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钢琴皇帝霍洛维茨弹的除了施坦威钢琴布什戈尔茨钢琴还弹过什么

还有贝森朵夫吧 霍洛维茨简直就是钢琴家中神一般的存在 也是比较有个性的像他这种级别,一般弹的都是世界顶级的钢琴品牌!而且还是钢琴品牌里最高端的型号,售价不菲,这样才对得起这双神手啊
你好!就弹过布什戈尔茨,斯坦威,其他就没了,如有疑问,请追问。

{0}

2,有人知道霍洛维茨钢琴吗这个品牌的钢琴怎么样

没听过这个品牌的钢琴呢,你还是考虑一线主流品牌吧,young chang 韦伯,用户反馈都不错的
你买了吗 朋友推荐我买这款 不知道怎么样啊
当然知道了,这个品牌现在还是有名的,是准专业级别的钢琴,今年美国精英国际钢琴比赛,中国赛区所指定使用的就是这个钢琴。
亲真心没听说过、别叫人忽悠了!看看英昌海伦这些大牌子吧还有保障

{1}

3,哪些钢琴家比较被大家认识啊

贝多芬、莫扎特、舒曼、大施特劳斯、小施特劳斯、 肖邦、海顿、舒伯特、马赫、李斯特、 比才、勃拉姆斯、门德尔松、柴科夫斯基、德沃夏克、 布里顿、车尔尼、德彪西、狄盖特、福斯特、 格什文、格里格、西贝柳斯、柯达伊、卡尔·奥尔夫、 罗西尼、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威尔第、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 普契尼、帕格尼尼、维瓦尔第、韦伯、斯美塔那、 圣桑、马勒、穆索尔期基 中国的郎朗也不错!!!
貝多芬,莫紮特~~鲁宾斯坦,霍洛维兹~女钢琴家阿格里齐~肖邦等等
班得瑞
贝多芬 莫扎特
理查德克莱德曼 郎朗

{2}

4,或许我不太会听大师的演奏感觉霍洛维兹演奏的梦幻曲不怎么样

霍老演奏的童年的情景是他心中的童年,或许和你的有出入,没看到现场都有人快听哭了吗?这是他们那一代那个时空的童年。所以你没听出共鸣是正常的。拉三,公认弹的最好的就是霍老了,现在没没有人比他弹这个更好的。所以没得比,无容置疑的。致于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我想和霍老的特殊的弹奏方式有关,他是用指肚弹琴的,弹出来的声音非常柔美,是非常适合弹莫扎特的曲子的。其实一百人有一百个人的肖邦,每一个人的主观不一样。但霍洛维兹的确是一个里程碑了,至今极少见到这么厉害的弹钢琴的人了。
你好!大师的演奏未必一定是完美的。那小提琴大师海菲茨来说,他可以说是最伟大的小提琴家,然而他处理的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等乐曲也不尽人意,不如一些别的演奏家演奏的打动人。所以霍洛维茨演奏梦幻曲不怎么样也是有可能的。另外,见仁见智。不同人有不同看法,这个也是没有办法强求的。多听一些,多思考。你会有收获的!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5,电影为了霍洛维茨观后感 700字左右

无意看到一个女人,一个小孩,一架钢琴,还有那个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一个已经上天堂的美国钢琴家~(他的门德松爵士变奏曲)我还是熟悉的,呵呵这便激起了我的兴趣,想一睹为快这个韩国片是怎么来诠释《为了霍洛维茨》的.我们小的时候很多人去学过钢琴。那里也许有我们模糊记忆中的音乐老师,也许会有偶然擦肩而过的同学,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关系,电影就是用平凡的关系讲述了这个真实感动的故事。  电影讲述的是个普通而美丽的钢琴老师。还没有学习怎么写字就开始了学习弹钢琴,一直梦想成为钢琴家的这位老师却只能自己开钢琴工作室做老师。突然有一天,她的眼前出现了一位7岁少年,还是那里的问题孩子。老师发现少年对音乐很有天赋,是个名副其实的音乐神童。老师觉得她的人生将再次充满希望,她想通过音乐神童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为了霍洛维茨》中的人物角色让我很自然的联想到萨列里和莫扎特一样特殊的角色。为了自己金智秀老师要利用那个音乐神童,她想成为著名的钢琴老师。但天才也需要呵护,为此,金智秀老师不得不要牺牲自己。从自己的欲望开始到最后实现真情的关于金智秀老师的故事。  因为钢琴而产生自卑感的老师智秀,失败的伤痛下剩下的只有自尊。偶然的一天,她遇到了奇怪的天才少年。满脑都是钢琴世界的少年,原来也有着别人不知道的伤痛。刚开始,老师智秀只是想利用天才少年来成就自己,但是时间久了,对少年的伤痛也有所了解,渐渐地开始爱护着他。于是他们俩的相遇使各自都有了美丽的变化。两个原先内心受伤的人相遇后互相理解,抚平伤痛。  当然喽~~~里面的背景音乐也很好听,用了那么多优美的古典音乐点缀,想不好看都不行喽,不然那些已经在天堂的钢琴家个个都要回来算帐了啦.比较熟的就舒曼的《Traumerei》和肖邦的《小狗华尔兹》.其它的还有贝多芬的《皇帝协奏曲》第一章,德彪希的《arabesque》、巴赫的《Invention》等.在最感人的地方我决得是在把申义送走的那里,呵呵还骗走了我的眼泪(泪腺发达喽),当然最后一个场面,也蛮激动人心的啊.
qq旋风哦

6,关于钢琴的鉴赏高人指点

现在的确有不少人在说朗朗的演奏的一些有待加强的地方,乐魂一词不好解释,但是对于一个钢琴家来说,有人说三道四是正常的,批评有时更有利于进步。另外来说,因为朗朗走的路线不一样,并非完全走古典路线,一些中国的曲子,如彩云追月等等类型的曲子朗朗都表演过不少,如果你抱着古典的心理来听朗朗是有点不可接受的,朗朗有他的创新,他只是追求他自己的钢琴。另外,不能拿所有人都和霍洛维兹比啊,他是神级的,几个时代都没几个人可以和他比弹钢琴的,看百度百科就知道了。众人都只能望其项背。齐默尔曼也是很不错的,曾经是肖邦钢琴大赛最年轻的第一名,后来被云迪打破了这个纪录。齐默尔曼因为弹琴已经比年轻时进步很多了,所以弹奏时把握得很到位。齐默尔曼和伯恩斯坦合作的Beethoven钢琴协奏曲也成为经典版本之一,没听的人可以听听,的确很不错啊,当时听得我十分感动。坦白说,朗朗和这两个人比起来,的确是有差距的。但阶段不一样。期待每一个年轻钢琴家的进化。布伦德尔我不是太了解,不评论了。
其实钢琴曲一人一种理解,不是说一种曲子就一种感觉,弹琴的人有自己的思想,要试着去体会他的思想,必定有他的过人之处========================这里是小巫,希望采纳
我真心地佩服你!我相对于您很无知只听过朗朗,李云迪和Brendel的不过对于朗朗 我个人对他印象不好过于追求演奏的观赏性 以及华丽感让他的演奏怎么说呢....有种怪怪的感觉他技术好 但正如您所说 有点说不出来的异样的感觉 虽说说不出来 但对比之下确实很肯定有不一样 或说差距再说人家一个钢琴家整那么多花哨干嘛又广告又传记的 李云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也更喜欢他 不论他弹的Chopin还是彩云追月什么的 我个人有那种"让心灵迷倒的感觉"若说朗朗弹得好听 那么那些演奏家就是弹得让人沉醉个人浅显的看法
每位钢琴家在诠释一首作品时都会进行二次创作。这也就显现出不同钢琴家的风格了。诚然郎朗的技术是一流的,但他夸张的演奏也迎合了时下人们追逐精彩的表现形式的要求。无论哪个钢琴家他的成功都有其不可忽视的优点。个人觉得郎朗的演奏是古典与现代相结合了,当然我还是喜欢在安静的音乐厅中欣赏能触动灵魂的音乐。
你知道的 每个国家都需要有个招牌 朗朗的功夫肯定不浅这是真的 可更多的是舆论 这个政党炒起来他的地位的。为什么他会被吹到天上 是因为 1 舆论 2 人们普遍的对音乐的无知和人云亦云 你知道的 这个社会真正弹琴的人比例是不多的 而且里面精华的比例也不多。 象牙塔顶尖的人 众人皆不知而已。 一个对音乐不了解小蚂蚁看小草的感觉估计和看小树没啥差别,因为他们的欣赏水准处于很肤浅的水准。实际上是小树比小草高很多,但在他们眼里小草却和小树差不多,都是参天巨木。。。 也只有楼主这种精益求精的人才能看得到其中的门路。
郎郎他不行,实话,我挺讨厌他

7,霍洛维兹在莫斯科音乐会 观后感

[霍洛维兹在莫斯科音乐会 观后感]1986年,90多岁高龄的霍洛维茨在戈尔巴乔夫的邀请下,重返生养他的俄罗斯,举行了一场音乐会,霍洛维兹在莫斯科音乐会 观后感。不过,他只演奏了一场。不知这是他个人的决定,还是当局的决定。这是一场游子还乡的悲情演出,不论演奏者还是听众,感受到的都绝不仅仅是钢琴家高超的钢琴技艺。霍洛维茨用音乐宣告着他阔别了六十余载的归来,以不可颠覆的姿态从渺远的高处,悲悯地俯视着将他长久拒绝于国门之外的、生养他的苏联,俯视着泪流满面、百感交集的听众。在长久的掌声之中,霍洛维兹有些蹒跚的出现在了钢琴旁边。苍老的手扶着斯坦威,似乎是在平静自己,也在等待听众的平静。第一个单元,有关奏鸣曲。第一部分,斯卡拉蒂奏鸣曲。开篇,第一首《SCARLATTI--Sonatain B MinorL.33》。从摄像机的角度可以看出霍洛维兹的手并不是很严格的站立式的指尖触键,而是在用指肚在抚摸琴键的感觉,手指平伸。出来的音线非常的柔和。很宁静的感觉。非常细腻的触键以及处理。仿佛在听一位老者缓缓道来他的一生经历。波澜不惊,在柔弱中透漏着一股坚定。第二首依然是Scarlatti的Sonata,L.23。这首作品的感觉与第一首相较并不相同,主题部分的每一个小分句都有着自己的欢快情绪。不同的音响处理,但依然是安静的跳跃,即使是和旋的部分也是比较宁静的感觉,听起来就像田园乡下的某个悠闲的午后,美丽的少女在田间非常轻盈的捉着蝴蝶或在森林中长发的精灵在树与树的间隙中和着阳光唱着古老的歌谣。第三首,Sonata in E MajorL.224。三拍子的节奏,手指快速的穿梭跑动,像山间的流水一般,流畅自然。右手在高音的颤音与左手的分解和旋八度下行完美的交汇在了一起,然后左手的一个低音纳定,左手快速的下行,渐弱干净的收尾。然后弱进重现主题,右手快速的跑动,直到渐慢弱收干净的一个抬手,有关斯卡拉蒂的单元在台下观众一声“bravo”以及雷鸣般的掌声中,告一段落。第二个部分,莫扎特。《MOZART Sonata in C MajorK330》。这应该是我最为熟悉的作品。非常干净的处理,完全没有任何不干脆的部分。即使是完全相同的两句也做出了不一样的处理,观后感《霍洛维兹在莫斯科音乐会 观后感》。或轻或重,但是都恰到好处。联想自己,总是做不到云淡风轻的去演奏莫扎特的作品,总是不自觉地弹得很冲很开,而听霍老的演奏,则感觉不论是重音还是轻处理的部分都是有控制的释放,并且也并没有什么多余的动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干净以及恰到好处的抒情。第二乐章是慢板。镜头转向了台下的观众,不论是站着的还是坐着的众人都沉醉在了霍老的演奏之中。在强音后面猛然收音做弱处理,强弱对比非常明显。转调,左手弱处理的伴奏,右手是非常柔和的旋律。两手非常和谐的交融。第三乐章。右手快速而轻盈的跑动,左手做伴奏处理,时强时弱,配合着右手。非常轻快的处理,然后是大将风范一般的三个琶音和旋,结束了这首作品,也完结了整个单元。第三单元。第一首,RACHMANINOV《Prelude in G Major Op.32No.5》。左手是流水一般的柱式分解和旋,右手柔和而清澈的旋律。快速的跑动以及在左右手交替出现的主题,都非常清晰的呈现着。第二首,《Preludein G Major Op.32No.12》。上来就是右手的分解和旋手指快速移动,渐弱,左手坚定的出现,然后右手再渐渐变强,旋律在左手的部分。感觉是非常沉重的音乐,像是在黑夜里面某一双明亮的眼睛在凝望着某处,又像是绝望而无声的呐喊。大气,华丽而悲凉。第四单元SCRIABIN的 Etude。不论是 Op.2 No.1还是Op.8 No.12,都依然有一种喘不过来气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潸然泪下。不论是跑动的部分还是左手的八度跨度,都有一种很不甘心的感觉。和旋的连续出现以及厚重的左手低音的表达,都将这样浓烈的情感推向了一个无可企及的高度,让人为之疯狂。第五个单元。SCHUBERT《Impromptu in B Flat Op.142No.3》。同一主题的不同变奏的即兴曲。左手处理的很轻,右手负责旋律。不论是三连音还是爵士风格还是后来的八度,左手小指非常有力的做了坚强的后盾一般在低音处。音阶的跑动也是一如既往的潇洒而自如,左手的爬行也是自然清晰明了。到最后的和旋主题部分,感觉是在做一个完美的句点。一切的一切都将过去,一切的一切都将被放下,回归安详。遗憾的是视频只收录到了这个部分,其他的视频都只是一些单独的作品演奏。其实并不能确定具体的情绪是怎样的。毫无疑问,震撼。不论是细腻的处理,浪漫的表达,自如的跑动,厚重的低音,分明的层次色彩还是霍老一直以来的淡然台风。关于霍老的传言一直都不少。不论是他传奇般的人生经历,还是有关于他一直以来个人色彩浓重的演奏风格,都是评论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但是霍洛维兹始终以一副随和的微笑从容的面对对着听众挥手致意。霍老始终是我最为崇拜的演奏家,从未有过更改。突然想起了一句很有共鸣的网评:“我无法读懂您,因此只能选择仰望。”是的,这是一位传奇人物,是永远值得推崇和纪念的伟大钢琴家。   〔霍洛维兹在莫斯科音乐会 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文章TAG:霍洛维兹  维兹  钢琴  皇帝  霍洛维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