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闽南话簸箕甲是什么蛇

簸箕甲. 音读, puà-ki-kah 又念作puànn-ki-kah. 释义, 龟壳花。爬虫类动物。 一种毒蛇,身体花纹像乌龟壳。吃鸟类或小动物。也就是银环蛇
你好!银环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是眼镜蛇。
是银环蛇

闽南话簸箕甲是什么蛇

2,达州的乱草蛇学名是什么有毒吗

烂草蛇,一般指烙铁头蛇。原矛头蝮(学名: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又名龟壳花(学名: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为蝰科原矛头蝮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烙铁头、笋壳斑、老鼠蛇和恶乌子等
赤练蛇,微毒
请上传图片
有什么副作用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达州的乱草蛇学名是什么有毒吗

3,烙铁头蛇的介绍

原矛头蝮(学名: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又名龟壳花[1] (学名: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为蝰科原矛头蝮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烙铁头、笋壳斑等、老鼠蛇和恶乌子等,是台湾六大毒蛇之一1。龟壳花常与无毒的拟龟壳花混淆,不过拟龟壳花的头部较圆。中国的莽山烙铁头蛇是被誉为“蛇类王国大熊猫”的国宝级动物,因为蛇头酷似三角型的烙铁而得名。1996年莽山烙铁头蛇被国际保护组织列入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属于国家特级保护动物。莽山烙铁头蛇头部呈三角形,形如一块烙铁。尾部呈白色,因此又被称为莽山白尾蛇。莽山烙铁头蛇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目前,全球仅在湖南莽山自然保护区东部林区有发现,生存数量只有300条。莽山烙铁头还极具观赏价值,全身色泽鲜艳,被生物界称为“蛇中熊猫”。

烙铁头蛇的介绍

4,一种食品花甲是什么东西

花甲,又名蛤蜊,软体动物,长约3厘米,壳卵圆形,淡褐色,边缘紫色。生活在浅海底。蛤蜊肉以及贝类软体动物中,含一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它们兼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独特作用,从而使体内胆固醇下降。它们的功效比常用的降胆固醇的药物谷固醇更强。人们在食用蛤蜊和贝类食物后,常有一种清爽宜人的感觉,这对解除一些烦恼症状无疑是有益的。
龟壳花和穿山甲..- -""祝贺老人六十大寿的“花甲”席最为讲究和隆重。 中的花甲?只是只60大寿宴吧...看了楼上仁兄答案..我想提问者你没把要求说清楚..(或者说我笨- - )
是一种海产品.型状像蚌壳.很小.壳上有花纹.所以就叫花甲.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壳上有花纹才叫花甲,我猜的.不过我经常吃.确实是这样.
是一种贝类的海产品,学名叫"花甲螺"

5,龟壳花面包做法

步骤如下:1、原料:高筋面粉150克,鸡蛋液25克,牛奶70毫升,糖20克,盐1克,黄油15克,酵母3克。 烘烤:烤箱中层,上下火180度,18分钟。 装饰:饼干、沙拉酱适量。2、用面包机和面,把除了黄油以外的原料,先液体后固体的顺序投进面包机,选择揉面一个程序后,投入黄油,继续揉。3、揉好后,选择发面团程序发至原来的2-2.5倍大。4、取出面团,排气揉匀,盖上保鲜膜松弛15分钟。5、将面团均匀分成4份,每份再分出一个8克,做乌龟头,4个5克做乌龟脚,一个2克做尾巴,剩下的做身子用刀片,在乌龟背部,横竖各划三道口(一定要浅浅滴),刷蛋液,粘上黑芝麻(眼睛)。6、将小乌龟组装好,送入烤箱发酵7、给发酵好的面包坯刷上蛋液8、送入烤箱,中层上下火180度,18分钟。9、将黑色的饼干弄碎。10、用沙拉酱粘在小乌龟面包背上,再用小碎屑做俩眼睛粘上,可爱的小乌龟面包就诞生了。拓展资料烹饪技巧1、用面包机和面很省事,但是如果想达到出膜的境地需要两个揉面程序,我一般是不放黄油一个程序,加了黄油之后再揉一个程序,基本就能达到出膜了;2、发酵也是,如果一个发酵程序没达到想要的效果,可以适当延长发酵时间;3、现在的烤箱一般都带发酵程序,二发直接放里面发酵就好了;4、小乌龟的背可以用菠萝面包的皮,我嫌做那个面糊麻烦,直接用饼干碎代替,或者用巧克力酱画几圈也行,这些都是偷懒的办法。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烹饪技巧
龟壳花的面包,做的时候要把面包分成若干个小块给它卷起来,堆成圆形烤制出来就成了龟壳花的样子。
主料:高筋面粉500克、菠萝酱500克 辅料:酵母(干)4.5克、鸡蛋15克 调料:食盐3克、白糖50克、水270克、奶粉20克、黄油50克、白芝麻5克 花样面包的做法 冷藏液种面团:高筋面粉150克、水150克、干酵母0.5克 液种面包材料:高筋面粉350克、白糖50克、 盐3克、干酵母4克、水120克、奶粉20克、黄油50克 其它:菠萝馅500克、全蛋液15克、白芝麻5克 1.将冷藏液种所有配方搅拌至酵母完全融入面团中即可;室温发酵1小时后,放入5度冷藏,至少16小时 2.将300克冷藏液种面团加入液种面包所有材料一起搅拌至完成阶段,基本发酵40分钟 3.将面团分割成二个450克面团(其中450克做一吐司),剩余450克的面团再发割成12个小面团,滚圆后,松弛20分钟 4.将松弛好的面团按平包入一粒菠萝馅 5.将面团滚圆压平呈圆饼状,用刀划依同样大小切割成六瓣花状或四瓣花状 6.将整形好的面包团放进烤盘 7.将整形好的面饼逐一刷上全蛋液,并撒上些许白芝麻 8.烤箱预热180度,上下火烤20分钟,置凉即食

6,怎么才能辨别什么蛇有毒什么蛇没毒

1)从蛇的头部形状来辨别: 毒蛇的头部一般呈三角形;无毒蛇的头部一般呈椭园 (2)从蛇的花纹颜色来辨别: 毒蛇的体背花纹颜色一般比较鲜明;无毒蛇的花纹颜色一般不鲜明。 (3)从蛇的生态习惯来辨别: 毒蛇发现人后一般不逃跑或逃跑时爬行的速度不快;无毒蛇发现人后会马上逃窜,爬行的速度很快。 最根本的区别是无毒蛇没有毒牙和毒腺,而毒蛇有毒牙和毒腺。 捕捉毒蛇时。还要准备急救药品、治伤的器械。同时对衣服、手套等都有特殊的要求。所以:在捕捉蛇时,一定要谨慎小心。
这可是生物学的问题,我想一定很深奥的,大概和蛇本身是否具有毒液腺有关,至于为什么有的蛇有而有的蛇没有毒,只能是进化的原因了。 我想几十万年前,有一条蛇经常被其他的动物欺负,所以他发誓要使自己坚强起来,于是他就子子孙孙的把这概念传给自己的后代,终于他的曾N孙成为今天的眼镜王蛇。
.蛇之特性:    ?蛇為卵生(只有鎖鍊蛇例外,為卵胎生)。    ?蛇會脫皮,長到一歲時約為初生之一倍大。    ?蛇無食用牙以吞食來進食。    ?蛇為變溫動物,冬天會冬眠以免被凍死。    ?蛇之攻擊範圍約為身長之3/1。    ?蛇之眼睛類似貓眼,瞳孔會因光線而大小,故適合晝伏夜出。    ?蛇之舌頭有分叉,稱為蛇信,可以分析外界的氣味。    ?蛇到一定年齡會換牙。 2.毒蛇之特性:    ?大部份的毒蛇的頭為△(三角形){雨傘節,眼鏡蛇例外}      ?其身上之花紋多成強烈對比或顏色鮮豔。    ?其尾大都細而長(粗而扁多為無毒蛇)。    ?其身上均有特別之花紋或顏色可供記憶。    ?蛇不喜活動,故儘量不要打草驚蛇。    ?蛇不喜活動,故儘量不要打草驚蛇。    ?蛇之牙分溝牙 ﹍(雨傘節,眼鏡蛇),管牙 │::│(百步蛇,青竹絲)            ::             │::│      ?管牙較易致命,被咬到死亡率較高。 3.毒蛇之毒性:    ?出血性:蛇類:百步蛇,龜殼花,青竹絲。(頭均為三角形)           口訣:一百隻青色烏龜出來了。         症狀:非常疼痛,大量出血,血流不止,會破壞紅血球,使其   ::→小牙    血液凝固,故會有瘀血,皮膚壞死,以至於死亡;會有   ::       口渴,頭痛 等症狀。   。。→毒牙    ?神經性:蛇類:雨傘節,眼鏡蛇。(頭均不為三角形)         症狀:毒液直接麻痺後腦之中樞神經,只有輕微的疼痛,會有            昏迷,出血量少,四肢無力,痙攣,發燒,噁心,脈膊   。)(。→毒牙  快而弱,以至死亡。    ?綜合性:蛇類:鎖鍊蛇。         症狀:綜合出血性和神經性的症狀。 4.各類毒蛇:    ?雨傘節:又名【百節蛇,竹節蛇】,其體有黑白相間的花紋,黑略寬;         頭為黑橢圓形,屬溝牙,中體型,最長約170cm左右,為         夜行性動物,在亞熱帶叢林常出現,為於台灣之中南部海跋較         低處出現,喜溫暖潮濕,故常出現在水邊或湖邊,咬人率第三         位,死亡率第二位。     ?眼鏡蛇:又名【飯匙倩】,喜攻擊黑色,其攻擊時頭會昂起,成扁平狀         ,在其頭部背上有一眼鏡之圖案,故名之。會飛身攻擊         屬中大型蛇類,最長約200cm在台灣中南部之草叢中         ,灌木林,窪地區均會發現,毒性較雨傘節弱,但其排         毒量大。

7,有几种蛇的毒液可以致人死命

蛇与某些类蜥蜴同属于爬行动物。按自然界动物的分类,它属于爬行纲、有鳞亚纲、蛇目。蛇类在世界上分布极为广泛,其种属随地域、气候、环境而各异。已知世界上现有蛇类2200 多种,分别隶属 10 科,其中有毒蛇 600 余种,而对人有致命危险的主要毒蛇有 195 种。在我国各省都有蛇的分布,但大部分蛇种集中于长江以南、西南各省,已知现有蛇类 174 种,有毒的占 48 种,其中陆地常见的主要毒蛇有 10 种,海生毒蛇 10 余种: 1.眼镜蛇科 ELAPIDAE 本科属前沟牙类毒蛇,毒液以神经毒为主 。 金环蛇 (Bungarus fascitus):俗称金甲带、铁包金、国公棍、佛蛇等。头椭圆形,全身体背有黄环和黑环相间排列,两环宽窄大致相等,尾短圆钝,体长 1.2-1.5 米。分布在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活动于平原、丘陵、山地丛林、塘边、溪沟边和住宅附近。 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头椭圆形,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米左右。分布在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栖息於平原、丘陵的多水地带或山坡、田野、路旁。 眼镜蛇 (Naja naja atra):俗称饭铲头、吹风蛇、饭匙头等,头椭圆形,颈部背面有白色眼镜架状斑纹,激怒时其前身 1/3 竖起,颈部膨扁,发“呼呼”之声,体背黑褐色,间有十多个黄白色横斑,体长可达2米。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区的山野、田边和住宅附近。 眼镜蛇孟加拉亚种(Naja naja kaouthia):分布於云南、四川、和 广西,近年来,该蛇从泰国等地流入广东,广东地区称该蛇为“泰国眼镜蛇”。该蛇颈背的眼镜斑只有单个圆圈,体长在2米以上,其排毒量大,蛇毒毒性较强。 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俗称过山峰、大眼镜蛇等,外形似眼镜蛇,体更长,可达5米,颈部膨扁时有白色的倒写 V 字形斑,体背有窄白色带斑纹 40-50 个,激怒时其前身 1/2 竖起,性凶猛,会主动攻击人畜。分布於浙江、江南、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生活于平原至海拔 1000 米的山区。 2.海蛇科 HYDROPHIDAE 本科蛇终生栖于海中,尾扁似桨,与眼镜蛇科同属前沟牙类毒蛇,系神经毒类。我国海域有16 种,分布较广、数量较多的有如下几种: 青环海蛇(Hydrophis cyanocinctus):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 环纹海蛇(Hydrophis fasciatus atriceps):分布于辽宁、福建、广东、海南岛、广西。 平颏海蛇(Lapemis hardwickii):分布于山东、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沿海。 小头海蛇(Microcephalophis gracilis):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岛、广西。 长吻海蛇(Pelamis platurus):分布于山东、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 海蝰(Praescutata viperine):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岛、广西。 3.蝰科 VIPERIDAE 本科为管牙类毒蛇,分泌的毒液以血循毒为主,因颊窝的有无而分为蝮亚科和蝰亚科 。 蝰亚科(Viperinae):有白头蝰、北极蝰、草原蝰、蝰蛇等,常见者有蝰蛇。 蝰蛇(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俗称圆斑蝰、金钱斑、百步蛇、八步蛇、百步金钱豹等。头呈三角形,体粗尾短,头背有三块圆斑,体背有三纵行大圆斑,背脊一行圆斑与两侧交错排列,圆斑中央紫褐色,四周黑色,镶以黄白色边,性凶猛。分布於福建、广东、广西,生活在平原、丘陵和山区,多栖息于田野中。台湾产台湾亚种。东南亚也有蝰蛇分布。近年来,大量的蝰蛇从缅甸、泰国流入我国。 蝮亚科(Crotalinae):有 10 种,均是剧毒蛇。 蝮蛇(Agkistrodon halys):全国除广东、海南、广西外、均有分布。头略呈三角形,体粗短,尾短,全背呈暗褐色,体侧各有深褐色圆形斑纹一行。有较强耐寒性。多栖息于平原、丘陵地带、荒野、田边和路旁。 尖吻蝮(Agkistrodon acutus):俗称五步蛇、百步蛇、翘鼻蛇等。头呈三角形,吻端突出且向上翘起,体背灰褐色,布有灰白色菱形方斑,腹面白色,有多个明显黑色圆斑,体长可达 1.5 米。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生活在海拔100-1300米的山区、丘陵地带。 烙铁头(Trimeresures mucrosquamatus):俗称烙铁头(因形似旧式烙铁)、龟壳花蛇、金钱斑等,头部三角形,颈细,吻较窄,体长1米余,体背棕褐色,有镶浅黄色边的紫棕色斑块,体长约1米。分布於安徽、淅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生活在海拔 100 米以上的丘陵、山区的灌木丛、溪边或山区住宅附近草堆或石缝中。 竹叶青(Trimeresures stejnegeri):俗称青竹蛇、刁竹青、青竹标。头呈三角形,颈细,眼红色,体背呈草绿色,自颈部以后形成左右各一条白色纵线,或为红白色侧线,或为黄色侧线,尾焦黄色,体长 60- 90 厘米。广泛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生活于山区树丛或竹林,常栖息於溪涧边灌木杂草或山区稻田田埂杂草,或宅旁柴堆、瓜棚。 参考资料:http://www.journalofsnake.com/Article/zhishi/shezhi/200604/301.html

文章TAG:龟壳花  闽南  闽南话  簸箕  龟壳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