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美国宇航员是怎样返回指令舱回到地球的

从降落舱底座上弹射起飞,和轨道舱连接,然后整体飞回地球

美国宇航员是怎样返回指令舱回到地球的

2,美国阿波罗号飞船的登月舱和指令舱对接问题

是这样的,指令舱在第三级火箭顶端,火箭燃料耗尽后指令舱点火脱离火箭,顺便拉开火箭顶部的小门,掉头,与门内的登月舱对接,把登月舱拉出来。如果按你说的,把两个舱对接好再发射,分两种情况:一,指令舱在上,航天员将要头朝下进入飞船;二,登月舱在上,将无法安装逃逸塔。
如果体积允许在陆地上对接好一定不会放到空中对接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体积限制,对接后占的体积太大

美国阿波罗号飞船的登月舱和指令舱对接问题

3,真得是服务舱里有食物指令舱里没食物的区别么

客舱按照服务标准不同,分为头等舱、公务舱和经济舱。有的航班上三个等级舱都有,有的只有头等舱和经济舱两个等级舱,还有的航班上设置的全部是经济舱。头等舱一般设在客舱的前部,座椅本身的尺寸和前后之间的间距都比较大。而经济舱的座位设在从机身中间到机尾的地方,座位尺寸小且安排得比较紧。公务舱介于两者之间。 享受的待遇不同,票价自然也自然会有所差异。国内头等舱、公务舱的机票价格分别为经济舱的1.5、1.3倍。国际机票就很难以这种比例计算了,有时头等舱、公务舱的价格为经济舱的几倍。 当然,花大价钱买来的不仅仅是座位的舒适、宽敞,还有更精美的餐食和空中小姐更加细致入微的服务。经济舱只提供正餐和橙汁、咖啡等饮料,而头等舱和公务舱还备有高、中档酒类。一般来说,在头等舱每位乘务员只照顾几名乘客,在公务舱每位乘务员照顾十几名乘客,而经济舱的两三位乘务员要照顾大量的乘客

真得是服务舱里有食物指令舱里没食物的区别么

4,火箭 穿梭机 太空船 它们分别有什么用途

火箭 - 用来运载太空船,太空人,卫星到太空的工具。 太空火箭一般是一次性使用。发射完后就坠回大气层烧毁。太空火箭一般有多节。 大小和节数由太空任务的性质来决定。 第一节火箭最大,一般要燃烧8-15分钟。 第一节火箭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得一定的速度和达到一定的高度。 第二节火箭比较小,一般要燃烧1-2分钟。 第二节火箭的任务就是要将太空舱送入预定的太空轨道。穿梭机 - 一种集火箭和太空舱为一体的太空工具。 穿梭机因为有外太空和大气层内的飞行能力,它可以反复使用。穿梭机比火箭有更大的运载能力, 因此她能够飞得更高和执行更复杂的太空任务。 美国是现时维一有穿梭机的国家。太空船 - 应该称为太空舱。 太空舱是太空人乘坐和活动的载体。 太空舱一般由轨道舱和指令舱组成。 轨道舱具有比较大的空间。 太空人一般会再这做太空实验,进出太空,穿太空服。轨道舱有小量的动力来确保太空舱运行在轨道上。指令舱是太空人在发射和返回时的载体。 指令舱负责和地球飞控室的通讯。

5,登月时指令舱和登月舱不是一起发射上去的吗

两者是一起发射入太空的,但是降落在月球表面的只有登月舱,阿波罗飞船由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3部分组成,发射上升段时还有救生塔。下面引用一段: 阿波罗计划载人登月的技术途径是选用月球轨道交会方案,即将一艘载有3名航天员的飞船发射到月球轨道上,然后2名航天员乘登月舱在月面上降落,进行月面探险。另一名航天员仍留在指挥舱中绕月球轨道飞行,并进行科学实验。返回时,在月面上的2名航天员启动登月舱的上升段发动机,飞上月球轨道,与指挥舱交会对接。2名航天员进入指挥舱后,抛弃登月舱的上升段,脱离月球轨道返回地球。在再入大气层前,抛弃服务舱,仅指挥舱在太平洋上溅落。 希望有所帮助哈~~
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很久,因为我在《阿波罗13》里确实也看到了服务舱和登月舱对接的镜头。他们是一起发生上去的,同时都是在土星五号的最顶层,从上而下依次是,返回舱,服务舱,登月舱。进入地球轨道时,返回舱和指挥舱先从火箭中脱离出去,然后翻转180度,和火箭中的登月舱对接(我想这就是你看到的在地球轨道上会有登月舱和指挥舱对接的镜头)。对接完成后他们一同飞向月球。接下来的过程相信你都已经清楚了。
是一起发射的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6,飞船的构造

东方号宇宙飞船 东方1号宇宙飞船,它由乘员舱和设备舱及末级火箭组成,总重6.17吨,长7.35米。 乘员舱呈球形,直径2.3米,重2.4吨,外侧覆盖有耐高温材料,能承受再入大气层时因摩擦产生的摄氏5000℃左右的高温。乘员舱只能载一人,有三个舱口,一个是宇航员出入舱口,另一个是与设备舱连接的舱口,再一个是返回时乘降落伞的舱口,宇航员可通过舷窗观察或拍摄舱外情景。宇航员的座椅装有弹射装置,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可紧急弹出脱险。同时在飞船下降到距离地面7000米的地方,宇航员连同座椅一起弹出舱外,并张开降落伞下降,在达到4000米高度时,宇航员与座椅分离,只身乘降落伞返回地面。设备舱为顶锥圆筒形,长2.25米,重2.27吨,在飞船返回大气层之前,与乘员分离,弃留太空成为无用之物。东方1号宇宙飞船打开了人类通往太空的道路。 上升号宇宙飞船 上升号宇宙飞船重5.32吨,球形乘员舱直径与东方号飞船大体相同,改进之处是提高了舱体的密封性和可靠性。宇航员在座舱内可以不穿宇航服,返回时不再采用弹射方式,而是随乘员舱一起软着陆。上升 1号载三名宇航员,在太空飞行 24小时17分钟;上升2号载两名宇航员,在太空飞行26小时2分钟。 联盟号宇宙飞船 联盟号飞船由 轨道舱、指令舱和设备舱三部分组成,总重量约6.5吨,全长约7米,宇航员在轨道舱中工作和生活;设备舱呈圆柱形,长2.3米,直径2.3米,重约2.6吨,装有遥测、通信、能源、温控等设备;指令舱呈钟形,底部直径3米,长约2.3米,重约2.8吨。飞船在返回大气层之前,将轨道舱和设备舱抛掉,指令舱装载着宇航员返回地面。从联盟10号飞船开始,前苏联的宇宙飞船转到与空间站对接载人飞行,把载人航天活动推向了更高的阶段。

7,什么是宇宙飞船

宇宙飞船,(英语名为spaceship),是一种运送航天员,货物到达太空并安全返回的一次性使用的航天器。它能基本保证航天员在太空短期生活并进行一定的工作。它的运行时间一般是几天到半个月,一般乘2到3名航天员。 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是“东方”1号宇宙飞船。它由两个舱组成,上面的是密封载人舱,又称航天员座舱。这是一个直径为2.3米的球体。舱内设有能保障航天员生活的供水、供气的生命保障系统,以及控制飞船姿态的姿态控制系统、测量飞船飞行轨道的信标系统、着陆用的降落伞回收系统和应急救生用的弹射座椅系统。另一个舱是设备舱,它长3.1米,直径为2.58米。设备舱内有使载人舱脱离飞行轨道而返回地面的制动火箭系统、供应电能的电池、储气的气瓶、喷嘴等系统。“东方”1号宇宙飞船总质量约为4700千克。它和运载火箭都是一次性的,只能执行一次任务。 1966年3月17日,双子星座8号的宇航员进行了首次太空对接。之后不久,由于飞船损伤系统突然失灵,宇航员们不得不进行紧急着陆处理。宇航员尼尔-A-阿姆斯特朗和戴维-R-斯考特在计划为期3天的飞行使命中的第5圈飞行时,操纵其双子星座封舱与阿根纳号宇宙飞船对接成功。半小时后,双子星号密封舱开始旋转并失去控制。接着,宇宙飞船上12只小型助推火箭中的一只原因不明地起火。宇航员随即将其飞行器与阿根纳号分离,并成功地在太平洋上溅落。质量约为4700千克。 宇宙飞船的分类 [编辑本段]   至今,人类已先后研究制出三种构型的宇宙飞船,即单舱型、双舱型和三舱型。其中单舱式最为简单,只有宇航员的座舱,美国第1个宇航员格伦就是乘单舱型的“水星号”飞船上天的;双舱型飞船是由座舱和提供动力、电源、氧气和水的服务舱组成,它改善了宇航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世界第1个男女宇航员乘坐的前苏联“东方号”飞船、世界第1个出舱宇航员乘坐的前苏联“上升号”飞船以及美国的“双子星座号”飞船均属于双舱型;最复杂的就是三舱型飞船,它是在双舱型飞船基础上或增加1个轨道舱(卫星或飞船),用于增加活动空间、进行科学实验等,或增加1个登月舱(登月式飞船),用于在月面着陆或离开月面,前苏联/俄罗斯的联盟系列和美国“阿波罗号”飞船是典型的三舱型。联盟系列飞船至今还在使用。 宇宙飞船技术要求 [编辑本段] 虽然宇宙飞船是最简单的一种载人航天器,但它还是比无人航天器(例如卫星等)复杂得多,以至于到目前仍只有美俄中三国能独立进行载人航天活动。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宇宙飞船与返回式卫星有相似之处,但要载人,故增加了许多特设系统,以满足宇航员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多种需要。例如,用于空气更新、废水处理和再生、通风、温度和温度控制等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报话通信系统、仪表和照明系统、航天服、载人机动装置和逃逸生系统等。   当然,掌握航天器再入大气层和安全返回技术也至关重要。尤其是宇宙飞船,除了要使飞船在返回过程中的制动过载限制在人的耐受范围内,还应使其落点精度比返回式卫星要高,从而及时发现和营救宇航员。前苏联载人宇宙飞船就曾因落点精度差,结果使宇航员困在了冰天雪地的森林中差点被冻死。目前,掌握航天器返回技术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人上天有三个条件,除要研制出载人航天器外,还必须拥有运载力大、可靠性高的运载工具;应弄清高空环境和飞行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并找到有效的防护措施。   天高任船飞。未来的宇宙飞船将朝三个方向发展:有多种功能和用途;返回落点的控制精度提高到百米级的范围以内;返回地面的座舱经适当修理后可重复使用。 前苏联宇宙飞船 [编辑本段]    东方号宇宙飞船   东方1号宇宙飞船,它由乘员舱和设备舱及末级火箭组成,总重6.17吨,长7.35米。 乘员舱呈球形,直径2.3米,重2.4吨,外侧覆盖有耐高温材料,能承受再入大气层时因摩擦产生的摄氏5000℃左右的高温。乘员舱只能载一人,有三个舱口,一个是宇航员出入舱口,另一个是与设备舱连接的舱口,再一个是返回时乘降落伞的舱口,宇航员可通过舷窗观察或拍摄舱外情景。宇航员的座椅装有弹射装置,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可紧急弹出脱险。同时在飞船下降到距离地面7000米的地方,宇航员连同座椅一起弹出舱外,并张开降落伞下降,在达到4000米高度时,宇航员与座椅分离,只身乘降落伞返回地面。设备舱为顶锥圆筒形,长2.25米,重2.27吨,在飞船返回大气层之前,与乘员分离,弃留太空成为无用之物。东方1号宇宙飞船打开了人类通往太空的道路。   上升号宇宙飞船   上升号宇宙飞船重5.32吨,球形乘员舱直径与东方号飞船大体相同,改进之处是提高了舱体的密封性和可靠性。宇航员在座舱内可以不穿宇航服,返回时不再采用弹射方式,而是随乘员舱一起软着陆。上升 1号载三名宇航员,在太空飞行 24小时17分钟;上升2号载两名宇航员,在太空飞行26小时2分钟。   联盟号宇宙飞船   联盟号飞船由 轨道舱、指令舱和设备舱三部分组成,总重量约6.5吨,全长约7米,宇航员在轨道舱中工作和生活;设备舱呈圆柱形,长2.3米,直径2.3米,重约2.6吨,装有遥测、通信、能源、温控等设备;指令舱呈钟形,底部直径3米,长约2.3米,重约2.8吨。飞船在返回大气层之前,将轨道舱和设备舱抛掉,指令舱装载着宇航员返回地面。从联盟10号飞船开始,前苏联的宇宙飞船转到与空间站对接载人飞行,把载人航天活动推向了更高的阶段。 联盟号载入飞船和进步号货运飞船   前苏联的空间站上天以来,一直与联盟号系列载人飞船和进步号系列货运飞船一起,共同组成轨道联合体执行载入航天飞行任务。   联盟号系列载人飞船已更换三代,作为空间站的载人工具。从联盟10号开始,到1993年底共有30艘联盟号,14艘联盟T号,17艘联盟TM号飞船载人到空间站上开展太空科学考察活动。第一代联盟号,主要用于试验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的交会,对接和机动飞行,为载人到空间站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二代联盟T号,改进了座舱设施,提高了生命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和生活环境的舒适性;第三代联盟TM号,又改进了会合,对接,通信,紧急救援和降落伞系统,增加了有效载荷。经过改进的联盟TM号飞船总重7吨,长约7米,翼展10.6米,载3名宇航员和250千克货物最大改进是对接系统,可以在任何姿态下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无需空间站做机动飞行和调整姿态。   进步号系列货运飞船执行向空间站定期补给食品,货物,燃料和仪器设备等任务。到1993年底,已发展两代,共发射进步号42艘,进步M号20艘。它与空间站对接完成装卸任务后即自行进入大气层烧毁。这种飞船由仪器舱,燃料舱和货舱组成,货舱容积6.6立方米,可运送1.3吨货物,燃料舱带1吨燃料。它可自行飞行4天,与空间站对接飞行可达2个月。 美国宇宙飞船 [编辑本段] 水星号载人飞船 “水星”飞船是美国的第一代载人飞船,总共进行了25次飞行试验,其中6次是载人飞行试验。“水星”飞船计划始于1958年10月,结束于1963年5月,历时4年8个月。“水星”计划共耗资3.926亿美元,其中飞船为1.353亿美元,占总费用的34.5%;运载火箭为0.829亿美元,占总费用的21.1%;地面跟踪网为0.719%亿美元,占18.34%;运行和回收操作费用为0.493亿美元,占12.6%;其他设施为0.532亿美元,占13.46%。  “水星”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载人空间飞行的突破,把载一名航天员的飞船送入地球轨道,飞行几圈后安全返回地面,并考察失重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人在失重环境中的工作能力。重点是解决飞船的再入气动力学、热动力学和人为差错对以往从未遇到过的高加速度和零重力的影响等问题。  “水星”飞船总长约2.9 m,底部最大直径1.86 m,重约1.3~1.8 t,由圆台形座舱和圆柱形伞舱组成。座舱内只能坐一名航天员,设计最长飞行时间为2天,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为34小时20分,绕地22周(1963年5月15日~16日“水星-9”飞船飞行)。“水星”计划的6次载人飞行共历时54小时25分钟。  “水星”飞船的姿态控制系统以自控为主,另有两种手控方式作为备份。航天员仅在必要时使用手控装置控制飞船的飞行姿态,在飞船操纵方面仅起到辅助作用,基本上是一名供地面研究人员了解人对空间飞行环境适应能力的受试验者。但在飞行中也表现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是一种运送航天员,货物到达太空并安全返回的一次性使用的航天器

文章TAG:指令  指令舱  美国  美国宇航员  指令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