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这艳山红树好不好看

不错不错,这个搞得蛮好的,很有造型,为你点赞。
不好

这艳山红树好不好看

2,思乡诗有哪些2首就可以谢谢了

阴雨【唐】白居易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远望【唐】元稹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思乡诗有哪些2首就可以谢谢了

3,一棵艳山红树木生长在岩壁上的那种姿态一般直径40多公分

物以稀为贵,当然白的贵!不过,映山红(山杜鹃)不太好养活,具体价格,要看实物才可以估价!
搜一下:一棵艳山红树木,生长在岩壁上的那种,姿态一般,直径40多公分!开的花白的红的都有,在市场上白花贵还

一棵艳山红树木生长在岩壁上的那种姿态一般直径40多公分

4,帮我解释一下下面5首古诗再问一下下面的古诗是不是思乡的

除夜作 我独自一人住在旅舍中,面对著一盏寒灯,心里满是愁绪,无法入眠.在这除夕的节日里,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起,却只有我独自一个人感到凄凉.今晚,我的思绪早已飞到千里外的故乡了,明天又将是新的一年,而我,依然是只有这满头的白发啊! ...其他的太麻烦啦.你可以去网上查下啊. 但意思都是思乡!

5,远望 满眼伤心冬景和 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 漳水

望着满眼萧索的冬景心中也十分伤感,满山遍野的红树在寺庙周围尤其多。王仲宣思乡的眼泪,就好像漳水上东流的碧波。
你好!望着满眼萧索的冬景心中也十分伤感,满山遍野的红树在寺庙周围尤其多。王仲宣思乡的眼泪,就好像漳水上东流的碧波。(作者以仲宣自比,实说自己的思乡情怀。)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6,元稹的远望整首诗的翻译

远望元稹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王粲无限思念故乡泪,漳水往东流碧云波。
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九月,元稹入朝为尚书省左丞。身居要职,有了兴利除弊的条件,他又恢复了为谏官时之锐气,决心整顿政府官员,肃清吏治,将郎官中颇遭公众舆论指责的七人贬谪出京。然而因元稹素无操行,人心不服。时值宰相王播突然去世,李宗闵正再度当权,元稹又受到排挤。大和四年(830年)正月,元稹被迫出为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御史大夫、武昌军节度使。当时作者在武昌登襄樊的仲宣楼有感而发。

7,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是什么意思

远望 作者: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译文: 望着满眼萧索的冬景心中也十分伤感,满山遍野的红树在寺庙周围尤其多。 王仲宣思乡的眼泪,就好像漳水上东流的碧波。 (作者以仲宣自比,实说自己的思乡情怀。) ---------------------------- 这首诗貌似是思乡,但也有纪念王粲的典故(在最后一段): 王粲,字仲宣(177—217),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16岁时 因“董卓之乱”从长安南下,投奔荆州,依附刘表。唐诗有“因想汉朝离乱日, 仲宣从此向荆州”之咏。《三国演义》载:王粲博闻强记,才华横溢,观道旁碑 文一过,便能记诵;观人弈棋,棋局乱,粲复为摆出,不差一子;又善算术,其 文辞妙绝一时。然而,时任荆州刺史的刘表嫌王粲“貌寝(丑)而体弱”,将原 本许诺他的女儿转而嫁给了王粲的族兄,而且直言不讳地向其说明理由,王粲本 就是性情急躁、不拘小节之人,此事搞得心情长期郁闷,与刘表始终不能融洽共 事。因此,王粲在荆州一直没能受到重用。 乱世之下,王粲为安身立命,久居荆州十五年,感情更为怆恻。建安十年 (205)左右,王粲为一舒望眼,稍释郁怀,在荆州登临城楼,极目四望,花 美粮丰,一片锦绣。然而,对于流遇荆州、才不得施的王粲来说,眼前美景却是 异乡风物,非但不能销忧,相反一股怀乡之思油然而生,投主不明,寄人篱下, 报国无门,忧者更忧,不禁悲从中来,啼泪横流。夜半不寐、思绪翻飞中,千古 绝唱《登楼赋》横空出世。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 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 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 而弗禁。 东汉建安时期是一个文人蔚起的时代。王粲居“建安七子”之“冠冕”,而 《登楼赋》更被后人列为“魏晋之赋首”。梁元帝萧绎(508-554)《金 楼子》载:“王仲宣昔在荆州,著书数十篇。荆州坏,尽焚其书。今存者一篇, 知名之士咸重之。见虎一毛,不知其斑。桂华无实,玉卮无当。”所谓“荆州 坏”,当是指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破荆州、追击刘备,并引发赤壁之战 的事。也就是这一年,王粲离开荆州,北投曹操。王粲因此得遇明主,转而富 贵,不过,他再也写不出《登楼赋》这样的旷世名作了。 二 荆州城楼因王粲一赋,引来后世无数文人骚客竞相登临。他们借此或咏史怀 古、忧世念民,或借景抒情、思乡明志。“王粲登楼”成为诗人词客们不断引用 的历史典故,留下了大量诗词、楹联、文章,以致在荆州历史上形成了一种特有 的“登楼文化”。 至今我们所能见到最早将“仲宣楼”引入诗文的大概是梁元帝萧绎。《出江 陵县还》诗云:“朝出屠羊县,夕反仲宣楼,水满还侵岸,沙尽稍开流。”这首 诗大约是萧绎以湘东王出任荆州刺史时(547)出游的作品。早出晚归,半天 时间也走不了多远。只是为什么将江陵县称为屠羊县,难考。显然,诗中仲宣楼 是实指,是作为荆州城的一个标志存在的。 唐代诗人中较多的记述仲宣楼的是大诗人杜甫。763年11月,杜甫将离 开成都赴荆州时,在《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诗中写道:“戎马相逢更何日,春 风回首仲宣楼。”诗人从空际着笔,写的是意想中的荆州。兵戈阻隔,相见无 期,来年只能在春风吹拂的荆州仲宣城楼上,回望蜀中,怀念故人。此时,正值 “安史之乱”,诗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命运,即使到了荆州,也还 是和当年避难荆州的王粲一样,仍然流离依人、托身无所。事实上,杜甫一路坎 坷,抵达荆州时,虽然是诗中预料中的春天,但已经是五年后的三月。在荆州, 杜甫有《短歌行·赠王郎司直》诗,句曰:“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 子”。王郎将离开荆州入蜀为官,送别时已是春末,杜甫以钦佩的眼光望着他, 高歌寄予厚望,希望他入蜀能够施展才能。仲宣楼当是杜甫送别王郎之处。 唐代诗人元稹在遭贬荆州的五年里(810-815),有《远望》诗云: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另 有“解榻招徐稚,登楼引仲宣”等关于仲宣楼诗句。

文章TAG:山红树  艳山红  好不  好不好  山红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