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寅落花诗册

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借问牧童应设酒,试尝梅子又生仁。若为软舞欺花旦,难保余香笑树神。料得青鞋携手伴,日高都做晏眠人。 夕阳黯黯笛悠悠,一霎春风又转头。控诉欲呼天北极,胭脂都付水东流。

唐寅落花诗册

2,谁知道唐寅写落花诗册的背景

《落花诗册》共30首,是他看到地上落英满布,联系起自己的坎坷遭遇,怅然不已,抒发了心中愤慨之作,以唐寅之才气,遭遇如此不幸,确实是可悲可叹的。了解这样的背景,才能明白其惜花怜花叹花的万千感慨绝非士大夫闲来无事的无病呻吟,更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其中自有慷慨激烈的悲愤之情。

谁知道唐寅写落花诗册的背景

3,唐寅的落花诗册与落花诗贴有什么区别

主观判断上的区别,虽然是同一个事物,但是册跟贴这两个字是有区别的。一般字面上的理解,诗册注重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诗贴则注重书法的审美需求。 两者区别不大。
哈哈,仙剑5快来咯
名字不同!!有木有!!!

唐寅的落花诗册与落花诗贴有什么区别

4,唐伯虎落花诗册的书法境界

用笔圆润妍美,玉骨丰肌,风流潇洒
。《落花诗》30首以春归花落为聚点,寄寓了青春易逝、怀才不遇的感叹,流露出看穿忧患、繁华一梦的“色空”思想。诗中有不少精美的句子,读之使人回肠荡气。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 很有感觉啊!

5,唐寅落花诗册的书法水平如何

《落花诗》是唐寅的和作,由沈周首唱。《落花诗册》书法严谨,是唐寅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其传世墨迹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唐寅在其中年和老年曾两次写落花诗,两部作品书由心发,骨似而神异。唐寅的书法受赵孟頫的影响较深,在赵书的基础上,融合了王羲之的风格,笔墨圆浑浓重,全篇字势飞动,飘洒随意,挥运纵横,大小参差变化,笔势舒展豪放,直入心手两忘的创作佳境。前段与后段的心态,能通过书写形式的变化表达的如此生动,过渡得如此生动,书体变化,风格变换,可见唐寅高深的书法造诣。
主观判断上的区别,虽然是同一个事物,但是册跟贴这两个字是有区别的。一般字面上的理解,诗册注重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诗贴则注重书法的审美需求。 两者区别不大。
很好

6,唐寅的和沈石田落花诗的解析和写诗背景

和沈石田落花诗 唐寅(明)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1) 这首文章来自: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 和沈石田落花诗 唐寅(明)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1)这首诗颈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巧妙?试作简要赏析。(4分) 答: (2)诗中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答: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 14、(8分) (1)空,又(1个1分,共2分)“空”字写出了怀才不遇的无奈之情。(1分)“又”说明这种怀材不遇,无法施展抱负的打击并非一次。(1分) (2)用典(1分)使用了王昭君不被赏识,张丽华不得君王留幸之典(1分)表达出诗人怀才不遇,仕途不顺,不得重用的苦闷(2分)
背景唐寅的落花诗为和作。明弘治十七年(一五O 四)春,沈周撰写落花诗七律十首,除唐寅外。文徵明、徐祯卿等皆有和诗。史载唐寅的和作为七律三十首,各种唐寅诗文集的刻本都有收录,周道振、张月尊所辑校的《唐伯虎全集》将其收入原集部分。但根据唐寅每次书写的墨迹,有很多落花诗句与原集中所收的并不相同,显然经过修改。据统计大异者有十七首,《唐伯虎全集》将它们编入补遗。②因而落花诗实际上总共有四十七首。和诗『柔情绰态,如泣如诉』,③在当时广为传颂。有人认为落花诗的内容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感物伤怀的颓废情绪,因而不足取。其实,这样的理解完全曲解了唐寅诗中的深意。唐寅画落花图,并在图上题落花诗并非一次。唐寅一生曾多次书写落花诗,每次所录诗作的数量不同,内容不同,书法风格也不尽相同,目前所知的分别藏于普林斯顿大学附属美术馆、辽宁省博物馆、中国美术馆。 编辑本段简介 沈周因丧子而撰写落花七律十首,此为唐寅和之《落花诗册》共30首。他看到地上落英满布,联系起自己的坎坷遭遇,怅然不已,抒发了心中愤慨之作。此副《落花诗》是唐寅传世的书法代表作之-,当为其较早所书,用笔圆转妍美,玉骨丰肌,风流潇洒,温文尔雅。赏析生命的悲歌——唐寅《落花诗》赏析 文库http://wenku.baidu.com/link?url=K43KI2w-SfGs8YPSaSEHmrVjKvoQKKqJdDUQ9Jv_lQwb1v08xspmgt4qW_fwG9ZA64DpZIMkTor1ViVEOqDfq9pnmtZAWp7nm5XC1XSqS47

7,唐伯虎的落花诗册

苏州市博物馆藏本  普林斯顿大学附属美术馆藏本  辽宁省博物馆藏本  中国美术馆藏本  各版本书法风格比较  自从王世贞在《弇州山人稿》中评价『伯虎书入吴兴堂庑。差薄弱耳』之后,通常认为唐寅的书法深受赵孟#92;的影响,娟秀有余而力度不足,缺少变化.其实唐寅学书多门,在不同时期又侧重不同,其书风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有较大的差别。唐寅年轻时书体清瘦,结体端正,点画严谨,有唐楷功底。而他在正德五年(一五一O)四十一岁时即兴所写的联句诗,则深得李北海之笔意。体势欹斜,用笔强健。其间也写过丰美圆转的行书,不过真正做到化骨力于妙姿,融合各家之长而透出自身风格则是梢近晚年的事了。  唐寅的作品,因其秀丽俊俏,流转自如,特别容易被拿来与赵孟#92;相类比。其实,唐书清峻潇洒的隐士气与赵书流光溢彩的富贵气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唐寅书法柔中带刚、娟秀中见劲峭的特点在苏博藏本和普林斯顿藏本中相对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两个藏本面目清秀,书风十分接近,且都是行偏于楷的风貌。字的结体都比较工整,大多是每字独立,很少有连笔牵丝。用笔圆润清雅,点画比较到位。如『一』、 『十』等字,逆锋落笔,回锋收笔,交待得清清楚楚,显示了极好的楷书功底。节奏相当轻松,粗细长短的搭配也极其自然,不显一丝做作的痕迹。单人偏旁的斜撇一笔,果敢快捷,有明显李北海的笔意,骨力清遒。章法安排也一随自然,每律诗占八行的空间,各行宇数并不一致,但中垂线笔直,形式感很强。  而辽博藏本与中国美术馆藏本的落花诗卷,其书风是行偏于草的体貌。用笔、结字和章法都与前两个藏本不同。如辽博藏本的首句『断送』的『送』字,已作了简化,是草体的结法了。用笔上,多露锋侧锋,横画的起笔大多微尖,这样带来了书写的更大自由。辽博藏本和中国美术琯藏本中都有大量的连笔牵丝.书写畅达流转,一片神机流走。如辽博藏本『簇簇双攒出茧眉』一首的末句,几乎是一笔书,七字一气呵成,笔势顺流而下。中国美术馆藏本此句的处理也是这样。这可以说明辽博藏本确系唐寅晚年的作品。此外,辽博藏本中还出现了非常夸张的笔触。如『重到』的『到』字,末笔竖画形态夸张。抒情味极强。『玄』字的末笔,本来可以处理成一点,而唐寅偏偏写成形貌夸张的一竖,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这样的纯熟技巧到了其临终前一年所书的中国美术馆藏本中,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此卷的字迹笔画略肥,结体梢扁。与两个早年藏本的疏朗清秀相比,添了几分苍老遒劲。由于书写的快速,出现跳脱和漏宇,随意补在行旁,表明书写过程中完全是情感在驱笔行走奔飞。笔势的流转因此如行云流水,连绵不绝,给人一种雄浑而舒展的气势。其中收录十首漫兴诗,内容较落花诗更为沧桑。尤其是最后一首,『交游零落绨袍冷,风雪飘飖瓦罐冰』,浸透着凄凉,也写得沉郁苍凉。
目前所知的有以下几个版本: 苏州市博物馆藏本,纸本册页,三十四开,每开尺寸27cm x 30Cm不等。共录七律三十首,其中,十三首为原集所收和沈周落花诗。十七首为补遗之作。卷末未署名,也未标时间。后有正德三年进士方豪题于嘉靖丙戌的跋和翁方纲题于嘉庆二年的跋。其中翁方纲的跋说:『……此六如三十首草稿,与集本多异,想屡自改定欤?瑶田得此于都门,中阙二首。及南归,晤江秋史,而秋史处恰有此二首。宛然适合……』翁方纲认为这是一个草稿本,说明此藏本的时间比较早。同时,此册页曾缺了两首。后补上。翁氏的这个推测对不对?这恰好可以从普林斯顿藏本中得到证实。
唐伯虎一生曾多次书写落花诗,每次所录诗作的数量不同内容也不同书法风格也不尽相同,目前所知的有以下几个版本。苏州博物馆藏本:纸本册页,三十四开,共录七律三十首,十三首为源集所收沈周落花诗,十七手为补遗,卷末未署名时间普林斯顿大学附属美术馆藏本:纸本长卷,录七律二十一首,前八首为补遗之作,后十三首为原集,卷末有唐伯虎落款无时间。辽宁省博物馆藏本,纸本长卷,收录七律十首均为唐伯虎全集补遗中诗,有落款无时间。中国美术馆藏本:纸本长卷目前公认最成熟巅峰之作,共收七律十七首,七首补遗,有年款所知公开的就以上四种(供参考)

文章TAG:唐寅  落花  唐寅落花诗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