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仲秋的来历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据史籍记载,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仲秋的来历

2,仲秋和仲秋有何不同

“仲秋”与“中秋”各是什么意思。 古人排序时用孟、伯、仲、叔、季,就相当于现在的第一、第二、第三。这其中,孟与伯,表示第一个;仲表示的是第二个;叔与季,有“以后”的意思。古人的字中常有这几个字,如曹操字孟德,他就是老大;孙权字仲谋,他就是老二;许慎字叔重,他可能是老三,也可能是老三以后的。 古人说季节时,也用孟、仲、季。春天共是三个月,第一个月就是孟春,第二个月就是仲春,第三个月就称季春。孟秋是七月,仲秋是八月,季秋是九月。所说的仲秋,就是秋天的第二个月。 农历八月十五那个节,的确是在秋天的第二个月,但是这个节日是个时点,并不是时段,这个节是秋天中的最中间的那一天,而不是一个月,所以说只能是“中秋节”而不应该是“仲秋节”。《辞海》“中秋”说:“夏历八月十五日。因在秋季的正中,故称。” “仲”读zhòng,是表示次序的;“中秋节”的“中”读zhōng,这个“中”是表示位置的。“仲”、“中”,写法不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 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祭月活动。太阳和月亮,是几乎所有原始民族都祭祀的。我国的周代,祭月已经成为制度。祭月的时候,要求月亮是圆满明亮的,而农历八月十五日,这天秋高气爽,是望月的最佳时间,又逢农闲,于是这天就成了祭月的日子。因为这天是秋天的最中间一天,所以称“中秋节”。 中秋节最要紧的是吃月饼,其实,远在宋代就已经有月饼了。写于宋代的《梦粱录》、《武林旧事》已经有“月饼”这个词了,但那时可并不是家家、人人吃月饼,到了明清,月饼才成了家家必食的节日食品。
没什么不同 只是年月日变了而已
中秋是农历八月十五;仲秋是秋季的第二个月。

仲秋和仲秋有何不同

3,为什么有中秋仲秋的写法仲秋和中秋分别是什么意思

中秋是节日,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仲秋是指秋季的第二个月。因为年分四季,一季三个月。古人也用“伯,仲,季”来分别称呼某季的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一、中秋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二、仲秋仲秋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八月的望日(即十五),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民间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赏桂花、猜灯谜等多种习俗。扩展资料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嫦娥奔月”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嫦娥奔月故事最早出现在《归藏》。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衍化成多个故事版本。嫦娥登上了月宫,据西汉《淮南子》中说,是因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从西五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就飞进月宫,变成了捣药的蟾蜍。吴刚折桂吴刚登上月宫折桂,据唐代小说《酉阳杂俎》中说,是因为西何人吴刚修仙犯了错误,才罚他去伐月中的桂树。这桂树随砍随长,永远也砍不断。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一、中秋中秋,一般指中秋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历史发展,后来历法融合,使用阴历(夏历),所以将“祭月节”由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二、仲秋仲秋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八月的望日(即十五),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扩展资料历史概况:古人“中秋”与“仲秋”通用。在流传的,应该是最早的《尚书·尧典》中,有“宵中,星虚,以殷仲秋”的记载。“宵中”指昼夜长短相等,“虚星”是北方玄武七宿之一,“殷”是“正”,也就是以虚星黄昏时在南方出现,昼夜平分来说明仲秋时节气候。春夏秋冬,四时成岁,每季都有孟、仲、季三个月,“孟”是第一,“仲”是第二。在西汉刘安的《淮南子》里,有为什么每季是三个月的解释:“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三月而为一时,故祭祀三饭以为礼,丧纪三踊以为节,兵重三罕以为制。”“踊”是跳脚号哭,兵以三军为制,“三”也就是终。按编纂于战国时期的《礼记》的解释,“月者三日成魄,三月而成时”。“三”也就是终。同样编纂于战国时期的《周礼》,在《天官·司裘》中有“中秋献良裘”的记载。“司裘”是管皮衣的官,中秋时节,夜寒风凉,要献上精致的皮衣。在《春官·章》中有:“中春昼击土鼓吹幽雅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是之。”“”是古乐器,共两种,“吹”是早期的笛,“舞”是早期的箫。“章”是专管“”的官,还有“师”,专管与“”配合的舞蹈。这里的“中秋”显然指仲秋时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仲秋
中秋是节日,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仲秋是指秋季的第二个月。因为年分四季,一季三个月。古人也用“伯,仲,季”来分别称呼某季的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
中秋是节日,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仲秋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
中秋是秋季的正中日,中秋节。仲秋是秋季三个月的第二个月,是对月份的称呼。

为什么有中秋仲秋的写法仲秋和中秋分别是什么意思

4,中秋节的资料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的资料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8月15日 吃月饼赏月 嫦娥奔月

5,仲秋是什么时候

古人“中秋”与“仲秋”通用。在流传的,应该是最早的《尚书·尧典》中,有“宵中,星虚,以殷仲秋”的记载。“宵中”指昼夜长短相等,“虚星”是北方玄武七宿之一,“殷”是“正”,也就是以虚星黄昏时在南方出现,昼夜平分来说明仲秋时节气候。春夏秋冬,四时成岁,每季都有孟、仲、季三个月,“孟”是第一,“仲”是第二。在西汉刘安的《淮南子》里,有为什么每季是三个月的解释:“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三月而为一时,故祭祀三饭以为礼,丧纪三踊以为节,兵重三罕以为制。”“踊”是跳脚号哭,兵以三军为制,“三”也就是终。按编纂于战国时期的《礼记》的解释,“月者三日成魄,三月而成时”。“三”也就是终。 同样编纂于战国时期的《周礼》,在《天官·司裘》中有“中秋献良裘”的记载。“司裘”是管皮衣的官,中秋时节,夜寒风凉,要献上精致的皮衣。在《春官·章》中有:“中春昼击土鼓吹幽雅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是之。”“”是古乐器,共两种,“吹”是早期的笛,“舞”是早期的箫。“章”是专管“”的官,还有“师”,专管与“”配合的舞蹈。这里的“中秋”显然指仲秋时节,古人在仲春与仲秋都有顺应时节的歌舞,只是舞蹈性质不同:仲春击鼓吹幽管唱迎暑之歌,为顺应阳气,用斧与盾跳武舞;仲秋击鼓吹幽管唱迎寒之歌,为顺应阴气,用羽毛跳文舞。秋分时节的祭月,实际就是这种顺应时节礼仪的发展。《夏官·司弓矢》中还有:“中春献弓弩,中秋献矢。”“司弓矢”是专管弓箭的官,“矢”是用兽皮做的盛箭的口袋,是为秋冬的狩猎做准备。 秋分这个节气一般与中秋相距最近,偶然也有碰上中秋的。何谓秋分?按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的说法是,“阳在正西,阴在正东,谓之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他说,春分是“阳在正东,阴在正西”,所以“阴日损而随阳”,阳尊阴卑,要跳武舞。秋分是“阳日损而随阴”,变成相对的阴尊阳卑,要跳文舞,阴气日益加重才会有霜降。这样,春分在早晨朝拜太阳,秋分在傍晚朝拜月亮,都是歌舞具体内容。“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是通过顺应天道来建立王者之尊。按规矩,朝日在东门外,夕月在西门外。《周礼》的《天官·掌次》说:“朝日,祀五帝,则张大次小次,设重重案。”四时祭祀都为“迎气”,五帝是传说中上古的五位帝王,“大次小次”是大幄小幄,君王祭祀前后休息的地方,重重案是摆祭品的用具。 春分朝日的礼拜是迎日,因为日是太阳之精,所以君主要天未亮先到大幄等待,祭祀日出后再到小幄休息。秋分夕月是迎月,月是太阴之精,秋分日还有天人会月的说法。万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也就是一个生长周期的结束。但《周礼》中没有迎月仪式的详细记载。“夕月”应该是今天中秋崇拜的基础,也就是说,中秋崇拜基础是膜拜太阴之精,随阴尊阴。因为从这一天起,阴气将左右天地万物,直到来年春分阳气重新突地而出。 那么什么时候才有中秋节的名称?查宋人李为宋太宗赵光义编《太平御览》时,“时序部”里还没有中秋节或者八月十五。李生于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卒于宋至道二年(996年),说明北宋初中秋尚未成节。但唐诗中已经多有八月十五记载,白居易的《效陶潜体》之七中,已明确有“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轩”。“三五”就是十五,《礼记·礼运》说月亮是:“三五而盈,三五而阙。”“盈”为圆满,圆满也就是缺损的开始。唐人张读的笔记《宣室志》中,已经记载东晋太和年间,有一位周生善道术,“中秋客至,周曰:吾能梯云取月置之怀。因取筋数百条,绳梯架之。闭目良久,忽天黑,仰视无云,俄,呼曰:至矣,手举其衣出月寸许,一室尽明,寒入肌骨,食顷如初。”但我理解,唐代只是已经从迎月发展到玩月,八月十五显然还没有成为合家团圆专门的节日。因为在顾况的《望秋月简于吏部》诗中,仍有“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句,诗中的“中秋”还是泛指八月。“寥”是空旷而清朗,《楚辞·九辩》:“寥兮天高而气清。” 最早明确记载有一个“中秋节”的,应该是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此书是南渡临安后对北宋末年汴京民俗的追记,在卷八中有“中秋”条:“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可做蜜饯的酸果)、梨、枣、栗、孛萄(葡萄)、弄色枨桔,皆新上市。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其中没有馈赠月饼的记载,强调的是喝酒和吃螃蟹、各种新鲜水果。从玩月发展到以酒邀月、赏月,热闹中一片酒气蒸腾。 之后,同是南宋人的吴自牧模仿《东京梦华录》作成《梦粱录》,卷四“中秋”记:“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宴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栾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这里,欢饮开始有合家团聚的背景,而且在卷十六的“荤素从食店”中出现了“月饼”记载。但月饼此时还没与中秋联系,它陈列在当时临安的“市食点心”类中,是点心的一种。“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与它排列在一起的还有芙蓉饼、菊花饼、梅花饼、开炉饼。在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中,月饼则列在“蒸作从食”中,说明它最初是一种蒸食的点心。 月饼与中秋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可能是明朝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此书卷二十《熙朝乐事》中明确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但明代的月饼究竟是不是烘烤的?还是没找到文字记载。直到清人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有两种明确的月饼记载——“刘方伯月饼:用山东飞面作酥为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为细末,微加冰糖加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甚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花边月饼:明府家制花边月饼,不在山东刘方伯之下。余常以轿迎其女厨来园制造,看用飞面拌生猪油团,百搦才用枣肉嵌入为馅,裁如碗大,以手搦其四边菱花样。用火盆两个,上下覆而炙之。枣不去皮,取其鲜也。油不先熬,取其生也。含之上口而化,甘而不腻,松而不滞,其功夫全在搦中,愈多愈妙。”两种都是酥皮月饼。 中秋夜,天高月圆,酒足饭饱,最易舒展对明月的感触。当年东汉人张衡在他的天文著作《灵宪》中说,月亮中是因“阴精积而成兽,像兔、蛤焉,其数偶”。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引用佛家说法,说月中所有,乃地上山河的影子,蟾兔都是“地影空处水影也”。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观察,倒是与今天科学的说法一致。他说:“月如银圜,本自无光,日耀之乃有光。其圆非圆,乃月与日相望,其光全耳。及其阙也亦非真阙,乃日光所不及耳。”在很早之前,刘安在《淮南子》中其实已经说过:“月望日,夺其光,月十五日与日相望,东西中绝则月食夺光也。” 至于嫦娥奔月的说法,在《淮南子》中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奔月宫。嫦娥羿妻也,服药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张衡的《灵宪》中补记:“嫦娥奔月,是为蟾蜍。”于是蟾宫便变成月亮代称,蟾蜍是为月精,其阙也就变成银蟾所食。然后有玉兔,银蟾是嫦娥,倒是阳;玉兔变成金兔倒是阴,蟾蜍与兔共明,阴系阳。然后有广寒宫,柳宗元的笔记《龙城录》记,开元六年八月十五,唐明皇“与申天师、洪都客作术,卧游月宫,见一宫榜曰广寒清虚之府,下视王城,嵯峨若万顷琉璃之田。有素娥十余人,皆乘白鸾舞于广庭桂树之下,音乐清丽。归按其调作霓裳羽衣之曲”。有了广寒宫中的桂树,才有了与嫦娥配对的吴刚。吴刚出现于比《龙城录》略晚的《酉阳杂俎》:“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至此,赏月一切要素都已具备,以后的诗人们只不过以此为题材,对酒当歌,不断重复地抒发自己的幽思而已。
9.14

6,仲秋指农历什么时候 精华知识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农历的七、八、九月)中间的八月(农历), 称谓“仲秋”,所以“仲秋月”就是农历的八月。
仲秋 zhòngqiū [midautumn] 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 古人“中秋”与“仲秋”通用。在流传的,应该是最早的《尚书·尧典》中,有“宵中,星虚,以殷仲秋”的记载。“宵中”指昼夜长短相等,“虚星”是北方玄武七宿之一,“殷”是“正”,也就是以虚星黄昏时在南方出现,昼夜平分来说明仲秋时节气候。春夏秋冬,四时成岁,每季都有孟、仲、季三个月,“孟”是第一,“仲”是第二。在西汉刘安的《淮南子》里,有为什么每季是三个月的解释:“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三月而为一时,故祭祀三饭以为礼,丧纪三踊以为节,兵重三罕以为制。”“踊”是跳脚号哭,兵以三军为制,“三”也就是终。按编纂于战国时期的《礼记》的解释,“月者三日成魄,三月而成时”。“三”也就是终。 同样编纂于战国时期的《周礼》,在《天官·司裘》中有“中秋献良裘”的记载。“司裘”是管皮衣的官,中秋时节,夜寒风凉,要献上精致的皮衣。在《春官·章》中有:“中春昼击土鼓吹幽雅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是之。”“”是古乐器,共两种,“吹”是早期的笛,“舞”是早期的箫。“章”是专管“”的官,还有“师”,专管与“”配合的舞蹈。这里的“中秋”显然指仲秋时节,古人在仲春与仲秋都有顺应时节的歌舞,只是舞蹈性质不同:仲春击鼓吹幽管唱迎暑之歌,为顺应阳气,用斧与盾跳武舞;仲秋击鼓吹幽管唱迎寒之歌,为顺应阴气,用羽毛跳文舞。秋分时节的祭月,实际就是这种顺应时节礼仪的发展。《夏官·司弓矢》中还有:“中春献弓弩,中秋献矢。”“司弓矢”是专管弓箭的官,“矢”是用兽皮做的盛箭的口袋,是为秋冬的狩猎做准备。 秋分这个节气一般与中秋相距最近,偶然也有碰上中秋的。何谓秋分?按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的说法是,“阳在正西,阴在正东,谓之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他说,春分是“阳在正东,阴在正西”,所以“阴日损而随阳”,阳尊阴卑,要跳武舞。秋分是“阳日损而随阴”,变成相对的阴尊阳卑,要跳文舞,阴气日益加重才会有霜降。这样,春分在早晨朝拜太阳,秋分在傍晚朝拜月亮,都是歌舞具体内容。“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是通过顺应天道来建立王者之尊。按规矩,朝日在东门外,夕月在西门外。《周礼》的《天官·掌次》说:“朝日,祀五帝,则张大次小次,设重重案。”四时祭祀都为“迎气”,五帝是传说中上古的五位帝王,“大次小次”是大幄小幄,君王祭祀前后休息的地方,重重案是摆祭品的用具。 春分朝日的礼拜是迎日,因为日是太阳之精,所以君主要天未亮先到大幄等待,祭祀日出后再到小幄休息。秋分夕月是迎月,月是太阴之精,秋分日还有天人会月的说法。万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也就是一个生长周期的结束。但《周礼》中没有迎月仪式的详细记载。“夕月”应该是今天中秋崇拜的基础,也就是说,中秋崇拜基础是膜拜太阴之精,随阴尊阴。因为从这一天起,阴气将左右天地万物,直到来年春分阳气重新突地而出。 那么什么时候才有中秋节的名称?查宋人李为宋太宗赵光义编《太平御览》时,“时序部”里还没有中秋节或者八月十五。李生于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卒于宋至道二年(996年),说明北宋初中秋尚未成节。但唐诗中已经多有八月十五记载,白居易的《效陶潜体》之七中,已明确有“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轩”。“三五”就是十五,《礼记·礼运》说月亮是:“三五而盈,三五而阙。”“盈”为圆满,圆满也就是缺损的开始。唐人张读的笔记《宣室志》中,已经记载东晋太和年间,有一位周生善道术,“中秋客至,周曰:吾能梯云取月置之怀。因取筋数百条,绳梯架之。闭目良久,忽天黑,仰视无云,俄,呼曰:至矣,手举其衣出月寸许,一室尽明,寒入肌骨,食顷如初。”但我理解,唐代只是已经从迎月发展到玩月,八月十五显然还没有成为合家团圆专门的节日。因为在顾况的《望秋月简于吏部》诗中,仍有“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句,诗中的“中秋”还是泛指八月。“寥”是空旷而清朗,《楚辞·九辩》:“寥兮天高而气清。” 最早明确记载有一个“中秋节”的,应该是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此书是南渡临安后对北宋末年汴京民俗的追记,在卷八中有“中秋”条:“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可做蜜饯的酸果)、梨、枣、栗、孛萄(葡萄)、弄色枨桔,皆新上市。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其中没有馈赠月饼的记载,强调的是喝酒和吃螃蟹、各种新鲜水果。从玩月发展到以酒邀月、赏月,热闹中一片酒气蒸腾。 之后,同是南宋人的吴自牧模仿《东京梦华录》作成《梦粱录》,卷四“中秋”记:“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宴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栾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这里,欢饮开始有合家团聚的背景,而且在卷十六的“荤素从食店”中出现了“月饼”记载。但月饼此时还没与中秋联系,它陈列在当时临安的“市食点心”类中,是点心的一种。“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与它排列在一起的还有芙蓉饼、菊花饼、梅花饼、开炉饼。在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中,月饼则列在“蒸作从食”中,说明它最初是一种蒸食的点心。 月饼与中秋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可能是明朝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此书卷二十《熙朝乐事》中明确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但明代的月饼究竟是不是烘烤的?还是没找到文字记载。直到清人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有两种明确的月饼记载——“刘方伯月饼:用山东飞面作酥为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为细末,微加冰糖加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甚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花边月饼:明府家制花边月饼,不在山东刘方伯之下。余常以轿迎其女厨来园制造,看用飞面拌生猪油团,百搦才用枣肉嵌入为馅,裁如碗大,以手搦其四边菱花样。用火盆两个,上下覆而炙之。枣不去皮,取其鲜也。油不先熬,取其生也。含之上口而化,甘而不腻,松而不滞,其功夫全在搦中,愈多愈妙。”两种都是酥皮月饼。 中秋夜,天高月圆,酒足饭饱,最易舒展对明月的感触。当年东汉人张衡在他的天文著作《灵宪》中说,月亮中是因“阴精积而成兽,像兔、蛤焉,其数偶”。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引用佛家说法,说月中所有,乃地上山河的影子,蟾兔都是“地影空处水影也”。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观察,倒是与今天科学的说法一致。他说:“月如银圜,本自无光,日耀之乃有光。其圆非圆,乃月与日相望,其光全耳。及其阙也亦非真阙,乃日光所不及耳。”在很早之前,刘安在《淮南子》中其实已经说过:“月望日,夺其光,月十五日与日相望,东西中绝则月食夺光也。” 至于嫦娥奔月的说法,在《淮南子》中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奔月宫。嫦娥羿妻也,服药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张衡的《灵宪》中补记:“嫦娥奔月,是为蟾蜍。”于是蟾宫便变成月亮代称,蟾蜍是为月精,其阙也就变成银蟾所食。然后有玉兔,银蟾是嫦娥,倒是阳;玉兔变成金兔倒是阴,蟾蜍与兔共明,阴系阳。然后有广寒宫,柳宗元的笔记《龙城录》记,开元六年八月十五,唐明皇“与申天师、洪都客作术,卧游月宫,见一宫榜曰广寒清虚之府,下视王城,嵯峨若万顷琉璃之田。有素娥十余人,皆乘白鸾舞于广庭桂树之下,音乐清丽。归按其调作霓裳羽衣之曲”。有了广寒宫中的桂树,才有了与嫦娥配对的吴刚。吴刚出现于比《龙城录》略晚的《酉阳杂俎》:“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至此,赏月一切要素都已具备,以后的诗人们只不过以此为题材,对酒当歌,不断重复地抒发自己的幽思而已。 这个百度上有。。。
顾名思义,仲秋(也即中秋,古代同音字)是秋季的中间时段。秋季,我国农历指7、8、9三个月,仲秋,就是指农历8月这段时间了。中秋节----八月十五,也正是这段时间的中心点。 关于仲秋的些许,上面问友回答的不错。具体可进入 http://baike.baidu.com/view/494858.htm?fr=ala0_1查看。
农历的八月份

7,为什么中秋又叫仲秋呢

古人把每个季节的三个月先后用孟仲季来代指。八月为秋季第二个月,所以为仲秋,但是中秋节是个时点,并不是一个时间段,中秋节是秋天的中间的意思,而不是一个月,所以说只能是“中秋节”而不应该是“仲秋节”。
现在的中秋不叫仲秋,中秋是只中秋节,即农历八月十五,而仲秋则是指农历八月,以前古人把每个季节的三个月都用孟仲季来代指,如农历一月就叫孟春,二月叫仲春,三月叫季春。 但是在古代中秋和仲秋都是一样的意思,都指农历八月,到宋代把八月十五命名为中秋节之后,一般中秋就指中秋节了,而仲秋则指农历八月。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再一年秋季的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为孟 仲 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
商品广告上,有的写“仲秋节”,有的写“中秋节”,甚至有的日历上也有两种写法。“仲秋节”、“中秋节”到底是哪一个对?还是全都对?   咱们先看看“仲秋”与“中秋”各是什么意思。   古人排序时用孟、伯、仲、叔、季,就相当于现在的第一、第二、第三。这其中,孟与伯,表示第一个;仲表示的是第二个;叔与季,有“以后”的意思。古人的字中常有这几个字,如曹操字孟德,他就是老大;孙权字仲谋,他就是老二;许慎字叔重,他可能是老三,也可能是老三以后的。   古人说季节时,也用孟、仲、季。春天共是三个月,第一个月就是孟春,第二个月就是仲春,第三个月就称季春。孟秋是七月,仲秋是八月,季秋是九月。所说的仲秋,就是秋天的第二个月。   农历八月十五那个节,的确是在秋天的第二个月,但是这个节日是个时点,并不是时段,这个节是秋天中的最中间的那一天,而不是一个月,所以说只能是“中秋节”而不应该是“仲秋节”。《辞海》“中秋”说:“夏历八月十五日。因在秋季的正中,故称。”   “仲”读zhòng,是表示次序的;“中秋节”的“中”读zhōng,这个“中”是表示位置的。“仲”、“中”,写法不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   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祭月活动。太阳和月亮,是几乎所有原始民族都祭祀的。我国的周代,祭月已经成为制度。祭月的时候,要求月亮是圆满明亮的,而农历八月十五日,这天秋高气爽,是望月的最佳时间,又逢农闲,于是这天就成了祭月的日子。因为这天是秋天的最中间一天,所以称“中秋节”。   中秋节最要紧的是吃月饼,其实,远在宋代就已经有月饼了。写于宋代的《梦粱录》、《武林旧事》已经有“月饼”这个词了,但那时可并不是家家、人人吃月饼,到了明清,月饼才成了家家必食的节日食品。
仲秋 古人“中秋”与“仲秋”通用。在流传的,应该是最早的《尚书·尧典》中,有“宵中,星虚,以殷仲秋”的记载。“宵中”指昼夜长短相等,“虚星”是北方玄武七宿之一,“殷”是“正”,也就是以虚星黄昏时在南方出现,昼夜平分来说明仲秋时节气候。春夏秋冬,四时成岁,每季都有孟、仲、季三个月,“孟”是第一,“仲”是第二。在西汉刘安的《淮南子》里,有为什么每季是三个月的解释:“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三月而为一时,故祭祀三饭以为礼,丧纪三踊以为节,兵重三罕以为制。”“踊”是跳脚号哭,兵以三军为制,“三”也就是终。按编纂于战国时期的《礼记》的解释,“月者三日成魄,三月而成时”。“三”也就是终。 同样编纂于战国时期的《周礼》,在《天官·司裘》中有“中秋献良裘”的记载。“司裘”是管皮衣的官,中秋时节,夜寒风凉,要献上精致的皮衣。在《春官·章》中有:“中春昼击土鼓吹幽雅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是之。”“”是古乐器,共两种,“吹”是早期的笛,“舞”是早期的箫。“章”是专管“”的官,还有“师”,专管与“”配合的舞蹈。这里的“中秋”显然指仲秋时节,古人在仲春与仲秋都有顺应时节的歌舞,只是舞蹈性质不同:仲春击鼓吹幽管唱迎暑之歌,为顺应阳气,用斧与盾跳武舞;仲秋击鼓吹幽管唱迎寒之歌,为顺应阴气,用羽毛跳文舞。秋分时节的祭月,实际就是这种顺应时节礼仪的发展。《夏官·司弓矢》中还有:“中春献弓弩,中秋献矢。”“司弓矢”是专管弓箭的官,“矢”是用兽皮做的盛箭的口袋,是为秋冬的狩猎做准备。 秋分这个节气一般与中秋相距最近,偶然也有碰上中秋的。何谓秋分?按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的说法是,“阳在正西,阴在正东,谓之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他说,春分是“阳在正东,阴在正西”,所以“阴日损而随阳”,阳尊阴卑,要跳武舞。秋分是“阳日损而随阴”,变成相对的阴尊阳卑,要跳文舞,阴气日益加重才会有霜降。这样,春分在早晨朝拜太阳,秋分在傍晚朝拜月亮,都是歌舞具体内容。“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是通过顺应天道来建立王者之尊。按规矩,朝日在东门外,夕月在西门外。《周礼》的《天官·掌次》说:“朝日,祀五帝,则张大次小次,设重重案。”四时祭祀都为“迎气”,五帝是传说中上古的五位帝王,“大次小次”是大幄小幄,君王祭祀前后休息的地方,重重案是摆祭品的用具。 春分朝日的礼拜是迎日,因为日是太阳之精,所以君主要天未亮先到大幄等待,祭祀日出后再到小幄休息。秋分夕月是迎月,月是太阴之精,秋分日还有天人会月的说法。万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也就是一个生长周期的结束。但《周礼》中没有迎月仪式的详细记载。“夕月”应该是今天中秋崇拜的基础,也就是说,中秋崇拜基础是膜拜太阴之精,随阴尊阴。因为从这一天起,阴气将左右天地万物,直到来年春分阳气重新突地而出。 那么什么时候才有中秋节的名称?查宋人李为宋太宗赵光义编《太平御览》时,“时序部”里还没有中秋节或者八月十五。李生于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卒于宋至道二年(996年),说明北宋初中秋尚未成节。但唐诗中已经多有八月十五记载,白居易的《效陶潜体》之七中,已明确有“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轩”。“三五”就是十五,《礼记·礼运》说月亮是:“三五而盈,三五而阙。”“盈”为圆满,圆满也就是缺损的开始。唐人张读的笔记《宣室志》中,已经记载东晋太和年间,有一位周生善道术,“中秋客至,周曰:吾能梯云取月置之怀。因取筋数百条,绳梯架之。闭目良久,忽天黑,仰视无云,俄,呼曰:至矣,手举其衣出月寸许,一室尽明,寒入肌骨,食顷如初。”但我理解,唐代只是已经从迎月发展到玩月,八月十五显然还没有成为合家团圆专门的节日。因为在顾况的《望秋月简于吏部》诗中,仍有“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句,诗中的“中秋”还是泛指八月。“寥”是空旷而清朗,《楚辞·九辩》:“寥兮天高而气清。” 最早明确记载有一个“中秋节”的,应该是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此书是南渡临安后对北宋末年汴京民俗的追记,在卷八中有“中秋”条:“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可做蜜饯的酸果)、梨、枣、栗、孛萄(葡萄)、弄色枨桔,皆新上市。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其中没有馈赠月饼的记载,强调的是喝酒和吃螃蟹、各种新鲜水果。从玩月发展到以酒邀月、赏月,热闹中一片酒气蒸腾。 之后,同是南宋人的吴自牧模仿《东京梦华录》作成《梦粱录》,卷四“中秋”记:“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宴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栾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这里,欢饮开始有合家团聚的背景,而且在卷十六的“荤素从食店”中出现了“月饼”记载。但月饼此时还没与中秋联系,它陈列在当时临安的“市食点心”类中,是点心的一种。“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与它排列在一起的还有芙蓉饼、菊花饼、梅花饼、开炉饼。在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中,月饼则列在“蒸作从食”中,说明它最初是一种蒸食的点心。 月饼与中秋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可能是明朝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此书卷二十《熙朝乐事》中明确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但明代的月饼究竟是不是烘烤的?还是没找到文字记载。直到清人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有两种明确的月饼记载——“刘方伯月饼:用山东飞面作酥为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为细末,微加冰糖加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甚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花边月饼:明府家制花边月饼,不在山东刘方伯之下。余常以轿迎其女厨来园制造,看用飞面拌生猪油团,百搦才用枣肉嵌入为馅,裁如碗大,以手搦其四边菱花样。用火盆两个,上下覆而炙之。枣不去皮,取其鲜也。油不先熬,取其生也。含之上口而化,甘而不腻,松而不滞,其功夫全在搦中,愈多愈妙。”两种都是酥皮月饼。 中秋夜,天高月圆,酒足饭饱,最易舒展对明月的感触。当年东汉人张衡在他的天文著作《灵宪》中说,月亮中是因“阴精积而成兽,像兔、蛤焉,其数偶”。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引用佛家说法,说月中所有,乃地上山河的影子,蟾兔都是“地影空处水影也”。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观察,倒是与今天科学的说法一致。他说:“月如银圜,本自无光,日耀之乃有光。其圆非圆,乃月与日相望,其光全耳。及其阙也亦非真阙,乃日光所不及耳。”在很早之前,刘安在《淮南子》中其实已经说过:“月望日,夺其光,月十五日与日相望,东西中绝则月食夺光也。” 至于嫦娥奔月的说法,在《淮南子》中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奔月宫。嫦娥羿妻也,服药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张衡的《灵宪》中补记:“嫦娥奔月,是为蟾蜍。”于是蟾宫便变成月亮代称,蟾蜍是为月精,其阙也就变成银蟾所食。然后有玉兔,银蟾是嫦娥,倒是阳;玉兔变成金兔倒是阴,蟾蜍与兔共明,阴系阳。然后有广寒宫,柳宗元的笔记《龙城录》记,开元六年八月十五,唐明皇“与申天师、洪都客作术,卧游月宫,见一宫榜曰广寒清虚之府,下视王城,嵯峨若万顷琉璃之田。有素娥十余人,皆乘白鸾舞于广庭桂树之下,音乐清丽。归按其调作霓裳羽衣之曲”。有了广寒宫中的桂树,才有了与嫦娥配对的吴刚。吴刚出现于比《龙城录》略晚的《酉阳杂俎》:“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至此,赏月一切要素都已具备,以后的诗人们只不过以此为题材,对酒当歌,不断重复地抒发自己的幽思而已。

文章TAG:来历  仲秋  仲秋的来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