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朔州具体位置在哪儿

在山西大同西南,忻州西北!

朔州具体位置在哪儿

2,山西绛州鼓乐的来源

绛州鼓乐源于先秦,盛于明清。据直隶《绛州志》载:"岁时社稷,夏冬雨季,又乡镇多香火,扮社鼓演剧。"《新绛县志》也曰:"每逢赛社之期,必演剧数日,扮演各种故事,如锣鼓等等。"绛州鼓乐素有"地动山摇"、"闻声十里"之誉。

山西绛州鼓乐的来源

3,墨的别称是什么

玄玉
墨:绛人陈玄。古时绛州在今天山西省新绛县,所产之墨较为有名,为朝廷贡品,而墨又以陈年、浓黑者为上品,故称之为绛人陈玄。又:南唐时燕人李廷圭以松烟造墨,光泽可鉴最负盛名,后渡易水而居江南,故也有人称墨为燕人易玄光,字处晦的。

墨的别称是什么

4,绛州鼓乐的介绍

绛州鼓乐又称绛州大鼓,泛指山西省新绛县汉族民间流行的锣鼓乐和吹打乐。新绛县有三大区域:汾北片、汾南片、河槽片,汾北片以穿箱锣鼓、汾南片以车鼓、河槽片以花敲鼓著称。绛州鼓乐产生于历史文化名城新绛县。新绛位于山西西南,运城北部,吕梁山南端,为晋、陕、豫三省区交汇之地,历来在政治、文化、经济方面居于重要地位。新绛县有着演奏鼓乐的传统,鼓乐是民间文艺活动的主要内容,更是当地“社火”活动中的最流行的节目之一。绛州鼓乐以花敲干打著称,这种鼓乐的演奏者充分利用鼓的各个部位以及鼓槌、鼓架的最佳声音进行演奏,演奏起来宏厚博大,气势磅礴恢宏,声韵铿锵,粗犷豪放而有力度。2006年5月20日,绛州鼓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兖州在哪里

兖州,古九州之一,今山东省兖州市。 “兖州”一词的出现始于春秋以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著书立说,把禹时的九州冠以称谓,兖州即其一。 1913年废州府制,改道县制。撤销兖州府,府所在地改属济宁道。 1948年7月,滋阳县城区称兖州市,农村称滋阳县。同年12月,市县合并,称滋阳县,隶属尼山专署。1962年1月,滋阳与曲阜分治,滋阳县改称兖州县,隶属济宁专署。1984年4月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兖州县隶属济宁市,下辖十三区(镇),三十七个乡,四个街道办事处,四个居民委员会。1990年兖州县辖五个镇八个乡。1992年9月19日,兖州县改称兖州市。1995年兖州市辖九镇四乡。2002年兖州市辖十镇和两个办事处。 兖州市地处鲁西南平原,东仰“三孔”,北瞻泰山,南望微山湖,西望水泊梁山,素有“东文、西武、北岱、南湖”之称,是山东省鲁西南大都市的经济中心。总面积651平方公里,耕地60万亩,人口60万,辖10镇2个街道办事处,492个行政村,30个居民委员会。

6,明朝时的山西平阳府绛州龙门县大槐树底下谭家庄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LZ是在族谱上看到这个“地址”的吗?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由朝廷出面一共举行了22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主要是从山西迁到中原、华北一带,每个被迁出的人的具体家乡已经很难考证,但绝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洪洞大槐树 这并不是偶然的,由于是有计划的集体迁移,所以不可能直接从各个村把人直接带走,肯定要有一个集合的地点,这个地点就在山西洪洞县外一棵汉代古槐树旁边的广济寺--因此,这些迁出的人所传下的族谱中才会大都提到“大槐树”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族谱中的地点除了“大槐树”之外,具体的乡村名称都比较混乱,可能是相传有误,也可能是其本身的故乡但并不在洪洞县附近,所以具体“地址”都很难考证 但“洪洞大槐树”却是真实存在的,目前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城北二公里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称为“古大槐树”,是国家4A级景区,各地到此寻根的人络绎不绝 最后,再稍微分析一下LZ提供的“地址”,明朝“山西平阳府绛州”还是比较明确的,是现在山西省运城市的新绛县,而龙门县这个名称是宋朝以前的,宋朝时就改名为“河津县”,并沿用至民国。而且,在明朝时,河津县并不属于绛州管辖(唐朝时龙门县到属于绛州,还出了个薛仁贵),到了清朝才归属绛州管辖而后面的“大槐树”就很明显了再分析下上面三个地址,分别是运城市新绛县--运城市河津市(县级市)--临汾市洪洞县(临汾在运城市北面),很明显不是一个地方,到很像是一个迁移表(在大槐树集合前的)

7,谁能介绍一下古地名降州

应该是“绛州”。  新绛县古称绛州,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临汾盆地西南边缘,北靠吕梁山,南依峨嵋岭,汾、浍二河穿境而过。绛州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时曾为晋都,战国时属魏。南北朝时,北魏置东雍州,北周明帝改为绛州。隋开皇三年( 583)州治从玉壁迁至今县城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西周时期,武王封文王第十七子为郇侯辖今新绛地,为侯国。春秋时期,郇国为晋所灭,此地属晋。   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地属魏,称汾城。隶属河东郡。   秦仍属河东郡。北部为临汾县,西部为长修县。汉高祖时,封御史杜恬为长修侯,长修为侯国。东汉改为长修镇。   三国时属魏,置临汾县,隶平阳郡。   西晋时,临汾县属平阳郡。   南北朝时,北魏太武帝始光四年(427)于柏壁镇置东雍州。分临汾县为太平县和南太平县。太和十一年(487)置正平郡,邻闻喜、曲沃二县。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改东雍州为绛州,徒闻喜县龙头城(今礼元镇龙兴堡)。武帝时复移于柏壁。建德六年(577)再徒稷山县玉壁。   隋代开皇三年(583)州治从玉壁迁至今县城处。废正平郡,改为绛郡。领正平(今新绛)、龙门、太平、曲沃、翼城、稷山、绛、垣曲等8县。   唐武德元年(618)置绛州总管府。辖绛、潞、盖、建、泽、沁、韩、晋、吕、浍、秦、蒲、虞、芮、邵等十五州。绛州领正平、太平、曲沃、闻喜、稷山等5县。武德三年(620)罢总管府称雄郡。领正平、翼城、曲沃、闻喜、垣曲、太平、绛等7县。贞观中,绛州属河东道。领治仍旧。五代袭唐制。   宋为雄州,置绛郡防御。辖正平、曲沃、翼城、太平、稷山、绛、垣曲等7县。   金置绛阳军节度使。兴定二年(1218)升为晋安府,总管河东南路兵马。兴定三年(1219)又置河东南路转运司,领正平、翼城、曲沃、闻喜、垣曲、太平、绛、平水等8县。   元初为中州,置绛州行元帅府,辖河、解二州各县。后罢元帅府,仍为绛州,隶平阳路,领正平、翼城、曲沃、闻喜、垣曲、太平、绛等7县。   明为绛州,属山西布政司,隶平阳府,领稷山、垣曲、绛等三县。   清初属领仍旧。雍正二年(1724)改为直隶绛州,领稷山、河津、闻喜、垣曲、绛等5县。   1912年(民国元年)5月,废州改县,取咸与维新之义,又兼与邻近的绛县相区别,始改称新绛县,属河东道。

文章TAG:绛州  在哪  在哪里  哪里  绛州在哪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