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教手持佛珠的珠数

18是个整数,18+1的意思是:18颗佛珠在加上一颗三通佛珠(佛头)没有隔珠的,有隔珠那也是别外加不能算在18里面的,喜欢佛珠可以来看一下 淘-宝-店“仙龙工艺”
隔珠及佛头都不计数,18颗就是18颗,+1一般指的佛头

请教手持佛珠的珠数

2,整天拿佛珠在手上转好不好呀

不好,心不静,再转也没什么意义!
念珠,有它的功用,不必执着,那只是静心的一种基本方式,你能做到非想非非想的时候就不需要转念珠了
不好,不低调,老人嘛可以转一下,活动手腕
去卫生间不要戴着。 佩带“念珠”,可以提醒道念。佩带“念珠”,可以庄严威仪。持用“念珠”,可以记取念诵数目,不使功夫减退。 【念珠】   是佛教的法器,又叫做“数珠”,梵语Pasakamala。一般用香木制作,也有用玉石、玛瑙、菩提子等制作的。用绳索把小圆珠贯穿成串,随身携带,以便念佛、诵咒时计数,调伏身心。一串念珠的数目,以一百零八颗为常见,其象征意义是破“百八烦恼”,证“百八三昧”。也有多至一千零八十颗或少至十四颗的。《旧唐书·李辅国传》载:“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暇,手持念珠。”净土宗强调持名念佛,常用念珠计数。唐代飞锡和尚以出入息计数念佛,他说:“吾则以出入息为念珠焉,称佛名号,随之于息。”(《念佛三昧宝王论》)此外,在印度古代,贯穿三十颗黑白相间的珠子,用来计算日期。这可能是念珠的来源。在小说中引用如:鲁迅《彷徨·离婚》:“两个老女人也低声哼起佛号来,她们撷着念珠,又都看爱姑,而且互视,努嘴,点头。”

整天拿佛珠在手上转好不好呀

3,女生手上带佛珠

适合女生戴的佛珠主要有这几种1、小叶紫檀—---108颗佛珠小叶紫檀现在是网上热门款,由于众多明星的佩带,无论是自带还是送人都是极好的选择。小叶紫檀同料108颗佛珠通体清澈发亮4圈绕腕设计,使女生手腕看出去更加修长,小叶紫檀散发出来的阵阵馨香有助于睡眠和安神醒脑的作用,稳定人的心绪,据说长期佩戴还能够促进新细胞再生,预防皱纹的出现。2、沉香手串-----沉香的香味在夏天更加肆意,也是众多人在夏日更多选择佩戴沉香的主要原因。沉香透着一种天然原生态的美,夏日佩戴更是能够时时闻到阵阵幽香,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如果您是一个喜欢DIY的女生,大可以自己动手加入蜜蜡、水晶等元素丰富造型,制作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手串。3、蜜蜡手串——蜜蜡有比较悠远的历史,而且从形成之期到被人们发掘,沉睡了很长时间,在这段时间中它吸日月之灵气,让它变得更加的通灵,而且在蜜蜡沉睡期间也从外界吸收了一些微量元素,而这样微量元素对人体有积极的作用。人们佩戴蜜蜡的时候,那些微量元素就会渗透到人们的肌肤之中,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在全身,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将血液中有害的物质通过汗液排出体外。大颗粒的蜜蜡手串特别适合丰腴的女性佩戴,彰显贵气。而且由于它较其他材质较轻便,特别适合夏季及出行佩戴。4、檀香木手串——檀香木又名旃檀,能作香料焚烧,亦可入药。如《一切经音义》中注释说:旃檀,谓白檀能治热病,赤檀能去风肿,皆是除疾安身之药,故名与乐。檀香木手串长期佩戴不仅能美容养颜,还能辟邪保平安。
明白带的意思,就不会有这个疑问了。我们带佛珠,带这些饰品,不是为了这个而带。是要时时提醒自己,念念为善,断恶修善的目的。带或不带,心中有这个念头就好。这个道理要懂!善哉!

女生手上带佛珠

4,修佛手持念珠几可最好有什么含义

念珠之颗数,诸经所载不一,略举较常见之用法:(一)木患子经作一百零八颗。(二)陀罗尼集经卷二作数珠法相品举出一百零八、五十四、四十二、二十一颗等四种。(三)数珠功德经亦举出四种,即一百零八、五十四、二十七、十四颗等。(四)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以一千零八十颗为上品,一百零八颗为最胜,五十四颗为中品,二十七颗为下品。(五)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谓上品一百零八颗,中品五十四颗,下品二十七颗,最上品一千零八十颗。此外,另有三十六颗、十八颗。上记之中,以使用一百零八颗为最普遍。 使用颗数之不同,所代表之意义亦有分别:(一)一百零八颗,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百八烦恼。(二)五十四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之五十四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三)四十二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之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四)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五)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六)十四颗,表示观音之十四无畏。(七)一千零八十颗,表示十界各具有一百零八,故共成一千零八十。(八)三十六颗与十八颗之意义,一般认为与一百零八颗相同,然为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为三十六,或六分为十八,而非别有深义。然上记颗数与表征意义之差别,仅系历代祖师为方便教化所赋予之配合,而非源自原典经文所举示者。
《旧唐书·李辅国传》载:“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暇,手持念珠。”净土宗强调持名念佛,常用念珠计数。唐代飞锡和尚以出入息计数念佛,他说:“吾则以出入息为念珠焉,称佛名号,随之于息。”(《念佛三昧宝王论》)此外,在印度古代,贯穿三十颗黑白相间的珠子,...
18颗就可以
一百零八粒 念珠在修佛过程中起到计数器的作用 每念一句佛号捻一颗 同时又能使你心态平和 一心不乱
佩带108颗
呵呵,几个看你具体情况而定,怎么方便怎么来。含义不要去想,一心念佛是正经的。

5,念佛时怎么手持佛珠

1、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四部《阿含经》等。 (千万不要以为看了四本五本的佛经,就差不多了解佛法了。另外经过修行,和没有修行的,对佛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学习修行佛法,要去多看佛经,要进行修行。佛法两千多年了,佛经浩瀚,不论你修行到什么程度,几乎你们所有的疑问,佛经上都有答案。) 2、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净土宗和藏区的大圆满法。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的。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都是修习大圆满法的好去处。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念佛心要恭敬虔诚,从一句至十句,念得清楚,记得清楚,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最能去妄,妄念无处著脚,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久当自得耳。大势至菩萨谓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 念: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4、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返照,了了分明,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仁者:要知道,念珠,只有两个作用,第一,念佛时,记数。。第二,起到,【看到念珠】提醒我们随时念佛。,如何手持佛珠,随喜!。。南无阿弥陀佛!
佛珠念珠如果是用来作为计数工具使用,就不需要将母珠(三通)以及隔珠算在其中,在念诵佛号、经文时只需要轻掐而过即可。 但是如果是将佛珠作为帮助修行、计数来用,来以此领悟更多的佛法真理时,则需要在掐到隔珠时,以佛法僧三宝或者戒定惠三学来作为观想,而掐到母珠三通时,则观想佛祖相好光明,然后再继续即可。

6,如何手持佛珠

怎样拿持念珠呢?用左手抑或右手?用单手或是双手呢?一些佛教宗派,像密宗和净土宗,都有若干规范,但根据《佛像图鉴》的记载,历代大德高僧,手持佛珠,皆无定法,左手、右手、单手、双手、提高、垂下、平胸、齐膝,各种动作都有,但求其方便而已,所以我们不必强求庸人自扰的持珠方法。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说明众生修行、拜佛,不要执相,佛珠也是相之一,所以当我们使用佛珠时,不要过份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只要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就可以早证菩提,成就湼盘了。   在经典当中特别强调,持用不同质料的佛珠,其念诵的功德利益,也有胜劣的差异,如在《佛说较量数珠功德经》中,佛告诸大众言:   汝等善听我今演说,受持数珠校量功德获益差别。若有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速求诸法得成验者。其数珠法应有。如是须当受待。若用铁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五倍;若用赤铜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十倍;若用真珠珊瑚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百倍;若用木槵子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千倍;若求往生诸佛净土及天宫者,应受此珠。若用莲子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万倍;若用因陀罗亻去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百万倍;若用乌卢陀罗佉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千万倍;若用水精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万万倍;若用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掐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不可算数难可校量。   念珠的绳子断了,很多人误以为是不详的预兆,其实,这是错误的见解,须知任何物件,用久了,总不免有磨损或折毁,故念珠的绳子断了,实不足为怪,试想世上原来就充满无常的现象,人生离不开生、老、病、死的阶段,万物有存在,自然有消失;有开始,也有终结的过程。这些现象,原是世界的真相,过去如此,现在一样,将来也亦然。所以佛珠的绳子断了,只要换上一条新的绳子,就可继续使用了,不必过份执着,也不用介怀,应该藉着这机会,体悟一下世道无常的道理。   持珠念佛,应该默念还是诵念呢?这就是要视乎身处的环境,适合各人的方便了,譬如在社交的场合,如果出声诵佛,可能引起别人对你投以怪异的眼光,甚至会惹起嫌恶的心态,所以这时候,最好是默念,以不影响他人为要。在清静的环境下,最好是高声诵佛,《业报差别经》说:高声念佛有十种功德:(一)能排睡障,(二)天魔惊怖,(三)声偏十方,(四)三途息苦,(五)外声不入,(六)心不散乱,(七)勇猛精进,(八)诸佛欢喜,(九)三昧现前,(十)往生净土。在佛寺里高声诵佛,所收的效果当然是最好,但常人往往受到环境所限制,采用金刚持念之法(声在唇齿之间,动口唇半张半合,默地念诵。),一字一声,流注心田,激荡耳膜,也是很好的方法。无觉无观,名为念佛;无想无语,是为念佛。只要心中有佛,默地诵念,也是一样的。   假如念诵者,纯以念珠作记数的工具,例如念《波罗蜜多心经》十遍或南无阿弥陀佛一百零八遍,则不必把母珠和隔珠计算在内,念诵时,轻轻捻过便是;假如念诵的人使用佛珠,除了当它作精进、记数的工具外,还希望藉着它来体悟更多的佛道和禅理的话,当手掐到母珠或隔珠的时候,可用佛、法、僧三宝或无念(指无妄念即符合真如之念)等意念应对之,日子久了,功夫自然纯熟,慢慢便可体悟佛法的大海和般若的智慧(指通达真理的最高智慧)。   念珠有不同的颗数,用那一类最为适当呢?(请参看本书《佛珠的颗数》介绍,不同颗数的佛珠有不同的意义。)一般持珠和挂珠都采用一百零八颗数,象征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而戴珠多用十八颗数,表示清净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的六种认识作用)。   假如特别尊拜观音菩萨的,不妨选用十四颗数的念珠,因为它象征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见本书《念珠的颗数》之十四颗介绍) ;又或以某个菩萨作为修持本尊的对象,不妨采用五十四颗数或四十二颗数的佛珠,因为它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五十四阶位和四十二阶位。(见本书《念珠的颗数》之五十四颗及四十二颗之介绍)   制造念珠的质料多不胜数(见本书《念珠的质料》之介绍),选用那一种是最好呢?使用佛珠念佛,主要是帮助我们凝聚精神,方便修行,据《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所说,持用不同质料的佛珠念佛,所获的功德,各有差异。   兹列表于下,以供参考:   质 料   功德倍数   铁   五   赤铜   十   真珠,珊瑚   百   木槵子   千   莲子   万   因陀啰佉义(一种青色宝石)   百万   乌嚧陀啰佉义   千万   水精(晶)   万万   菩提子   无量数   此外,《金刚顶瑜珈念珠经》也有这样的记载:   质 料   功德倍数   砗磲   一   木槵子   二   铁   三   熟铜   四   水晶,真珠,诸宝   百   帝释子   千   金刚子   俱胝(十万)   莲子   千俱胝(万万)   菩提子   无数   同时又说:佛部念诵菩提子,金刚部法金刚子,宝部念诸以诸宝,莲花部珠用莲子,羯磨部中为念珠,众珠间杂应贯串。诵念不同类别的佛经,则用不同质料的佛珠。   又密教对于法会中所用的佛珠和平时常用的佛珠都有不同的规定,密教的经典,对掐捻念珠的指法也有详细的记载,但因为不是一般念佛的人所熟悉,故此处不作详述。(请参考《大曰经》卷一,《一字佛顶轮王经》卷四,《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十,《释氏要览》卷中,《类聚名物考》卷二五五。)
不必执着

7,佛珠戴那只手是否有什么讲究

个人认为18颗或21颗都可(佛头不算不在内) “佛珠”的本意是“弗诛”,戴在身上随时提醒我们,不可诛杀任何有性命的东西,包括人、动物、植物,而且要想尽一切办法来维护对方的生存,让他们也能安心地活下去。 有些人原本有很长的寿命,可是他却诛杀太多的小生命,使这些小生命都没有能够活到他们该活的岁数,所以,神把这笔帐记到他身上,把这些小生命短少的岁数,从他的寿命中,扣除了,因此,他便变得很短命。 有些人原本只有很短的寿命,可是他不但很疼惜一些大小动物、植物的生命,而且很有爱心地照料他们、呵护他们,使他们的寿命延长了、增加了。这些延长的、增加的寿命,神也分毫不少地算在这人的生死簿上,使他的寿命也随着延长了、增加了。 人之所以会死,不是因为他得了不治之症,而是因为他的阳寿已尽。很多人车祸死、坠机死,或各种意外,而突然一命呜呼。这些人并没有得什么不治之症,但该死的时侯,也一样死了。 人应该自己去努力一点一滴地延长增加自己的寿命,为延长寿命与增加寿命最好的方法,便是不杀生,而放生。 当您不杀生,阎罗王也必不杀您,而当您放生时,阎罗王也必放您一条生路,让您活下去。 (摘自: 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cid=1000&Data=S&Tid=346346) 【l、古印遗风--佛珠的起源】 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其梵文原语包括四种意义: (一)pasaka-mala,音译是「钵塞莫」,意译作「数珠」。 (二)aksa-mala,音译是「阿叉摩罗」,意译作「珠謦」。 (三)japa-mala, 音译是「渣巴摩罗」,意译作「念诵謦」。 (四)aksa-sutra,音译是「阿叉修多罗」,意译作「珠之贯线」。 而梵语mala是謦的意思。通常来讲佛珠的最初起源,是由于古印度人有缨珞謦条缠身的风尚(见图1、2 ),而正是这种风尚的沿袭,逐渐演变成为后世佛珠的使用。 在佛教经典中,有关佛珠的起源,一般都以《木木患子经》所载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启示作为通说。经文载: 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木患子。如是渐次度木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大善我当奉行。即敕吏民。营办木木患子。以为千具。六亲国戚。皆与一具。王常诵念。虽亲军旅。亦不废置。 由此可知,波流离王在听到佛陀的开示之后,便开始用木木患子来制造佛珠,持念“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这应当是佛教当中,佛珠最初的起源了。 应当指出的是,佛珠虽然现已成为佛教徒的一项重要标志。但如果溯其本源,佛珠却并非佛教所创用。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很早便有持用佛珠的记载,并且以律典为所依的南传佛教徒亦不曾流行过佛珠。这在出土文物中,亦有例证。如在印度出土,属于公元二世纪时代的“龙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罗门像,其颈上是悬挂有佛珠的。我想,这就如同佛教起源于印度,大兴于中土“墙内开花墙外香” 的道理一样,佛珠虽非佛教所创用,但却正是因为植根于佛教这块肥沃的土壤中,才有可能成为今日中国汉藏、蒙古、日本。韩国等地区僧尼、居士所携用的重要法具。 在我国,国人知道佛珠这一称谓,最早应始于东晋(公元317--420年)时代所翻译的《木木患子经》,只可惜译者的名字已经失佚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两晋时期,异域僧侣来华者甚众,这些外国沙门中必然会有携带佛珠而来的。 延至唐代,在佛教大兴的时代背景下,记载有关佛珠的经典被广泛传译,先后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所译的《陀罗尼集经》、宝思惟译的《校量数珠功德经》、不空三藏译的《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义净三藏译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等诸多经典。 至此,佛珠便开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普遍流传开来,如《旧唐书-李辅国传》载: 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 《续高僧传-道绰传》载: 人各掐珠,口同佛号,每时散席,响弥林谷。 从现存的实物来看,甘肃敦煌莫高窟中,保存下来有一尊十六国时期(公元304~439年)泥塑弥勒菩萨像,便是一尊颈部挂有佛珠的造像(见图3)。此外,在日本保存下来有《佛像图鉴》一书,其中绘制的唐代高僧图像,使用佛珠者比比皆是(见图4)。 可以肯定地说,自唐以后,国人使用佛珠,已经是相当普遍了 【2、名目繁多--佛珠的种类】 佛珠的种类很多。若就其使用方面来讲,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l)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 (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持珠,多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见图5)。在经典中解释说: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若欲愿生诸佛净土者,应当依法受持此珠。 【3、意蕴深远--佛珠的数目】 每串佛珠,都是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而各种佛珠特定的数目皆有不同。数目不尽相同的缘由是因为各本佛经的记载有异而成。兹列表如下: 颗数 出处 1080 《金刚顶瑜珈念珠经》 108 《木木患子经》 《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珈念珠经》 《陀罗尼集经》 《文殊仪轨经》 54 《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 《陀罗尼集经》 《文殊仪轨经》 42 《陀罗尼集经》 27 《文殊仪轨经》 21 《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珈念珠经》 《文殊仪轨经》 18 《陀罗尼集经》 14 《文殊仪轨经》 《校量数珠功德经》 【4、异彩纷呈——佛珠的质料】 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无论矿物还是植物,大凡竹、木。牙、角均可制成佛珠。但在佛典当中有记载,可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却是非常有限的,最多也不过十余种,实在无法与现今众多繁杂的品类相比了。下面将佛经中所举的佛珠质料加以列表说明。 经名:《陀罗尼集经》卷二 佛珠质料:金、银、赤铜、水精、木木患子、菩提子、莲花子等七种 经名:《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 佛珠质料:菩提子、金刚子、真珠、莲花子、金银诸宝、及以上诸材和合等六种 经名:《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下“持念品” 佛珠质料:香木、金俞石、铜、铁、水晶、真珠、莲花子、金刚子、间错种种诸宝、菩提子等十种 时下,许多并非信仰佛教的男士和女士皆以佩带佛珠为荣,使佛珠俨然成为一种时尚的装饰品了。其实,在我看来,凡是这些爱戴佛珠的人,是“有善根”的表露,皆应看作是深具善根,无始劫来与佛有缘的人。况且佛陀早有明示: 若复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说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 念珠乃身外之物, 我们念佛诵经主要是内心, 不要被物所系, 被物所碍。更不要被困 在手上的念珠是什麼质料, 要多少颗数, 要如何掐捻, 要拿在左手还是右手, 放高拿 还是垂下。我们持珠但求方便及自在, 也不必要强求庸人自扰的持珠方法, 如「金 刚经」所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 念珠也是相之一, 所 以我们使用时不要过份计较它。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计数和束心的工具。 据藏经记载,最上品的念珠是1080粒,这种念珠,因太长,或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上品的念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下品为27粒。另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共9种。 佛教念珠的粒数各有其含义: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乃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27粒的,是表示声闻之27圣贤;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是表示仁王经所说的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携带方便,分108数的1/3或1/6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其他深意。 佛珠质料:香木、金俞石、铜、铁、水晶、真珠、莲花子、金刚子、间错种种诸宝、菩提子等十种 时下,许多并非信仰佛教的男士和女士皆以佩带佛珠为荣,使佛珠俨然成为一种时尚的装饰品了。其实,在我看来,凡是这些爱戴佛珠的人,是“有善根”的表露,皆应看作是深具善根,无始劫来与佛有缘的人。况且佛陀早有明示: 若复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说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 念珠乃身外之物, 我们念佛诵经主要是内心, 不要被物所系, 被物所碍。更不要被困 在手上的念珠是什麼质料, 要多少颗数, 要如何掐捻, 要拿在左手还是右手, 放高拿 还是垂下。我们持珠但求方便及自在, 也不必要强求庸人自扰的持珠方法, 如「金 刚经」所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 念珠也是相之一, 所 以我们使用时不要过份计较它。
左进右出. 也就是说,左手是进来的地方,比如金银\玉器等等有灵性的东西就要代左手,可以招财,保平安之类的。 像辟邪之类的东西就要代右手,代表让一切不好的东西都从你身体里出去.
没有讲究
计数器 对于真正佛教徒而言 也可以理解成是教化 祝福

文章TAG:手持  佛珠  请教  手持佛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