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永泰公主叫什么

永泰公主,其实在她活着的时候,她只是永泰郡主。她是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名叫李仙蕙。
李仙蕙,字秾辉。

永泰公主叫什么

2,永泰公主的介绍

永泰公主元氏,北魏宣武帝元恪之女,孝明帝元诩异母妹。北魏正光二年(521年),永泰公主来到明练寺削发为尼,潜心修佛,由于她乐善好施,经常将朝廷供给给她的钱粮赈济给周围的苦难百姓,因此,深受广大僧俗百姓的崇敬和爱戴。

永泰公主的介绍

3,永泰公主墓中为什么没有她丈夫的墓志铭

她丈夫武延基因议论张易知兄弟专横朝政,是被武则天杖杀的,属于公开性判处死刑,应该不会设立墓志铭吧?个人观点。
个人观点,永泰公主的丈夫武延基的老爸武承嗣在武则天的时候搞死过很多人。之后在中宗时期兴风作浪的武延基叔叔武三思在永泰公主下葬的神龙元年正夹着尾巴做人。那时候朝廷里面对武家人基本上都是仇视态度,所以武延基就算死得冤,也只能悄无声息地埋了。

永泰公主墓中为什么没有她丈夫的墓志铭

4,唐中宗和韦皇后所生的长宁公主永泰公主永寿公主安乐公主

几时出生就不清楚,死的倒是知道一些些。 李重润为唐高宗李治及武则天之孙,唐中宗李显和韦皇后长子。701年死于洛阳,年十九岁。中宗复位后于706年追封为懿德太子,葬乾陵。 永泰公主大约生于684年,死于701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坟墓被冠称为“陵”的公主,规格与帝王相等。 长宁公主,唐中宗嫡女,韦后所生,先后嫁杨慎交、苏彦伯二人。颇受宠爱。后世也称"宁长公主"。 安乐公主,是唐中宗李显之女,韦氏所生,小名裹儿。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称。死于710年。 永寿公主(?—?),唐中宗李显女,母韦皇后。同母兄懿德太子李重润,同母姐妹永泰公主李仙蕙、长宁公主、安乐公主。永寿公主下嫁韦鐬。公主早逝,武则天执政的长安初年追赠。 懿德太子(683年-701年)永泰公主(685年-701年)安乐公主(684年-710年)

5,唐朝的永泰公主是怎么死的

永泰公主是难产而死大足元年(701年)九月,兄长懿德太子李重润和夫魏王武延基私议二张兄弟与武则天内帏之事,为武则天杖杀。据1960年9月出土的永泰公主墓志铭记载,事件发生后第二天,身怀有孕的李仙蕙因难产而死,但《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等史书记载永泰郡主亦死于坐罪。李仙蕙(685年—701年10月9日),字秾辉, 唐中宗第七女。 李仙蕙在其父李显复位东宫之后,以郡主身份下嫁武承嗣长子武延基。
永泰公主墓志铭有“自蛟丧雄锷,鸾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句。有人判断,“自蛟丧雄锷,鸾愁孤影”,说明永泰公主丈夫武延基丧命于利刃后,永泰公主仍孤单生活。“槐火未移,柏舟空泛”,说明焚烧大槐树之火,即杀武延基之事,虽然未波及公主,但她不久亦死去。永泰公主墓壁画墓志铭另有“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句。“珠胎”为怀孕,“珠胎毁月”当是志文作者隐喻公主被武则天所毁。因身怀有孕,不立斩或杖杀,而缓期逼令服药自杀。这就是“自蛟丧雄锷,鸾愁孤影”,所谓永泰公主之“守寡生活”。还有人基本上接受对墓志铭所作的考释,但仍坚持传统的观点,认为造成永泰公主等死亡的首要原因是武则天的加害,而永泰公主怀孕患病则是次要原因。关于永泰公主的死因,说法种种,至今尚难判定。

6,武则天时永泰公主的死因

中毒的吧
据两唐书、《资治通鉴》记载,永泰公主与其夫武延基(武则天之侄孙)及其兄懿德太子李重润等,由于不满得幸于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的胡作非为,私下议论,触怒了武则天,所以招致杀身之祸,于大足元年(701 )九月壬申被逼令自杀。可是,有人考释1960年9 月出土的《永泰公主墓志铭》后,竟发现永泰公主的死因与史书所说全然不同。从墓志铭中“自蛟丧雄愕,鸾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来看,是隐喻武延基被杀,永泰公主为他守寡而孤独地生活着,并未同罹其害。墓志铭还有一段有趣的文字,说:“(永泰公主)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琼萼调春,忿双童之秘药。女娥**曲,重碧烟而忽去。弄玉萧声,入彩云而不返。呜呼哀哉!以大足元年九月四日薨,春秋十有七。”这就清楚地告诉人们,永泰公主不是武则天直接害死的,而是由于怀孕患病致死。因此,旧史书的记载应予否定。 还有人基本上接受对墓志铭所作的考释,但仍坚持传统的观点,认为造成永泰公主等死亡的首要原因是武则天的加害,而永泰公主怀孕患病则是次要原因。 其理由是:一,史书记载武则天杀李重润、永泰公主及武延基于“九月壬申”,即九月初三,这个时间仅仅比墓志铭所记永泰公主死曰“九月初四”早一天,故不能说永泰公主之死与李重润、武延基的事毫无联系。二,尽管唐代律法中有孕妇犯罪可缓刑的规定,但不等于惯用刑杀的武则天对永泰公主免于处死,至多也只是缓刑而已。这恐怕才是墓志铭中“槐火未移”的真正所指。三,永泰公主未遭杀害,却又突然死去,可能是由于其夫被杀,精神受到打击而小产病亡,或者是服毒坠胎而死,也有可能是武则天采取其他手段使她流产而丧生。 关于永泰公主的死因,说法种种,尚难判定。

7,永泰公主之死与武则天有关吗

据两唐书、《资治通鉴》记载,永泰公主与其夫武延基(武则天之侄孙)及其兄懿德太子李重润等,由于不满得幸于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的胡作非为,私下议论,触怒了武则天,所以招致杀身之祸,于大足元年(701 )九月壬申被逼令自杀。可是,有人考释1960年9 月出土的《永泰公主墓志铭》后,竟发现永泰公主的死因与史书所说全然不同。从墓志铭中“自蛟丧雄愕,鸾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来看,是隐喻武延基被杀,永泰公主为他守寡而孤独地生活着,并未同罹其害。墓志铭还有一段有趣的文字,说:“(永泰公主)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琼萼调春,忿双童之秘药。女娥**曲,重碧烟而忽去。弄玉萧声,入彩云而不返。呜呼哀哉!以大足元年九月四日薨,春秋十有七。”这就清楚地告诉人们,永泰公主不是武则天直接害死的,而是由于怀孕患病致死。因此,旧史书的记载应予否定。 还有人基本上接受对墓志铭所作的考释,但仍坚持传统的观点,认为造成永泰公主等死亡的首要原因是武则天的加害,而永泰公主怀孕患病则是次要原因。 其理由是:一,史书记载武则天杀李重润、永泰公主及武延基于“九月壬申”,即九月初三,这个时间仅仅比墓志铭所记永泰公主死曰“九月初四”早一天,故不能说永泰公主之死与李重润、武延基的事毫无联系。二,尽管唐代律法中有孕妇犯罪可缓刑的规定,但不等于惯用刑杀的武则天对永泰公主免于处死,至多也只是缓刑而已。这恐怕才是墓志铭中“槐火未移”的真正所指。三,永泰公主未遭杀害,却又突然死去,可能是由于其夫被杀,精神受到打击而小产病亡,或者是服毒坠胎而死,也有可能是武则天采取其他手段使她流产而丧生。 关于永泰公主的死因,说法种种,尚难判定。
据新旧《唐书》记载,唐大足年间(701 年),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得幸于武则天,他们恃宠独断政事,横行宫内。当时的皇太孙,也就是太子李显的儿子李重润(懿德太子)对此愤愤不已,便与其妹永泰公主和妹夫武延基(武则天的侄孙)等窃议:“张易之兄弟何得恣入宫中?”因此触怒了武则天,致使新婚不到一年的永泰公主与其夫武延基、兄李重润,在九月壬申被武则天下令杀害。《资治通鉴》也说:“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召王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主婿武延基窃议其事,易之诉于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逼令自杀。”永泰公主死于武则天之手,这种说法历来为史家沿袭。而1960年9 月出土的《永泰公主墓志铭》却推倒了这桩已成定论的铁案。墓志铭提到永泰公主的死因时,居然与史书记载迥然不同,说她:“自蛟丧雄锷,鸾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琼萼凋春,忿双童之秘药。女娥箎曲,重碧烟而忽去。弄玉箫声,入彩云而不返,呜呼哀哉!以大足元年九月四日薨,春秋十有七。”这里“蛟”是蛟龙,喻男性,指武延基。“雄锷”是利刃,因古名剑干将、莫邪有雌雄之分而谓。“鸾”是凤鸾,喻女性,指永泰公主。“槐火”出自《庄子。外物》,谓阴阳错行的火焚烧大槐,此指武延基被杀。“柏舟”出自《诗经。柏舟》,喻永泰公主守寡,“珠胎”喻女子怀孕。“琼萼”即琼花,古时喻皇帝子孙。“双童”即二竖,此指病魔。这段铭文的大意是说“武延基成为刀下之鬼之后,永泰公主为他守寡而孤独地生活着。丈夫的事情虽未波及牵连她,但她也在九月初四由于怀孕患病而死”。  《永泰公主墓志铭》的发现,使一些学者对永泰公主的死因提出了与旧说不同的两种新的看法。一种看法以墓志铭作为根据,否定了旧史的记载,认为永泰公主并未死于武则天之手,她的死是由于怀孕患病所致。另一种看法则认为,根据墓志铭,永泰公主的死确与怀孕、生病有关,但是如果要说永泰公主的死与李重润、武延基的事毫无联系,则不能令人相信。因为,史书记载李重润、永泰公主和武延基被武则天杀害的“九月壬申”就是这一年九月初三,它与墓志铭记永泰公主的死日“九月初四”,仅仅一天之差。因此,不能就此否定史书关于武则天逼令自杀的说法。再者,《唐律》虽有“诸妇人犯死罪怀孕当决者,听产后一百日乃行刑”的规定,但滥刑无度的武则天,即使按《唐律》行事,也不等于对永泰公主免于处死。只是缓刑罢了。  这恐怕才是铭文中“槐火未移”的真正所指。何况武则天是完全可能不按《唐律》行事的。因此,永泰公主缓刑才一天就突然死去,可能由于其夫被杀,精神受打击而小产病亡,或者是服毒堕胎而死,也有可能是武则天采取其他明的或暗的手段使她流产而丧生。所以,武则天的赐死是永泰公主身死的首要原因,而怀孕患病则是次要原因。以上两说孰是孰非,尚需进一步考证研究。(崔建国)

文章TAG:永泰  永泰公主  公主  主叫  永泰公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