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区别

彩在釉外面加釉上彩,在釉里面叫釉下彩

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区别

2,釉上彩和釉下彩有什么区别

釉上彩:是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通常包括彩绘瓷、彩饰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珐琅彩等。釉下彩:又称“窑彩”,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
釉又叫珐琅粉。组成它的是无机化学原料,成分很多,最主要的是硅酸盐。组成大致有:石英砂、长石、硼砂、纯碱、萤石等等,再有就是作为着色剂的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钴等等,经高温熔制而成。经研磨后在搪烧到瓷器胚上,再进高温的窑里烧制, 瓷器中最差的就是釉上彩了,只适合当摆设,不宜使用。 中彩和下彩都比上彩要好,价格也要高。 釉彩含有铅等有毒物质。

釉上彩和釉下彩有什么区别

3,釉下彩瓷和釉上彩瓷怎样区分的有什么不一样的

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从左到右对人体的危害呈递减。釉上彩是一门工艺,在陶瓷施釉后上彩,具体又分为第一道工序烧过后,进行上彩装饰,这种最毒。因为彩都是染料颜料,这些当然有毒。如果施釉后晾干在进行上彩,再进行烧,则相对来说不容易脱漆脱料,但是往往还要经过再修补反反复复的工序,所以同样有毒。一般是烧过后在进行上彩晾干,容易脱漆脱彩。釉中彩施釉两次,第一次施釉后上彩,再进行一道施釉。这种工艺第一道烧属于高温,烧好后在进行上彩,晾干后再进行施釉,在进行一道烧,这道的温度属于低温,一般500-600度。 这情况下,一个是釉料和上彩颜料都比较多,一个是低温,也容易导致脱釉和释放挥发有毒物质。釉下彩,是在胚体上进行彩绘,晾干后进行施釉再进行烧,温度属于高温的,应该不容易导致脱釉和脱漆脱彩现象。但是,釉的密度不可能完全覆盖彩,细微的释放溶于水中是肯定存在的,但不足以影响身体健康。所以放心使用了。更多资料你可以去博宝宝珍商城里看看

釉下彩瓷和釉上彩瓷怎样区分的有什么不一样的

4,釉上下彩的区别

景德镇的陶瓷彩饰大体分釉上彩和釉下彩两大类,什么是“釉上彩”和“釉下彩”呢?我们说,“釉上”和“釉下”从字面上就能清楚地说明用于陶瓷彩饰方面两种主要而不同的方法,过去称釉上彩为“表绘”,釉下彩则为“里绘”。但是它们的调制、应用和煅烧情况就有显著的差异。釉上彩的烧成在釉的表面,它的烧成温度比釉下彩低得多(700-850℃即可)―――制品烧至红热状即可,它的性质几乎不受釉的组成所影响。相反,釉下彩必须达到一定的高温(一般都在1250℃以上)才能产生所应有的效果。釉上彩的着色剂常常混合在易熔融的熔块中,当煅烧后就牢固地粘结在器皿上,釉下彩的着色剂就不必调制在熔块中,但需要足够的耐火性以适应它的需要,往往需要很高的温度进行烧制。釉下彩又包括青花、釉下五彩、釉里红等。青花是釉下用含有钴的珠明料为着色剂,在生坯上绘画,再罩以透明釉,入窑高温(1300℃上下)焙烧而成的一种陶瓷彩绘装饰。
釉上彩烧制温度在600~900℃之间进行二次焙烧而成的,这种彩,因施在釉上,用手扪之,有凸起感觉。釉中彩烧制温度达到制品釉料的熔融温度,陶瓷颜料在釉料熔融时沉入釉中,冷却后被釉层所覆盖。这种产品表面视觉平滑,有玻璃光泽。由于颜料不直接接触食物,所以铅 (镉)溶出量较安全。釉下彩是生坯或经素烧坯胎或釉胎上饰纹加彩、罩釉,经1340℃左右高温一次烧成,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色泽光润耐酸碱无铅毒买餐具可以到京东洁雅杰自营店,产品质量很好,设计也漂亮。

5,如何区分盘子上的釉上彩和釉下彩

区别一、定义不同:釉上彩:是指在已烧成的白釉或涩胎瓷器上,用色料绘饰各种纹饰,再于700℃—900℃左右的低温窑炉中二次烧造,低温固化彩料而成。釉下彩: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一次烧成。区别二、烧成的温度顺序不同:釉上彩:先用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白瓷坯,用色料画好彩画装饰后,再用800℃进行二次窑烧。釉下彩:在生坯上直接进行创作,只需用色料画完后上釉,再经1200℃-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就可以了;如果是在素坯上画釉下彩绘的方法的话,则是先把泥坯用800℃烧成素坯,画完、上完釉之后再经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区别三、产生的年代不同:釉上彩:在明代从釉下青花彩绘的基础上所创造出来的。釉下彩:最早雏形可以追溯到宋代,一直延续至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釉上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釉下彩
其彩料应用广泛,釉色鲜艳,品种丰富且艺术性较强。因彩绘施于釉上,因而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釉下彩是指先在半成品坯上彩绘图案之后,再施釉进入高温窑焙烧而成的。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显得晶莹透亮。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区分技巧:1.看。釉上彩的图案一般比釉下彩和釉中彩的鲜艳,清晰2.摸。用手轻摸釉上的图案。一般釉上彩有凸凹感,釉下彩和釉中彩则没有3.问。由于工艺和成本的原因,釉下彩和釉中彩的价格一般都比釉上彩的价格要高!
首先您可以用手摸摸餐具表面有无凹凸感。如果感觉到凹凸感,并且用肉眼能看出花色表面高低不平,那么它就是釉上彩了。由于这种制品是用陶瓷颜料制成的花纸贴在釉面上或直接以颜料涂在产品表面,因烤烧温度没有达到釉层的熔融温度,花面不能沉入釉中,所以有铅超标的可能,最好不要购买。 如果产品表面视觉平滑,有玻璃光泽,摸不着凹凸不平的花纹,那么它就应该是釉中彩或釉下彩了。 釉中彩是陶瓷的彩烧温度达到釉料的熔融温度,陶瓷颜料在釉料熔融时沉入釉中,冷却后被釉层所覆盖。由于颜料不直接接触食物,使用时比较安全。而釉下彩的全部彩饰都在瓷坯上进行,再经上釉一次烧成,所以也是很安全的

6,釉上彩和釉下彩怎么区分如题 谢谢了

资料转自博宝艺术网 我们的陶瓷精粹什么时候变成“毒药”啦?在工厂里陶瓷餐具到底是怎么制作的? 原来,陶瓷餐具的制作方法分为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三种。 釉上彩陶瓷用颜料制成花纸贴在釉面上或直接以颜料绘于产品表面,再经高温烤烧而成,由于烤烧温度达不到釉层熔融的程度,所以花面不能沉入釉中。用手触摸釉上彩陶瓷,感觉花面有明显的凹凸感; 釉中彩陶瓷的烤烧温度可令釉料熔融,颜料可沉入釉中,冷却后被釉层覆盖,制品表面平滑,手触无明显凹凸感,长时间使用可能发乌变黑; 釉下彩陶瓷全部彩饰在瓷坯上进行,施釉后经高温一次烧成,花面被釉层覆盖,看上去光亮、平整,手感光滑,具有永不变色,永不掉色,安全卫生的优点,像国瓷青花瓷就是采用这种制作方法。 我们所强调的重金属毒素主要来源于釉上彩的颜料。专家指出,釉上彩陶瓷中铅化合物能被酸渗解,当食物与画面接触时,铅就可能被食物中的有机酸渗解出来。当然,釉上彩如果设计合理,烧烤工艺得当,是可以避免超铅的。陶瓷制品中若含有害成分,在600℃~800℃高温下可能溢出,因此人们在使用微波炉时,最好放入白胎碗或釉下彩碗。相比之下,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釉下彩和白瓷不含铅,较为安全。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有些小陶瓷厂家为了降低成本,采购铅镉含量高、性能不稳定的廉价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装饰面积过大、烤花温度不够或工人工艺处理不当等因素,都会造成陶瓷制品铅溶出量不符合标准。一些个体、私营企业为了多盈利,随意缩短烤花时间或降低烤花温度,甚至使用完全靠工人经验的老式烤花炉,严重制约了陶瓷餐具的质量。不容乐观的还不止这些,国家日用陶瓷质检中心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日用陶瓷饮食器具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是档次较低的产品,中高档陶瓷餐具处于滞销状况。
景德镇的陶瓷彩饰大体分釉上彩和釉下彩两大类,什么中“釉上彩”和“釉下彩”呢?我们说,“釉上”和“釉下”从字面上就能清楚地说明用于陶瓷彩饰方面两种主要而不同的方法,过去称釉上彩为“表绘”,釉下彩则为“里绘”。但是它们的调制、应用和煅烧情况就有显著的差异。釉上彩的烧成在釉的表面,它的烧成温度比釉下彩低得多(700-850℃即可)―――制品烧至红热状即可,它的性质几乎不受釉的组成所影响。相反,釉下彩必须达到一定的高温(一般都在1250℃以上)才能产生所应有的效果。釉上彩的着色剂常常混合在易熔融的熔块中,当煅烧后就牢固地粘结在器皿上,釉下彩的着色剂就不必调制在熔块中,但需要足够的耐火性以适应它的需要,往往需要很高的温度进行烧制。 釉下彩又包括青花、釉下五彩、釉里红等。青花是釉下用含有钴的珠明料为着色剂,在生坯上绘画,再罩以透明釉,入窑高温(1300℃上下)焙烧而成的一种陶瓷彩绘装饰。 釉下五彩在景德镇也叫窑彩,是一种釉下高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窑彩集中了许多表现方法的特长,将点、洗染、勾、涂、空白线条等不同方法综合运用,效果良好。现在釉下五彩所用颜色有艳黑、草青、海碧、金茶、玛瑙红、紫色、大绿、墨绿、蓝绿和黄色等几十种。 釉下五彩不仅运用于日用瓷,而且也运用在陈设瓷上。 釉里红是釉下彩绘的一种颜色,又名“釉下红”。釉里红是随釉下青花开始不久而出现的。它的制作是由均窑紫红斑釉引起的。元代,釉里红即已流行,当时的青花夹紫就是青花釉里红。 釉里红本来是釉下的色彩,但至今仍不列入釉下五彩之中;这是因为釉里红颜色始于釉下五彩之前。它出现后,就长期地广泛地流行着,具有独特传统风格。中国传统习惯,常以红色代表吉祥与富贵。因此,釉里红长期以来都为广大群众所喜爱。釉里红的呈色红而不鲜,朴实无华,这也是深受群众喜爱乐用的因素。

7,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一、绘彩时间不同釉上彩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釉下彩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二、烧制次数不同釉上彩要经过两次烧制,而釉下彩只需要一次烧成。三、历史起源不同釉上彩绘瓷历史久远。北齐武平六年范粹墓就曾出土相当精美的白彩绿彩器,在许多晋青器上也能看到赫彩点饰。釉下彩瓷的出现应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不过当时只是以赫色颜料简单地点彩来装饰瓷器,还没有刻意地绘制纹饰。真正的釉下彩绘瓷应在唐代。扩展资料一、釉上彩的主要品种釉上五彩,粉彩是釉上彩。釉上釉下混合彩是先烧成釉下彩 (即在瓷胎上直接绘画图案,罩透明釉高温一次烧成,主要是青花) ,然后再在适当的部位涂绘釉上彩,入炉低温二次烧成。青花矾红彩,斗彩、青花五彩都属于釉上釉下混合彩。最终形成青花类、色釉瓷类、彩瓷类三大系列。彩料品种多,色调丰富,纹样稍凸出,操作较釉下彩简便。但画面光亮度较差,长久使用后易磨损变色;受酸性食物侵蚀会溶出铅、镉等毒性元素。主要品种有五彩、粉彩、新彩、珐琅彩、墨彩、描金等。二、釉下彩的分类1、青花釉下彩的一种品种。用含有钴的珠明料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画,再罩以透明釉,经高温烧成白地蓝花,故名。唐代河南巩县窑已有烧制。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发展到最高的阶段,以其胎釉洁润、彩色鲜艳的特点而成为主流瓷,并且长达六百年盛行不衰。清代景德镇青花瓷以康熙朝制品为最佳。雍正、乾隆时期,青花已无法再烧出康熙青花的宝蓝色。青花瓷的出现据说是陶工们曾用毛笔彩绘了黑花和釉黑红,经过辛勤的劳动实践,找到了钴土矿,陶工又用毛笔把它彩绘在坯件上,再在绘了花纹的坯件上罩了一层白釉。这样,比以往的印、刻花更鲜明的“青花”,就在景德镇特有的瓷器上出现了,这就是青花瓷器。从青料的种类来分,包括苏麻离青、平等青(陂唐青)、石子青、回青、浙青、珠明料和化学青料等,各类青料的产地、颜色、使用年代都有较大差别,是鉴别各朝代青花的标准之一。2、釉里红釉下彩品种之一。以氧化铜为着色元素,在瓷胎上彩绘,施釉后经高温焙烧而成,白地红彩,红彩在釉下,故名。始于元代景德镇窑。釉里红瓷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大阶段:第一阶段从元代釉里红产生,到明宣德朝发展到高峰,明中期后衰退以至晚期停产。明代末年,民窑又开始试烧釉里红瓷器,但大多色泽不纯正。第二阶段从清康熙朝起恢复生产,到雍正朝发展到高峰,之后又逐渐走下坡。3、色彩合成在一件瓷器上同时用青花和釉里红两种色彩装饰,故名。画面由红、蓝两色组成,二者相互衬托,相得益彰,俗称“青花加紫”。另外,有用釉上绿彩代替青花,或用釉上矾红彩代替釉里红的工艺,装饰效果也宛若青花釉里红,但毕竟是另一种彩釉了,亦不如青花釉里红瓷名贵。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由于烧成难度大,一直被视为我国古瓷的名贵品种。明清时色彩更加绚美,所绘龙、凤、缠枝花卉等,十分绮丽。4、釉下五彩清光绪三十三、三十四年间,湖南瓷业学堂研制出黑、蓝、红、褐、绿五种高火釉下彩颜料,醴陵从此烧制出名扬天下的釉下五彩瓷。湖南瓷业公司在成立初期的十几年中,由于不惜工本制造上等瓷器,所以出品优良、画工精美,尤其是釉下彩陈设瓷,装饰效果别具一格,在当时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高峰”。5、釉下七彩工笔瓷景德镇釉下七彩工笔瓷由杜玖桦2011年研发成功,填补了景德镇没有釉下七彩工笔瓷的历史空白,是陶瓷家族中釉下彩的一个新品种。景德镇釉下七彩工笔瓷直接在坯体上进行手绘、手绘后施釉、入窑1300多度高温一次烧成。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釉上彩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釉下彩
釉上彩是指在已烧成的白釉或涩胎瓷器上,用色料绘饰各种纹饰,再于700℃—900℃左右的低温窑炉中二次烧造,低温固化彩料而成。其彩料应用广泛,釉色鲜艳,品种丰富且艺术性较强。因彩绘施于釉上,因而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 釉下彩是指先在半成品坯上彩绘图案之后,再施釉进入高温窑焙烧而成的。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显得晶莹透亮。

文章TAG:釉上彩  釉下彩  区别  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区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