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古代钱币

鉴定主题:大康七年 藏品描述:大康七年 直径;40毫米http://www.yourcollect.net/jianding/2009223151161229.htm
没有这种钱的,你上个图

中国古代钱币

2,中国古钱币

5000--10000元
刀币 一般都在200元以上。谢谢!祝你好运!
刀币最便宜的是燕明刀。出土较多 市价200元以上。齐六字刀 市价30万元以上。具体请上图。
上图看看。

中国古钱币

3,中国古钱币

越南钱币,一枚值二十块钱左右。
景盛通宝 为越南阮光瓒景盛年间(公元1792年——公元1802年铸造。 1792年,阮光瓒继阮惠位,改元“景盛”,铸有景盛通宝、大宝和宝兴通宝。 景盛通宝仿光中通宝铸造,版式复杂,多见。 景盛年间还铸有景兴通宝大花钱,稀。景兴大宝少。宝兴通宝珍。 另外越南民间还有 中国广东地区民间也有私铸大、小样。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收藏愉快!

中国古钱币

4,古代的钱币

常平五铢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  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四年(公元550年)铸行。制作精好,钱文优美,“常平五铢”四字玉箸篆直读,构架匀称,笔画圆润,“平”字接廓,上横与内廓合成一线。径2.5厘米左右,重3.5~4.2克。属设计和铸造都极为考究的泉品。 因币值高后期私铸严重,出现赤熟、青熟、细眉等名目;至齐晚期并杂有铅锡薄钱。传世尚见一种背四决文小钱,另有厌胜钱数种。常平五铢当前价位一百六十元一枚,古钱币近年来涨价很多。
15元一个

5,中国古代钱币有多少种

582种
几百种
中国古代钱币多为金属铸币,有一定的形状、大小、重量、成色,其上还多有文字标记,与作为等价物的牲口、布帛、海贝有所不同。在考古学上,钱币对遗迹和遗物的年代断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古代经济发展史的重要资料。中国的金属铸币出现于春秋末期,此前以麻布、海贝等为等价物,表明当时的商品生产尚不发达,钱币还停留在实物阶段。从春秋到清的二千多年,钱币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先秦时期以青铜制的刀、布为主,也有铜的圆钱和铜贝,还有金饼和金版。从秦到清,主要通行方孔的铜质圆钱,但从宋到金、元、明、清,和铜钱并行的还有纸币和银锭。  铜币 在中国古代,铜币沿用时间长,其发展过程中品类繁多,形制多样,富有特征。  先秦 春秋末年,晋和周开始用带銎的铜铲形钱币,此即所谓空首布。战国时除布外,还有刀和圆钱。三晋和周、燕广泛使用的是尖足、方足或圆足的平首布。三晋和燕的布币上多有城邑名称,常见者有晋阳、 安邑、离石、蔺、皮氏、蒲坂、襄平等100多个县邑名称。 有的布又分大小几种,如安邑布有二、一、半之分。齐国通行的货币是刀币,上面常有齐、安阳、即墨等地名。燕、赵也用刀,但比齐刀为小。燕刀上有一明字,俗称为明刀。赵刀上则有邯郸、白人等地名。楚用铜的贝形币,钱上也有一两个字,俗名“蚁鼻钱”。战国时在三晋和周还出现了圆孔的圆钱,后来齐、燕、秦也铸造圆钱,但改圆孔为方孔。根据传世品和地下发掘可知,战国时发行的钱币数量是相当多的(见东周货币)。  秦汉至隋 秦统一后,废刀布,以圆形方孔的半两为法定货币,重十二铢,有钱文曰半两。西汉初仍用半两,惠帝吕后时半两钱大小屡变,出现过薄小的榆荚半两。文帝时铸四铢半两,币制趋于稳定。武帝初铸三铢钱。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始行五铢钱。 从此到西汉末,币制不复改变。王莽代汉,为了复古而造刀、布及大泉五十、货泉等圆钱。半两、五铢及大泉五十、货泉等钱的钱范传世品颇多,近年又多有发现。东汉初恢复五铢钱,沿用到东汉末。西汉末和东汉末,都出现过没有边郭的所谓剪轮钱。东汉末还有被凿去钱心的“环钱”,反映当时社会上普遍凿钱取铜。三国时蜀铸直百五铢等,吴铸大泉五百、大泉当千等钱。魏晋到十六国时,蜀中有太平百钱、汉兴等钱,石勒曾铸丰货。南北朝时,南朝宋铸孝建四铢,梁铸五铢,陈铸太货六铢。北朝北魏孝文帝铸太和五铢,孝庄帝铸永安五铢,北齐文宣帝铸常平五铢,北周铸布泉、永通万国、五行大布。魏晋南北朝时期,市场上多以谷帛交易,或用金银,故钱币需求量减少。不少政权虽也铸造钱币,但发行量并不多,而汉以来的各种旧钱,长期以来一直流通。隋统一后仍铸五铢钱,但其边郭较宽。从汉武帝到隋的700多年之中,各王朝或地方政权所铸的钱币,基本上不出五铢的范围。  唐至明、清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铸开元通宝。这是中国古代币制上的重要转折点。此后,铜钱上不再标明两、铢等重量,而代之以通宝或元宝之类的名称。唐高宗时铸乾封泉宝,肃宗时铸乾元重宝,这两种钱都较少。从玄宗到武宗时,仍铸开元通宝。武宗铸会昌开元,背面有京、洛等字以纪铸地。开元通宝是唐代主要的通行货币,铜质优良,铸工精整,流传下来的实物数量很多,表明唐代货币经济较为发达。五代十国各地方政权所铸造的钱币多达30余种,常见者有后周的周元通宝和南唐的唐国通宝等。但当时不少货币质量极劣。宋统一后,随经济的日益繁荣,货币需求量也不断增长。神宗时每年铸钱达500多万贯,创历代铸钱的最高纪录。南宋铸钱也很多,因而两宋铜钱传世者甚多。宋钱有以下的一些特点:一是年号钱极多,从太宗铸淳化元宝之后,各帝几乎每改元一次便要铸造有新年号的钱币,对元、明铸钱有很大影响;二是铸大小不同的钱。小钱为小平钱,和开元钱相当。较大者为折二、折三,即合小平钱2枚或3枚,还有折五或当十者;三是钱文书体的多样化,从篆到隶、楷、行、草,应有尽有,有时还用皇帝的亲笔,即所谓御书体,如出现于崇宁、大观钱上的瘦金体,就出自徽宗手笔。铸造货币和书法艺术相结合,也是宋代文明发达的例证之一。辽代铸有统和元宝、重熙通宝等十多种钱,但数量较少。金代仅铸正隆通宝、大定通宝等几种,但铸造量较大。元代纸币较多,故铸钱较少,民间多用旧钱交易。传世元钱有至大通宝、至正通宝等。明建国前,铸大中通宝。洪武时铸洪武通宝。明和元一样发行纸币,故明中期铸钱甚少。从嘉靖、万历到天启、崇祯,铸钱数量较以前增多。清沿明制,在各地设局铸钱。康熙、乾隆时国家富强,钱币制作较好,到清代晚期渐趋于滥恶。

6,中国历史古钱币

先秦钱币介绍 · 贝币 · 刀币 · 齐刀 · 赵刀 · 郢爰 · 圜钱 · 尖足布 · 空首布 · 圆足布 · 方足布和釿布 两汉时期钱币 · 西汉半两 · 两汉五珠 · 王莽钱币 古钱制作 (陶范1) (陶范2) (陶范3) 我国古代金属铸币,除局部地区在短时期内曾采用打制方法外,基本上都采用硬型范,砂型范,浇注金属溶液成型的方式。我们说的“鼓铸”一词说的就是铸钱,直到清末,才采用机器制造方法,也称为“机制币”,这时两种制作方法还并行了一段时间,进入民国时,才逐渐使用机器制造方法来制造钱币。 在钱币中除早期的海贝、骨贝和后来的纸币外,都是用金属制作的金属币。通常称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的金属币为铸币。它使用的时间很长,铸造数量也多,种类繁杂,是其它任何质料的货币所无法比拟的。我国铸钱的工艺,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先秦时期、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及隋唐以后时期。 先秦铸钱的工具,主要是泥范和石范。泥范是用泥制成坯后焙烧成的,所以泥范也可叫陶范。这种范的制作,从技术条件比较,要比金属范为低,金属范乃是泥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代铸造的大量青铜器,就是由泥范铸出的。泥范又分为单扇泥范,可铸简单用具;双合泥范,由两扇范扣合在一起,再进行浇铸;多合的泥范,是由许多单扇泥范组合在一起,再进行浇注。陶范的用料是以泥土为主,工艺靠手工刻制,制作过程分为配料、备坯、制模和刻字等工序。石范是泥范的进步,一次的制作,可多次使用,固定成型,主要是用容易加工的滑石工艺也可分为选料、备坯、制模、刻字等工序。 秦汉前期仍使用泥范、石范,以后出现了模盒翻制泥范的技术。王莽时期,叠铸范已发展成熟,因此王莽钱币铸工极精。模盒有两种:一种用于制面、背范片用,就是在同一个模盒上,钱币的面文、背文都有;一种是用于翻制面范范片用,一个模盒只有面文,这类多是因为背无文。 隋唐以后是用母钱印砂型铸钱,直至清末。砂范用后就毁,无法保留,今很难见到。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多为战国、西汉、东汉、新莽等各朝的硬范。清代乾、嘉以来,金石收藏研究之风大盛,战国、秦、汉之际的钱范,成为金石学家追寻的对象。 钱币制作过程:首先制成所铸钱币的陶范,然后将陶范两两重合,累积叠起形成范包,再将铜熔成铜液,把铜液浇注入范包,待铜水冷却后,打碎范包,取出固定好的铜钱,然后用一根方形木棍,将方孔圆钱穿成串,打磨毛刺,最后成型。
秦币是秦始皇统一经济时用的。
dfszfvxfvfzfzsdfszfs
先秦钱币介绍 · 贝币 · 刀币 · 齐刀 · 赵刀 · 郢爰 · 圜钱 · 尖足布 · 空首布 · 圆足布 · 方足布和釿布 两汉时期钱币 · 西汉半两 · 两汉五珠 · 王莽钱币 古钱制作 (陶范1) (陶范2) (陶范3) 我国古代金属铸币,除局部地区在短时期内曾采用打制方法外,基本上都采用硬型范,砂型范,浇注金属溶液成型的方式。我们说的“鼓铸”一词说的就是铸钱,直到清末,才采用机器制造方法,也称为“机制币”,这时两种制作方法还并行了一段时间,进入民国时,才逐渐使用机器制造方法来制造钱币。 在钱币中除早期的海贝、骨贝和后来的纸币外,都是用金属制作的金属币。通常称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的金属币为铸币。它使用的时间很长,铸造数量也多,种类繁杂,是其它任何质料的货币所无法比拟的。我国铸钱的工艺,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先秦时期、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及隋唐以后时期。 先秦铸钱的工具,主要是泥范和石范。泥范是用泥制成坯后焙烧成的,所以泥范也可叫陶范。这种范的制作,从技术条件比较,要比金属范为低,金属范乃是泥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代铸造的大量青铜器,就是由泥范铸出的。泥范又分为单扇泥范,可铸简单用具;双合泥范,由两扇范扣合在一起,再进行浇铸;多合的泥范,是由许多单扇泥范组合在一起,再进行浇注。陶范的用料是以泥土为主,工艺靠手工刻制,制作过程分为配料、备坯、制模和刻字等工序。石范是泥范的进步,一次的制作,可多次使用,固定成型,主要是用容易加工的滑石工艺也可分为选料、备坯、制模、刻字等工序。 秦汉前期仍使用泥范、石范,以后出现了模盒翻制泥范的技术。王莽时期,叠铸范已发展成熟,因此王莽钱币铸工极精。模盒有两种:一种用于制面、背范片用,就是在同一个模盒上,钱币的面文、背文都有;一种是用于翻制面范范片用,一个模盒只有面文,这类多是因为背无文。 隋唐以后是用母钱印砂型铸钱,直至清末。砂范用后就毁,无法保留,今很难见到。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多为战国、西汉、东汉、新莽等各朝的硬范。清代乾、嘉以来,金石收藏研究之风大盛,战国、秦、汉之际的钱范,成为金石学家追寻的对象。 钱币制作过程:首先制成所铸钱币的陶范,然后将陶范两两重合,累积叠起形成范包,再将铜熔成铜液,把铜液浇注入范包,待铜水冷却后,打碎范包,取出固定好的铜钱,然后用一根方形木棍,将方孔圆钱穿成串,打磨毛刺,最后成型

7,中国古代钱币

嘉庆通宝铸于清仁宗嘉庆年间(1796-1820年)。钱径2.2-2.6厘米,重2-4克。钱面文字"嘉庆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满文左"宝",右记局名19字。少数钱背星月纹以及记地或吉祥汉字(如:桂、福、寿、康、宁),吉语背文如:"天子万岁"、"国泰民安"、"天下太平"、"日日生财"、"嘉庆万岁"、"唯和唯一"、"如卖三倍"、"四方来贺"、"五世同堂"等多达20种,为历代古泉所仅见。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泉) 黄铜 1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泉)揩书 5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泉)宋体 10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泉)出头隆 3 乾隆通宝(大样) 背满文(宝泉) 8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泉)背星点 15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泉)合面 200 乾隆通宝(母钱) 背满文(宝泉) 1500 乾隆通宝(雕母) 背满文(宝泉) 10000 乾隆通宝(雕母大样) 背满文(宝泉) 15000 乾隆通宝(牙样) 背满文(宝泉) 35000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泉) 乾隆通宝(折十大钱) 背满文(宝泉)开炉钱 5000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源) 1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源)出头隆 2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源)背星点 15 乾隆通宝(雕母) 背满文(宝源) 10000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直) 1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浙) 1 乾隆通宝(雕母) 背满文(宝浙) 20000 乾隆通宝(常平式) 背满文(宝浙)宽缘大型 1000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苏) 1 乾隆通宝(大样) 背满文(宝苏) 250 乾隆通宝(常平式) 背满文(宝苏)宽缘大型 700 直径2.77厘米重6.15克 乾隆通宝(雕母) 背满文(宝苏) 20000 乾隆通宝(开炉大钱) 背满文(宝苏)穿上月 8000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广) 2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桂) 1 乾隆通宝(样钱) 背满文(宝桂) 400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汉文(满文宝汉文桂) 350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武) 1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武)穿上星 5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武)穿下星 5 乾隆通宝(常平式) 背满文(宝泉)宽缘大型 650 直径2.66厘米重5.5克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南) 1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福) 1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面穿上“福”字 500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汉文(满文宝汉文福) 450 乾隆通宝(折十大钱) 背面汉文“福厘” 1800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济) 1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昌) 1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川) 1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陕) 1 乾隆通宝(雕母) 背满文(宝陕) 20000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黔) 1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云) 1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晋) 1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满文(宝台) 30 乾隆通宝(小平大样) 背满文(宝台) 50 乾隆通宝(折十大钱) 背满文(宝巩)试铸样币 12000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汉文“二十四年” 500 花钱 乾隆通宝(折十大钱) 背汉文“天子万年” 300 宫钱 乾隆通宝(小平钱) 合背 300 乾隆通宝(样钱) 背汉文“康熙通宝” 1800 乾隆通宝(折十大钱) 背汉文“万寿无疆” 300 宫钱 乾隆通宝(折十大钱) 背汉文“福寿康宁” 200 宫钱 乾隆通宝(小平钱) 背汉文“天下太平” 200 宫钱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背满文(宝伊) 红铜 35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背满文(宝伊)满文“宝”字大 红铜 70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背满文(宝伊)背星 红铜 50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背满文(宝伊)穿上菱形纹 50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背满文(宝伊)穿上下竖纹 120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背满文(宝伊)部颁样钱 精黄铜 2500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阿克苏,初铸厚版 120 重7.2克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阿克苏,厚版 70 重6.30克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阿克苏,“生”隆 5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阿克苏,出头隆 8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阿克苏,背面倒版 40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阿克苏,背“当十” 10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阿克苏,背日 15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阿克苏,穿上“九” 120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阿克苏,部颁样钱 精黄铜 2500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阿克苏,呈样钱 1000 字文深峻厚肉型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乌什局,初铸厚版 120 重7.2克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乌什局,厚版 50 重6.25克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乌什局,厚版狭缘 45 重5.50克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乌什局,大字薄版 8 重3.90克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乌什局,出头隆 6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乌什局,穿上十 250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乌什局,呈样钱 1200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喀什噶尔局,背满维文 10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喀什噶尔局,背满文宝库 10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背满文宝库,母钱 2500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广穿、大字喀十 20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背喀什、满文宝泉 450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背满文宝库,呈样钱 1200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背满维文喀什噶尔,部颁样钱 黄铜 5000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库车局,初铸大样 红铜 15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背满维文库车 6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背满文宝库、穿上月纹 12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背满维文、当十 6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背满维文、库十 8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背满维文、大字库十 12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背汉文库局 20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和田局,部颁样钱 5000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叶尔羌局,呈样钱 1200 背满文叶尔奇木维文叶尔羌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叶尔羌局,厚版小字 120 重6.05克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叶尔羌局,厚版大字 200 重7.10克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叶尔羌局,厚版 80 重5.75克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叶尔羌局,铅版 铅质 1000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叶尔羌局,呈样钱 红铜 1200 背满维文叶尔羌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叶尔羌局,厚版 红铜 2500 重7.85克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叶尔羌局,厚版背星月文 红铜 1800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背面满文宝泉局 25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背面满文宝泉局、宽缘 25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背面满文宝浙局 5000 乾隆通宝(新疆红钱) 背面满文光绪、穿上月 250

文章TAG:中国  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钱币  古代  中国古代钱币  
下一篇