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万年历查询表一九一四年是属啥

一九一四年是属甲寅年虎年

万年历查询表一九一四年是属啥

2,圆明园建于明代还是唐代

清朝 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是在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祯的一座明代私园的旧址上建成的。胤祯登位为雍正皇帝后,扩建为皇帝长期居住的离宫。乾隆时期再度扩建,乾隆九年(1744)竣工。以后,又在园的东侧辟建长春园,在园的东南辟建绮春园,作为附园。乾隆三十七年全部完成,构成三位一体的园群。

圆明园建于明代还是唐代

3,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测

1。古代 中国古代: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印度古代:1.地球像塔,第一层是海,第二层是大地,第三层是天。2.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而海龟又站在一条大蛇,大蛇嘴咬着尾巴,形成了天。 欧洲古代:地球是个正方体。2。近代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提出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在一些人的想像中,地球像一个蛋黄。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根据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圆形,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地球是个球体。我国战国时期哲学家惠施也曾提出地球呈现球形的看法。17世纪末,英国大科学家牛顿研究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态的影响,从理论上推测地球不是一个很圆的球形,而是一个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0多公里。1735~1744年法国巴黎科学院派出两个测量队分别赴北欧和南美进行弧度测量,测量结果证实地球确实为椭球体。 3。现代。 上世纪50年代,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为大地测量开辟了多种途径,高精度的微波测距,激光测距,特别是人造卫星上天,再加上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和国际间的合作,使人们可以精确地测量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了。通过实测和分析,终于得到确切的数据: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为6738.14公里,极半径为6356.76公里,赤道周长和子午线方向的周长分别为40075公里和39941公里。测量还发现,北极地区约高出18.9米,南极地区则低下24~30米。 看起来,地球形状像一只梨子:它的赤道部分鼓起,是它的“梨身”;北极有点放尖,像个“梨蒂”;南极有点凹进去,像个“梨脐”,整个地球像个梨形的旋转体,因此人们称它为“梨形地球” .其实地球确切地说,是个三轴椭球体。
估计没人知道,你还是去百科自己搜搜吧。呵呵^好运``
天圆地方嘛,找个故事一写

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测

4,三年两不闰三年两头闰是什么意思

这是根据农历的历法原则而决定的.我国的农历在习惯上也叫阴历,但它并不是纯阴历.因为农历的月份是根据月亮的盈缺计算的,但农历年却是根据太阳的行程来划分的.公历一年有365或366天,农历一年只有354或355天.这样一来几年过后,公历年与农历年所差的天数越来越多.为了补足农历年所差的天数,就设置了闰月,就是额外多加上一个月.那么多出来一个月的这一年就称为闰年,有384或385天.闰月的确定与节气有关.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这二十四个节气平均分配在公历的12个月,每月两个.其中前一个叫节令,后一个叫中气.但是由于农历每个月一般要少于公历,在农历中就不一定是每月两个节气了.有时候在农历的一个月中只有"节令"而没有"中气",这样就把这个月规定为闰月.为了更精确地与公历配合,前人找到了"十九年七闰"的规律.由于闰月不是平均分配的,所以就可能发生"三年两头闰,三年两不闰"的情况.
你不觉得这话很矛盾?
三年里,有两年里是没有闰年
就是有的三年中有中间一年是闰年,前一年和其后一年不是闰年;有的三年中只有中间一年不是闰年,前面一年和后面一年都是闰年!
闰年有十三个月,平年则十二个月,仅三百五十四日,积至三年,谓之“朔望月”。每年以接近立春之朔日为岁首,尚余三日或四日。习俗所谓一月,再积二年,为月球公转一周年需之时间,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故月球自合朔,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故阴历一个月为二十九日或三十日,名曰白道,出没于黄道者两次,故一年十二个月,地球因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即指朔望月而言,复至合朔,平均计算,有闰月之年为闰年。 地球绕日一周,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每十九年须置七闰。每月以合朔之日为首;约余十一日,即以朔日为初一日,可宣一闰月,谓之“恒星月”。 因每月天数不能有奇零;与岁实相较。以有节无气之月为闰月(参阅二十四节气),计前进二十七度余,故每三年须置一闰月,共余二十五日或二十六日,全绕地球一周,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一年内之月数不能有奇零,余三十三日,月球绕地球一周,即月绕地球十二次又三分之一阴历的计算 月球运行的轨道

5,简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及其意义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原始生命过于简单,而今天世界上的生命形式十分复杂;原始生命是单一的,而今天世界上生命的物种是多样的,十分丰富;原始生命是低级的,而今天世界上的生命已走向高级。这种变化是个什么样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动力和机制是什么?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Darwin,1809年~1882年)生活在19世纪,在他之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进化论思想:古希腊哲学家的预言;法国植物园院长布丰的生物分类思想;达尔文的祖父提出的生物进化的可能性;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Lamarck,1744年~1829年)的进化论思想;苏格兰地质学家赖尔(Lyell,1797年~1875年)的地质渐变论思想。但由于种种局限性,最终在达尔文手中完成的进化论在科学界和科学界之外引起的震动最为强烈,最为深刻,也最为久远。 1831年,达尔文作为博物学家随贝格尔号自东向西作环球探险航行,历时5年。达尔文的任务是在那一片未开发的世界仲裁激动、植物和岩石样本。这5年对他进化论思想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他自己就曾说:“贝格尔舰上的旅行,是我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并且决定了我的全部研究事业”。 随船航行的5年,达尔文一路观察和记录,采集了许多珍贵的标本,并大量地使用了观察方法、比较方法、分类方法、归纳方法和历史方法,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了大量的思考。这使他从一个确信物种不变的神学专业毕业生转化为进化论者。 达尔文曾看到一种叫“土库土科”的老鼠,由于长期在地下生活,很多都是瞎子,它们却没有什么不便,于是他想到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的思想。 他在南美洲的一个群岛上惊奇地发现,几乎所有的爬行动物和至少一半以上的植物都是这些岛屿所特有的,在世界其它地方见不到。比如他发现26种陆栖鸟中有25种是特有的,而且它们的特征排列成一个渐进的系列。对这些岛上特有的众多的动植物的种,达尔文常想,难道上帝在这岛上分别造出这么多的种吗?他坚定地回答:这只是变种。那25种陆栖鸟是最初从北美洲迁来一种鸟的变种。 达尔文知道自然界的动植物有巨大的繁殖能力,而各种生物的数量在一定条件下总是保持相对稳定。生物实际生存数量与繁殖数量之间相差很大,达尔文据此得出结论:生物界存在着激烈的生存斗争。 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达尔文特别注意研究了古生物的地质分布和活的物种的地理分布。物种在空间上的有序的逐渐变化的序列使他坚信,物种在时间上具有同样的渐进的序列。 随贝格尔号回来后,达尔文就是一个坚定的进化论者了,他不再相信物种是上帝分别创造的,认为神创论解释不了他所观察到的事实,关于生物通过自然选择而连续进化的理论开始在达尔文的头脑中形成,这与他航行前的观点完全不同,他说“这简直像坦白了一场凶杀案”。以后的20年,他又搜集了大量资料,并集成了同时代进化论者特别是华莱士(A·R·Wallace,1823年~1913年)的思想。1859年正式出版了他的伟大著作《物种起源》。 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生物有一个缓慢的变化过程,物种不是被分别创造出来的,一个物种是从原有的另一物种传下来的。整个生物系统发展是一个从一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在进化中物种会发生变化。那么,生物是如何进化的?要真正解开进化之迷就必须搞清进化的原因和机制。 达尔文认为进化的机制是自然选择。达尔文观察到,生物界普遍存在着繁殖过剩的现象,繁殖过剩必然导致生存斗争。生存斗争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所以不断地有生物死亡的事情发生。在生存斗争中如何分出高低胜负呢?达尔文的回答是,哪个个体或个体的哪种特征适应了残酷的斗争环境,便会被保留下来,否则就被淘汰掉,即适者生存。一对生物所产生的许多后代,发育是不平衡的,其器官的形态、功能、特性或多或少有某些差别,这些微小的、不显著的、偶然的变异在生存斗争中经受检验,大自然像一台精密仪器,无所不在,年复一年,不知不觉地工作着,把好的、对生物个体有用的变异保留下来,把坏的、不利的变异排斥掉,这就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既是选择的标准,也是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还会将有利的变异通过遗传保留、积累起来。天长日久的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会使偶然的变异成为必然的属性,生物会产生变种,这就是物种不断进化的过程。总之,生存斗争是物种进化的前提,自然选择是物种进化的途径,在生存斗争中的自然选择是物种进化的机制,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标准也是选择的结果。
不适者淘汰,适者生存

文章TAG:1744年  万年  万年历  查询  1744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