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之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

清代学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之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

2,王鸣盛 说文解字正义序中在中国文字学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第一页第三行
没看懂什么意思?

王鸣盛 说文解字正义序中在中国文字学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3,姜维此人怎样

胆子很大、忠义、但刚愎自用
是人才!
我的评价是:生不逢时,主昏于上(刘禅简直就是个弱智,小时候摔坏了),诸葛亮都没办法,姜维能独撑大局,还能主动出击攻击魏国,足见大才。

姜维此人怎样

4,清人王鸣盛论及汉代官制以尚书与三公对言三公权不及尚书

D 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说在汉代,以丞相为首的三公的权力不如皇帝身边掌管文书的小官尚书的权力大;而尚书不及中书的权力大。从而可以看出,通过重用身边的文职人员,皇权得到加强。故选D。A项错误,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B项错误,东汉时期出现了尚书台,开始形成办公机构,但是中书省和门下省在隋朝时期出现。点评:汉朝时期特别是汉武帝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皇权,主要是削弱相权方面。汉武帝时期设置中朝,由身边掌管文书的侍中、侍郎、尚书等小官组成,便与皇帝控制同时削弱相权。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了外朝实际上成为了执行机构。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5,王鸣盛为什么给予 资治通鉴 很高的评价

《资治通鉴》于史学上实有崇高地位。首先它建立了编年体通史的规模,重振编年史体,因编年体自《春秋左氏传》后,地位渐受断代史所挫。《资治通鉴》不单改善了编年体的组织,增加了编年史体的数据,更重要的是把断代编年体改为通史编年体,这实在是史学史上一大创举,其亦是我国首部编年体通史。后世仿效者亦众,如南宋末年金屐祥作《资治通鉴》前编、李焘撰《续资治通鉴后编》、朱熹着《资治通鉴纲目》、清人徐干学编写《续资治通鉴后编》、最后有毕秋帆(毕沅)之《续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

6,我国各历史时期的历史学家有哪些人他们各自的著作是什么

司马迁(前135年?—前87年?),《史记》 班彪(3年—54年),中国东汉史学家 班固(32年—92年),《汉书》 班昭 陈寿(233年—297年),《三国志》 范曄(398年—445年),《后汉书》 刘知几(661年—721年),《史通》 杜佑(735年—812年),《通典》 司马光(1019年—1086年),《资治通鉴》 马端临(1254年—1324年),《文献通考》 顾炎武(1613年—1682年) 王夫之(1619年—1692年) 王鸣盛(1722年—1797年),《十七史商榷》 赵翼(1727年—1814年),《二十二史剳记》 钱大昕(1728年—1804年),《二十二史考异》 章学诚(1738年—1801年),《文史通义》

7,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清王鸣盛

(1)"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指的是什么书 体裁是什么 答:《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2)该书是谁主持编写的 答:司马光.(3)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答:总结历代统治者的得失成败,以史为戒,为当代统治者提供借鉴.
(1)"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指的是什么书 体裁是什么 答:《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2)该书是谁主持编写的 答:司马光.(3)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答:总结历代统治者的得失成败,以史为戒,为当代统治者提供借鉴.
你好!(1)"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指的是什么书 体裁是什么 答:《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2)该书是谁主持编写的 答:司马光.(3)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答:总结历代统治者的得失成败,以史为戒,为当代统治者提供借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天大地大必有此书,拥有此书者一定会熟读比书

文章TAG:王鸣盛  读书  切要  要者  王鸣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