中基本的水平。一旦生命体死去了以后,它再也无法吸收新的碳14,而体内的碳14又在衰减。前面我们讲过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是时间的函数,碳14也不例外。不论刮风还是下雨,经过5730年后一半的碳14就会衰变为氮并释放出β粒子(一个电子)。所以我们就可以根据死亡生命体内碳14的含量得出其死亡的年龄。 经过5个半衰期之后,也就是不到三万年,碳14就会衰减到一半的一半的一半的一半的一半,呵呵,大概只有原来的1%了,再往后碳就变成死碳了,也就是说很难找到碳14的踪迹。因此碳十四测年的范围就很窄了只有大概五万年而已 .
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也就是说经过5730年后原来碳14的含量只剩下一半了,再过5730年后就只剩一半的一半,虽然碳14不断地在衰减,但是新的碳14也在大气圈外层源源不断地产生,基本上可以“收支平衡”,使得大气圈内地碳14总体含量保持不变13.56dpm/g carbon。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植物通过光和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动物吃植物,还要呼吸。所以每个活着地生命体内的碳元素总在与外界进行交换,从而也保持了空气中基本的水平。一旦生命体死去了以后,它再也无法吸收新的碳14,而体内的碳14又在衰减。前面我们讲过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是时间的函数,碳14也不例外。不论刮风还是下雨,经过5730年后一半的碳14就会衰变为氮并释放出β粒子(一个电子)。所以我们就可以根据死亡生命体内碳14的含量得出其死亡的年龄。 经过5个半衰期之后,也就是不到三万年,碳14就会衰减到一半的一半的一半的一半的一半,呵呵,大概只有原来的1%了,再往后碳就变成死碳了,也就是说很难找到碳14的踪迹。因此碳十四测年的范围就很窄了只有大概五万年而已
自然界存在3种碳的同位素,它们的重量比例是12:13:14,分别用碳-12、碳-13、碳-14来表示。前二者是稳定同位素。碳-14则有放射性。它在大气中存在,在大气高空层中,因宇宙射线中子和大气氮核作用而生成。它在大气中与氧结合成C4O2分子,与二氧化碳(CO2)的化学性能是相同的。因此,它与二氧化碳混合一起,参予自然界的碳交换运动。它因光合作用而被植物吸收、并贮存在植物之中。人和动物需要食用植物,于是也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存留。生物在存活期间,他们不断地从大气中获取这种放射性碳。但是任何一种动物或植物一旦死亡,它就停止吸收,而且会使存留体内的这种放射性碳不断减少。大约在5730年间,它的含量可以衰减一半。因此,物理学家将5730年称为半衰期。由此可知,只要用仪器测出树木、谷物、人骨、兽骨等生物遗骸中现有的碳-14含量,与它原始的碳-14水平相比,就可以推算出它们在多少年前死亡,进而可以推断与它们共存的遗存(诸如建筑遗址、墓葬或其它遗物)距今已有多少年了。
自然界存在3种碳的同位素,它们的重量比例是12:13:14,分别用碳-12、碳-13、碳-14来表示。前二者是稳定同位素。碳-14则有放射性。它在大气中存在,在大气高空层中,因宇宙射线中子和大气氮核作用而生成。它在大气中与氧结合成C4O2分子,与二氧化碳(CO2)的化学性能是相同的。因此,它与二氧化碳混合一起,参予自然界的碳交换运动。它因光合作用而被植物吸收、并贮存在植物之中。人和动物需要食用植物,于是也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存留。生物在存活期间,他们不断地从大气中获取这种放射性碳。但是任何一种动物或植物一旦死亡,它就停止吸收,而且会使存留体内的这种放射性碳不断减少。大约在5730年间,它的含量可以衰减一半。因此,物理学家将5730年称为半衰期。由此可知,只要用仪器测出树木、谷物、人骨、兽骨等生物遗骸中现有的碳-14含量,与它原始的碳-14水平相比,就可以推算出它们在多少年前死亡,进而可以推断与它们共存的遗存(诸如建筑遗址、墓葬或其它遗物)距今已有多少年了。
自然界存在3种碳的同位素,它们的重量比例是12:13:14,分别用碳-12、碳-13、碳-14来表示。前二者是稳定同位素。碳-14则有放射性。它在大气中存在,在大气高空层中,因宇宙射线中子和大气氮核作用而生成。它在大气中与氧结合成C4O2分子,与二氧化碳(CO2)的化学性能是相同的。因此,它与二氧化碳混合一起,参予自然界的碳交换运动。它因光合作用而被植物吸收、并贮存在植物之中。人和动物需要食用植物,于是也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存留。生物在存活期间,他们不断地从大气中获取这种放射性碳。但是任何一种动物或植物一旦死亡,它就停止吸收,而且会使存留体内的这种放射性碳不断减少。大约在5730年间,它的含量可以衰减一半。因此,物理学家将5730年称为半衰期。由此可知,只要用仪器测出树木、谷物、人骨、兽骨等生物遗骸中现有的碳-14含量,与它原始的碳-14水平相比,就可以推算出它们在多少年前死亡,进而可以推断与它们共存的遗存(诸如建筑遗址、墓葬或其它遗物)距今已有多少年了。

文章TAG:怎么  碳14测年  碳14测年是怎么测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