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有一个印章不知道什么字请哪位高人看一下谢谢

仿清代篆刻家徐三庚自用印。释文右起:上虞徐三庚袖海。原印如下

我有一个印章不知道什么字请哪位高人看一下谢谢

2,三庚刊印章是什么意思

三庚是个人名。徐三庚,清末著名篆刻家。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三庚刊印章是什么意思

3,请简介一下篆刻家徐三庚谢谢

儒森书院的老师介绍篆刻家徐三庚:徐三庚是清朝著名篆刻家,他的篆,隶书法,风格独具。
风格飘逸
徐三庚的篆刻风格独具

请简介一下篆刻家徐三庚谢谢

4,徐三庚的篆刻风格是什么

吴带当风
他的篆刻风格给人们所留下的深刻印象,就是"吴带当风"四个字。历来的论者,给他的评价不一:一种认为“吴带当风”,珊珊尽致,同时也指出缺点。一种认为“吴带当风,,柔媚纤弱。一种认为“缩头伸脚”,妖冶媚人,是属于“野孤禅,之流。我认为第一种看法比较客观,第二种有片面性,第三种未免偏见过深.对于一个作家以及他的作品,必须全面地作具体分析。徐三庚篆刻艺术的最大特点有二: (一)篆字结体,独具一格所谓“吴带当风”,主要表现在篆字的结体上。他把篆字自然形态的疏密,加以改造:扩其疏,紧其密,增加曲线,延长伸展。运用这种夸张的艺术手法,是为了体现他以曲为美,以柔为美的艺术观。他在印章中的篆宇,笔笔体现了笔意,完全和他篆书的书风一致,这是一个很大的优点。他这种对篆体的创造,是对篆刻艺术的一个很大发展。 (二)解放思想,敢于创造徐三庚的创造比较大胆,这是难能可贵的。但他处在邓石如、丁敬等大家之后,要创造是比较难的,正如“崔灏有诗在上头”,束缚了后人写黄鹤楼的诗一样。另一方面,徐三庚又处在浙派渐趋下坡的情势之下,他虽向陈鸿寿、赵之深等人学习,但浙派的日趋公式化,不得不使他另找出路。这就要解放思想,大胆进行探索。他从书体入手,把自己写篆书的风格,用之于刻印,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他着意于汉篆,而变其体,这样字有渊源,章有古法,刀有笔意,自成一家。他的创造,并不从“怪”中追求形式,而是在我国篆刻传统上去求发展,所以,说他是“野狐禅”,是一种过深的偏见。论徐三庚的篆刻风格及经典印作赏析叶一苇

5,虚实相间法还是篆刻的

上下留白法   在印面上,将印文置于中间位置,印文上下各留一条空白,而左右则不留、少留或者比上下所留的空白小而窄,这种章法布局在古玺、封泥、近代印人的作品中非常多见。根据它的这一外观特点,我们称之为“上下留白法”。如封泥“江夏太守章”、汉印“黎贞”,印文上下都留有相当大的一大块空白,而印文基本是横向置于印中,虽然它们左右亦留有一点空白,但上下所留空白远远大于左右所留空白。再如近代印人吴昌硕的“道无双”、徐三庚的“雪塍”二印,特别夸张、强调了上下留白擒人感到印章重心内聚的魅力。在印面上,左右已经充实到位了,而充满遐想、留有余地的地方正是上下之间的空白处。归纳一下,上下留白法有如下要点:(1)左右与印边若接若离,基本到位,上下的留白留空大小不等,宽窄不一;(2)左右的边栏一般较细、较虚,可残破、粘并形成,上下的边栏较粗、较实,少有残破;(3)印文相对集中在中间部位,横向取势,有个别笔画在上下留白处伸展出去,增添意趣;(4)上下留白法,适用于方形印,也适用于长形、圆形及其他形状的印章;(5)上下留白法,朱文印占多数,白文印占少数
留空法   留空,是指印文字画之间留出的空白。“空”就是虚的范畴。虚与空在程度上不同。虚系指印面上文字笔画少与疏处,“空”则是指印面上完全没有笔画的地方。如汉印“李◆之印”左下角留下了一块空白地,“汉叟邑长”印“叟”字右上留了一块空地。文伯仁、潘正炜、齐白石、赵之谦、甘■、钱松等印坛大家都刻有许多留空式印章,尤其是赵之谦的留空式印章,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与面貌。如“赵之谦”印,“赵”字的月部,留有一块长方形的红地,而“之”字大幅度上移,留出了一块方形红地,与之呼应。印面上的留空没有定法,有方形、有圆形、有三角形,有长有扁,它可以分布在印面任何地方。一般来说,留空留在少字或点画简疏处,如“言为心声”一印的处理。如果印文笔画没有特别简少的,可以将印文笔画有意避让、拉开,或者通过粘并、穿插、错落、移位、减屈减笔、截短缩小等方面,营造留空处。一方印章可留一块空地,也可留块、三块甚至更多的空地。自然留言,给人以天趣之美,有意留空,给人以注射式的美感。它的端庄、它的大方、它的巧妙是其他印章无法可以取代的。

6,徐三庚的篆刻风格是什么

徐氏并不仅仅只向浙、邓两派学习,也曾花大气力向秦、汉和宋、元学习。如“常欠读书债”白文印,是仿汉玉印的代表作;“新安西岩”、“宗麟私印”、“周泰”等印,为仿汉铸印、汉铜印、汉官印之精品,“胡钁印信长寿”小印,边款交待是“仿秦人小印”,实则更接近汉铜印风,劲挺浑穆。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冯兆穗知父所得金石”多字印,虽说也是仿汉之作,在众多横平竖直的线段中,穿插着如“兆”、“父”、“所”、“金”等字的斜线,再加上几处线段的斑剥,使该印古且新,稳且活,朴而秀;再如“禹寸陶分”朱文印、“长白清瑞之印”白文印,以汉碑额篆法融入篆刻,充分体现了书法的笔意;再如“子嘉”宽边朱文印,边款云“拟周王子申残皿盖篆法,遂用曼老(陈曼生)运刀”;“恒矢”一印拟古玺;“丁丑翰林”印,是“拟宋人粘边朱文”(边款交待)法;“圆斋”印,“拟水晶宫道人(赵孟)法”,是将触角伸向了宋元;再如徐氏中、晚年所作“登庸印信”、“芙蓉庵”等,则是将秦、汉“印范”(封泥)形式引入自己的印作,可谓开风气之先。“金真子”印,有汉《祀三公山碑》意;“惟庚寅吾以降”印,纯以吴《天发神谶碑》入印;“延年长寿”试图以魏碑体势入印……
徐三庚刻“臣钟毓印”,已然有邓翁之风,只不过徐三庚的印章风格更加夸张,强化起收笔的装饰味,紧其密,扩其疏,形成了自我面目。“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为邓石如花甲之年赠学生包世臣的印章,印中“之”与“和”二字占很小的空间,这是他追求“计白当黑”的艺术效果的体现,对照其印线条和赵之谦的“尗度所得金石”,后者有几分借鉴之意。 http://www.findart.com.cn/7d678d4e8f6b646d15066835d42cfd869620a7622522731dfd39eded257903af-3-showorder.html?key=%E5%88%BB%E6%9C%AC....樓主去看看..
从现存的徐三庚印作及其边款分析,其眼界之宽、视野之阔、探索之勤、功力之深,在当时实不多见。徐氏年轻时,即对丁敬、黄易,特别是对陈鸿寿、赵之琛及其他浙派代表人物的书法、绘画、印艺做过系统的、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制印的篆法、刀法及神韵,均径取浙派,并能融会于胸中,表现于腕下。大约在徐氏38岁左右,将取法、借鉴的目光、精力转向邓派和其他派系。篆法上的婀娜多姿,刀法上的婉转流畅,直逼邓石如、吴让之。
他的印章,书体飘逸多姿、线条苍劲老辣,结构特别讲究疏密聚散,颇有“吴带当风,姗姗尽致”之妙趣。徐三庚作品曾风靡一时,著名画家虚谷、任颐、蒲华、张熊、黄山寿等人的用印大多是他所镌刻。

7,练习书法先从那种字体开始

先从楷书开始!推荐学 颜真卿,柳公权的字
书法起步的话并不一定是楷书,不错,“楷书”是楷模之书的意思,但并不尽然。我个人认为书法起步无非是为了学习笔法、墨法、点画、结体等基本技法。既然如此,那从隶书、甚至篆书开始都是可以的,因为在楷书未出现前隶书、篆书都在其盛行时称为“楷书”。据我所知,国内有些高校的书法专业其起步也是从隶书开始的。当然,提倡从唐楷或魏书入门,也不无道理。因为这些书体稍加速度即为行楷,连贯起来便是行书。但我个人认为,现在书法已经失去了它实用的价值,只能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而艺术的话是提倡多样性的,所以按照书体的发展顺序来联系(篆、隶在楷书之前),既可以从易而难,又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何乐而不为了。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从最早的汉字(比如从甲骨文或半坡遗址中陶盘上的刻画)开始,因为那毕竟是在无书法意识的状态下创作的,没有法度可循,也就不适合入门了。如果要从隶书入门的话,可以选《曹全碑》(隽秀)、《乙瑛碑》(方正古博)、《张迁碑》(大气磅礴)等,唐楷入门法帖较多,主要有:欧体《九成宫醴泉铭碑》(欧阳询71岁时所作,此时其书已入化境,由此入手,可上朔魏晋、下窥唐宋),颜体《颜勤礼碑》(颜真卿晚年所作,颜体所独有的端庄、宽博、雍容、大气尽显,另外,此碑在宋元佑年间神秘失踪,后又于上世纪20年代在西安发掘出土,保存较好,能清楚地看到颜体风格),柳体《大唐廽元观钟鼓楼铭并序》(该碑与上世纪80年代在西安出土,十分完好,柳体的瘦硬等特点非常明显,很适合初学者)。但我个人认为柳体大多发于颜体,只要练好颜体,再去练习柳体则事半功倍。 现在书法上所谓的篆书范围很广,主要分为大篆(秦以前的金文、石鼓文等)和小篆(秦统一六国后由李斯所创,便于“书同文”)。但作为入门的话应以小篆为宜,因为它规范而整齐,有明显的规律可循。小篆入门较好的法帖有:李斯的《泰山刻石》(可惜很多好的拓本都在日本,且存字较少,虽有人提倡由此入门,但我个人不大看好,原因除了存字少外就是剥脱严重。)李阳冰的》、《城隍庙碑》(自李斯以后世人多攻楷、行、草,篆、隶多废。至唐代李阳冰,篆书才又跃上了一个高峰,他在李斯的基础上加以变化,使篆书更加流畅、美观。当然李阳冰的篆书作品很多,还有《三坟记》等,但一般都以《城隍庙碑》为入门法帖),邓石如的《弟子职》等(清代金石考据盛行,所以篆书自秦以后的第二个高峰在清代,而邓石如则是清代篆书当之无愧的大家,其以隶书笔法入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给篆书注入了更多的活力。成就了清代篆书中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吴让之的篆书(此人虽为包世成入室弟子,又传邓石如衣钵,在清代也算篆书大家,但我认为其继承有余,创新不足,虽也有人提倡由其书入门,但相比邓石如篆书,还是不可取。)赵之谦(晚清又一位书学大家,虽师承于邓石如,但能写出自家风貌。其魏碑造诣之深在当时无人能及,尤其是将魏碑的雄强霸悍引入了篆书,使篆书真正进入了书写时代,让人见识了一种跌宕妩媚的篆书风貌,也拓宽了篆书的书写性。)。徐三庚(篆书上造诣几天赋极高,将三国《天发神谶碑》引入篆书,并加以融会贯通,自成风格,在当时名重一时)。吴昌硕(晚清至民初的又一位书画大家,赵之谦仅以书画为从政之余的消遣,吴昌硕则将书画作为毕生的事业,并取得了许多令后人无法超越的成就。其书法主学《石鼓文》,但能出己意,成就极高。)。后边的几位书家未附其作,原因是他们生活的时代距今不远,有很多墨迹可寻,毕竟墨迹比碑刻要来得自然,且又能看到书家的笔法,以此入门,事半功倍。
不好,从楷体字开始,掌握好结构,这是基础,然后再学变体字
大多是楷书,从篆隶入手也可。
不行 必须先有基础 否则线条力度达不到事倍功半 建议先写写篆书练练线条 在写写楷书行书练练结构笔力 不可操之过急
建议你先从楷书开始练起,选择欧阳修的比较好.在书店里买他的临贴自己在家练都是不错的.当楷书练好后就可以开始练行书或者行楷,你必须先掌握好字架才能开始练草书,因为它比较抽象,要求写者对字的结构比较了解才可以练好的.

文章TAG:徐三庚  我有  一个  印章  徐三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